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湘南瑶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22-02-07蒋艺芝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传统

●蒋艺芝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这时国家提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区域农村农业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区域农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业、农村、农民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短板,尤其是区域农村传统文化更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压缩。究其原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条件的改善,城市配有相对更好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农村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不断缩小。那么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区域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文化研究人员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振兴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应该是区域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抓住机遇,把握规律,逐渐被淡忘的农村传统文化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期。焦虑的是,社会对区域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不够、不到位,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农村传统文化面临被异化、消解的可能。

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意义。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加工最终形成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精神追求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农村和城市得以区别的精神象征。随着城镇化进程,区域农村由于缺乏支柱性产业,导致大量区域农村优质劳动力外出,留守农村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传统乡村逐渐衰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精英人才,传承农村传统文化重续乡村文脉,以乡愁为纽带吸引外出的优质劳动力返乡创业。

(一)课程形式单一

在高校课程中的开设中,民族文化课程的形式比较丰富,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减少,通常以讲座类、选修类课程为主,以湖南瑶族为例,笔者查阅了部分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发现其中有关区域民族文化的课程大部分被安排在选修类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当中,除了部分涉及区域民族知识内容的专业外,大多数的学生都只能通过选修课来了解区域民族文化,可以看出,区域民族地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的课程开设上是缺少主动性的。

(二)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与实际教学脱节

近年来,区域民族文化教育逐渐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重视,在政策和指导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如湖南地区的瑶族文化师资培养,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的大力开展等等。但我们实质性高等教育层面的民族文化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动和开发,这也是我国区域民族地区高校课程的普遍现状,区域民族文化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中出现了断层,一方面导致基础阶段的民族文化教育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另一方面导致高校已有的民族文化课程中不足以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民族文化课程师资力量有限

目前,区域民族地区高校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在大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传授区域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也略显稀缺。此外,未曾深入地对民族文化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只是在后期的学习实践中对区域民族文化的某一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单方面专业知识空缺的限制。

三、区域民族地区高校课程革新的发展方向

在宏观层面,区域民族地区高校是一个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融的有机整体,在微观层面,区域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和高深的民族文化知识需求上显现出个体差异性,区域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置民族文化课程时,不可单一笼统地将所有教育对象都视为相同,需要采用个性化培养手段,然而显性课程的性质很难完全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民族文化教育,这就必须要重视隐性课程的教学方式,使之与显性课程异同形成育人的合力。

(一)促进课程形式多样化

目前,由于区域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缺乏普遍性,当地区域民族文化难以有效深入。要改变此现状,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区域民族文化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基础,根据当地区域民族文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课程和教学形式。例如在区域民族文化课程的大框架下开始民族语言、民族民间工艺、民族体育和民族音乐等特色课程,使大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在教学形式上,区域民族文化课程也要改变单一的理论介绍的形式,应该丰富教学的形式。

(二)增强对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课程衔接度

区域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立民族文化课程时,要考察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区域民族文化课程的情况。高等教育是培养未来人的未来教育,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并且将区域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优质人才,将区域民族文化教育提升到更高知识层面,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民族文化的知识内容,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探寻民族文化根源能力和弘扬区域民族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培养师资力量、加大师资投入

提升大学课程中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地位,就必须要聘请更多专业教师来进行授课。区域民族地区的高校在优化区域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可以打开思路,从多渠道聘请区域民族文化知识专业教师或非遗传承人,如在专任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聘请有区域民族文化特长的兼职教师或传承人,给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引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对区域民族文化根源的了解和热情,从而自发地进行文化传承。我国区域民族高校在利用区域民族文化课程传承区域民族文化时,必须优化区域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配置。区域民族文化课程不仅应有理论方面的介绍,更应有学生参与实践的形式。

四、区域民族文化课程的改革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传承区域农村传统文化有助于弥补乡村振兴战略中只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中华文化根源在农村,在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视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发展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指导区域乡村文化建设

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改善我国区域农村现状,但是区域农村发展不同于城市建设,要尊重民风民俗,以当地历史沿革为根本,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区域农村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建设之中,不然乡村建设就是城市的扩大化,无法保持乡村的独特性。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区域农村的生态功能、文化传统、空间优势与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逐渐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且差距越来越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国家提出要实施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如果只注重发展现代农村农业,那么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就会在经济发展中面临被弱化的可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考虑到文化传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深挖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部分,让传统文化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二)完善构建乡村和谐社会文化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自出生开始,在不断成长过程中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究其原因,传统文化在个人品质和行为的塑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个人习惯和行为方式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受到他们父母的影响,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就是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最直观的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它们都包含着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善恶观等社会观念,是区域民族之间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

(三)丰富区域民族精神生活

区域农村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为广大农民建设物质与精神双重丰富的美好家园,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既满足农民对现代城市社区的需求,又包含对区域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由于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民风民俗没有很好地传承下去,当一个区域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陷入困境的时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缺少了文化的根脉,这个民族的发展将会失去动力和源泉。而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乡土性,但是也具有极强的脆弱性,区域农村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于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不应该是把区域农村建设的像城市一样,乡村是自由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是城乡同质化,要体现出区域乡村的独特性,实施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传承和保护好区域农村传统文化。

五、结语

实施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而区域民族文化课程的改革会改善传承方式碎片化、农民主体作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区域农村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以及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这也需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民在保护和传承区域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活态传承方式、提高公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加强区域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区域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等,利用多种保护手段使农村传统文化得到最有效的资源利用。不断改善区域农村生活环境,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高区域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区域乡村文明新气象,推动区域农村传统文化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