APP下载

沈阳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

2022-02-07朱秀芬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四史沈阳革命

●朱秀芬

一、引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只有学习历史,才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留给人们珍贵的财富,更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资源,发挥红色资源在大学生“四史”教育中的价值尤为重要。红色资源包括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及其凝聚的红色精神都极具历史传承价值和文化育人功能。沈阳地方红色资源丰富,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其育人作用。讲述沈阳红色故事,充分利用沈阳的地方红色资源,对于丰富“四史”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效,意义重大。

二、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优质资源

红色资源是建设新时代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资源。它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优质资源,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

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研究从最初的广义和狭义的界定,到后来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探索,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层面提出红色资源内涵的认识。目前大家基本认可的是,红色资源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物质载体及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等精神载体,能够不断彰显时代价值的具有资政、育人作用且能够为我们现今所领悟运用的资源。

(二)红色资源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从红色资源产生的背景来看,它具有政治性。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无产阶级谋求幸福而诞生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真实记录。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政治活动的直接产物,带有无产阶级的政治属性。从红色资源丰富的内容来看,其蕴含丰富的政治思想。它始终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所以,无产阶级的政治性是红色资源的根本属性。

2.教育性。红色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包含着巨大的社会正能量,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红色资源蕴藏了丰富的教育资料,可用性强,对增强大学生“四史”教育效果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首先,红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保教育方向的正确性。其次,红色资源的社会榜样作用和价值指引作用,使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第三,红色资源是教育人民难能可贵的历史素材,教育大学生一定要牢记历史,有责任、有担当。

3.形式多样性。红色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多样的展现形式。总体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像博物馆、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遗迹,以红色题材的出版物、专题影视剧和宣传片及旅游业等属于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在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构成的谱系属于精神形态的红色资源。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四史”教育的资源库。红色资源也丰富了“四史”多种多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课堂理论教学,也可以进行亲身实地学习和产生心灵共鸣的实践教学。很多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开通了线上学习访问形式,像沈阳烈士陵园开通线上祭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向烈士敬献鲜花和祭扫。

4.实践性。红色资源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实践性特征。红色资源,像革命遗址、烈士纪念馆等皆是可触可感的,是可以实实在在地亲身体验和体会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参观红色资源,能够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四史”知识,使理论学习与课外的亲自实践相结合,同学们走出校园,亲触烈士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并在实践中加深对革命先烈等光辉事迹的理解。不仅能更好地获得启发教育,更能发挥红色资源的积极作用。

5.时代性。红色资源不断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记载。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是持久永恒、历久弥新的,散发着它的时代魅力。不论是红色资源的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会随历史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而消亡,反而伴随着岁月的积淀更加彰显出巨大的价值,并随时间向前推移,在新时代更是灿烂夺目,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启迪作用。

三.沈阳地方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资源

红色资源给大学生“四史”教育提供最为珍贵、最为生动的教材资源。这些“记载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斗争史、在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史和改革时期的改革创新的奋斗史”[2],给大学生“四史”教育提供的案例和教材是极其珍贵的。沈阳的地方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四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市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成立的第一个最高统一领导机构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中国人民14 年抗日争起点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设立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再到改革开放后体现出沈阳人民在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劳模纪念馆等。这些发生在沈阳的红色革命事件;在沈阳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遗迹、名人故居及红色纪念场馆;被沈阳历史记载的红色革命故事等,特别是它们凝结而成的历久弥新的红色革命精神,都是沈阳高校铸魂育人的宝贵财富。

四、用好沈阳地方红色资源,赓续党的红色血脉

沈阳地方红色资源丰富,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刘少奇、陈云等党的领袖都在沈阳战斗过,把深厚的红色文化印记在沈阳烙下,并映照出灿烂光芒。周恩来曾对刘少奇在满洲省委的工作予以了高度的赞扬:“在精神上、路线上迥然与前异,的确创造了满洲党之斗争的精神。”[3]

红色文化滋养初心,“四史”教育筑牢使命。红色资源见证了我们党在沈阳艰难困苦但光辉璀璨的奋进过程,是留给沈阳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用好沈阳红色资源,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四史”教育中变被动聆听为主动体验,真正入脑入心;用好沈阳红色资源,讲活沈阳红色故事,让大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产生心理共鸣,增强“四史”教育的实效性;用好沈阳红色资源,使青年学生主动赓续红色基因,培养学习“四史”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四史”的效果;用好沈阳红色资源,让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开展的革命斗争的艰辛和执着,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建功立业于新时代。

猜你喜欢

四史沈阳革命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