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三年行动”成绩单亮眼

2022-02-06湖南省国资委

国企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省属国资国资委

文/湖南省国资委

截至8月末,湖南国资国企实现资产总额1.6万亿元,营收3654.6亿元,利润总额172.8亿元,经济运行平稳。

2020年9月,在湖南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改革发展擘画了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宏伟蓝图。

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湖南省国资国企牢牢把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湖南省属国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重组整合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全面清零,很多关键难点问题已经破题,一批改革的经验正在形成。

国企党建名片更闪亮

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湖南国资国企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不断筑牢“根”与“魂”。

2021年8月,省国资委制定出台了《关于省属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若干措施》,全面落实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要求。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和56户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了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一级企业和232户子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重要子企业分类分批落实董事会职权,一级企业和各级子企业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正加快形成。

近两年,湖南省持续抓好抓实“国企千名书记联项目”“国企万名党员先锋行”等活动,创建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党建品牌,大力推进省属监管企业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升级,全面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2021年,湖南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全年实现净利润249.3亿元,同比增长27.8%;上交税费223.6亿元,同比增长25.6%。

经济结构调整再提速

针对长期存在的规模总体不大、产业引领作用不强的问题,湖南国资国企以做强产业为重点,坚持主业归位、产业归核、资产归集,大刀阔斧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1年3月,制定出台了《省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21年6月,制订了《湖南省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年7月,湖南国资国企进行了全省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深的重组整合,将10户大型省属国有企业合并重组为5家,涉及整合资产总额3730亿元、营业收入2000亿元,分别占到省属监管企业总资产的24%、总营收的35%。

通过进一步提升资源集中度,全面推动了国有企业在湖南“3+3+2”产业体系和“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加快布局,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其中,湖南建投集团、农发集团等企业在“建设投资、有色产业、旅游产业、基础产业及投融资产业”方面成为链主企业。

湖南省国资委还以重组整合为契机,突出主责主业,持续推进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2022年,省国资委对监管企业再次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要求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30%以上,确保将法人总户数控制在1000户以内,加快剥离清退“两资两非”,使省属国企方阵在改革发展的路上进一步轻装前行。

今年7月,湖南省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深的重组整合:将10户大型省属国有企业合并重组为5家,涉及整合资产总额3730亿元、营业收入2000亿元,分别占到省属监管企业总资产的24%、总营收的35%。

创新发展动力更强劲

“创新决定未来”。湖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任务,力争国有企业在创新引领上发挥更大作用。

省国资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属监管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研发投入强度、创新平台创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任务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出了《湖南省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人才发展若干工作措施》,打造“英培计划”、评选“百名工匠”,着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进行大胆充分激励,促进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更大作为。目前省属国有企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7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湖南博云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及刹车材料、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和稀有金属分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过程中,成为国内同类型公司中第一家完成完整的新型号客机研发机轮和刹车系统从论证、研发、试制到适航认证全流程的企业,公司现有发明专利42项,实用专利31项;湖南中创股份公司紧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民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重点研发生产国家急需的高端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与超大型构件,解决国家重点型号任务的“卡脖子”问题;华菱线缆作为国内领先的特种专用电缆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市场主体活力更充沛

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关键。“三项制度改革”是市场化经营机制转换的核心要义。

湖南省国资委2018年发布了关于深化省属监管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了“三能四效”评估机制,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省属国有企业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坚持紧紧抓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这项的“牛鼻子”工程,强化刚性考核约束,突出党建引领、价值创造,2021年重新构建了省属国有企业“3520”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2021年实现扭亏为赢的湖南高速集团,在2017年移交省国资委后,开始市场化改革,通过“三年行动”,公司制改革不仅在形式上实现过渡,更在实质上得到深化,实现了经营机制的高效转换。

湖南轻盐集团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竞争上岗,积极开展中长期激励,快速实现了从“坐商”到“行商”的跨越、从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成功转型,2021年集团综合实力已稳居国内行业前三甲。

猜你喜欢

省属国资国资委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出资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出资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动人”又“动产” 山西国资改革按下快进键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