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用内疚感绑架孩子

2022-02-07

现代家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刘姐内疚感好好学习

问:我家对门的刘姐,一碰到孩子做错了事或者不听话,就哭诉自己的不易,弄得孩子不得不照她说的去做。哭诉的时候多了,弄得孩子压力很大,整天心事重重的。

请问,刘姐的做法是不是有问题?

易女士

答:有些家长认为,哭诉自己的不易,能让孩子更理解自己,从而主动学习,少惹是非。但这么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认为妈妈的可怜是自己造成的,从而产生内疚感。内疚感让人心里很不好受,为消除这种不好的感受,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愿望,迎合妈妈,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妈妈在拖地,并不时停下来用手扶腰,表情痛苦。孩子见状,站起来:“妈妈,我来吧。”妈妈说:“不用。妈妈累点没关系,只要你能好好学习。”孩子只好坐下继续写作业,并满怀愧疚地暗暗发誓:为了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妈妈用内疚感成功地控制了孩子。孩子努力学习,貌似听话,可动机已不单纯。他学习,不是自己喜欢,而是为了妈妈。

又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孩子孝顺。很多父母为让孩子孝顺,往往给孩子制造内疚感,结果让孩子成为只知报恩、不知对错的愚孝之人。

当然,这不是说,为了不压抑自我,孩子就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为自己的过失内疚了。比如,孩子把家里的地板弄脏了,爸爸批评了他,并建议他做出弥补。于是,孩子赶紧拿墩布把地板拖干净,爸爸及时表扬了他。这位爸爸的做法就很好,他让孩子获得了初步的道德评判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在做错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

人做错事,会感到内疚。但内疚要有限期,不应持续存在,更不应持续受内疚感控制,做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如果孩子长期受内疚感控制,整个人就会发生变化,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整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鮮有快乐可言。

而持续的内疚感也不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没有谁亏欠谁,平等相处才是健康的。所以,家长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内疚感,尤其是本不属于他的内疚感。

即使孩子有了过失,在他做出弥补之后,家长也要及时结清账目,让孩子神清气爽地生活。这样,他才能成为他自己,也才能和家长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猜你喜欢

刘姐内疚感好好学习
拆屋效应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内疚也是病
一条裤子五十万
做平等父母,勿道德绑架
关于大学生内疚感的调查报告
发型的重要性
方便面吃得过头了
便宜贪不得
习惯性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