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值得

2022-02-05水姐

食品与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东坡肉黄州东坡

水姐

可能是最近一直写苏东坡的缘故,一直讨厌进厨房做家务的我,居然开始享受这种制造油腻与清除油腻的动作细节和程序,因为它让我超脱了日常的理念世界,那些爱恨情仇、现实包袱。我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开始不一样了。

当他经历“乌台诗案”的生死劫,被贬到黄州,不知如何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时候,他选择了亲自劳作,耕作一片废弃的军营地。他是幸运的,那块地里可以挖出井,解决了水源问题, 农事就好办了。在地里的劳作和自己做饭,让苏东坡变了,他的紧张和愤怒突然消失了,他的行文风格也从讽刺尖锐变得平和理性,他甚至开始自黑、自嘲。种着地,做着饭,变化就来了。植物的生长是具有规模的、层次的、令人惊喜而出人意料的。同样,在新的一片思想土壤里滋养久了,也会有不同的层次感。

宋朝的皇帝和官员们在选择肉菜的时候, 大抵只会选羊肉。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中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则常常念叨“羊羔美酒”;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御厨止用羊肉”是两宋皇室的“祖宗家法”。直至今日,开封还到处都是喝羊肉汤的地方,有的开封人还以能在上海找到好喝的羊肉汤而感到幸福。

苏东坡做羊肉的独门秘方:“先将羊肉放在锅内,用胡桃二三个带壳,煮三四滚,去胡桃, 再放三四个,竟煮熟,然后开锅,毫无膻气。” 据我个人理解,中餐讲究的是搭配创新,食材之间是有化学反应的。

一旦被贬到黄州这样的地方,远离了开封和复杂热闹的官场,东坡连羊肉都吃不起了。怎么办? 黄州这个地方,据说那时候猪很多, 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做好吃。苏东坡遂开始研究这便宜的食材:“净洗锅, 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关键点在于慢炖。不过,在黄州还不叫“东坡肉”。他去杭州任职的时候,又发现加入当地的米酒后炖的猪肉更好吃。总之,各种情节和典故一叠加,让“东坡肉”故事感满满,杭帮菜就把“东坡肉”给发扬光大了。

在徐州抗洪后,老百姓也送了苏东坡很多肉,经他一番加工后,变成“东坡回赠肉”。给每一样东西都赋予意义,东坡就是意义点缀师、时光纹身师、雕刻师,让普通的事物文艺化, 增添鲜活的生命。

苏东坡的《自题金山画像》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提到的地方都是他最料不到会被贬的地方。

东坡鱼和东坡羹也都是在黄州发明的:将活鲫鱼或活鲤鱼宰杀治净;用刀在鱼肋两边各轻划五刀,擦上盐,在鱼腹中塞入白菜心;入沸水锅文火煮,煮时锅里还要加姜、葱、桔皮等, 起锅時加盐。据说这样炖鱼,“鱼汤酽而白,鱼肉鲜而嫩”。在鱼身两侧用刀划上几下,一是为了烹调方便,二是为了入味,三是鱼不但形状完整,而且刀痕如柳,人称“东坡五柳鱼”。

这道菜的亮点是鱼肚子里塞白菜。记得我初中时的拿手菜也是把整个小南瓜挖空,往里塞肉馅蒸。

“文人菜”与“文人画”一样,全凭信手拈来的神韵、巧心搭配出来的感觉。

再说说东坡羹,它的初级阶段是菜羹。苏东坡在《菜羹赋》里写道:“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意思是说,有时候,为了充饥就会找来一些野菜煮着吃,不用加调味料,来自野菜天然的甜美味道会让人觉得舒爽满足。

据说,东坡羹的成分包括白菜、大头菜、萝卜、荠菜、瓜、茄、粳米。具体做法是:先用油把锅底涂遍;白菜、大头菜、萝卜、荠菜、瓜、茄、粳米、生姜入沸水锅中,再扣上一个油碗;在锅上放一个甑子,用羹的蒸汽蒸米饭。苏东坡借鉴眉山老家用甑子蒸饭的方法发明了这道新菜,文人雅士对此羹极为推崇,甚至以食用东坡羹为雅嗜。

在黄州期间,苏东坡饮食题材的诗词超过30 首,赋有1 篇,文有12 篇(含书信)。他在逆境中以一种近乎审美愉悦的态度去拥抱生活, 对简朴的生活倾注极大的热情,比如关于生活清贫如何喝酒,从《桂花颂》“有道而居夷者” 可见端倪。

后来,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偶然经过老妇人的摊位,还学起了制作煎饼。他在七绝《戏咏馓子赠邻妪》里写道:“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爱上食物之后,就会知道食物的大世界里包括了心灵的疗愈和真实的疗愈。

在《谪居三适》一文中,他谈到了虽然被贬谪,但还是享有三种乐趣,即“旦起理发”“午窗坐睡” “夜卧濯足”,其实还谈了乐于躬身庖厨、亲自烹鱼制饼、制作美馔佳肴与蒸酒煮茶等。

生活,就是不向外求,专向内心求办法去实践吧!所以,人间值得。

猜你喜欢

东坡肉黄州东坡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美味的东坡肉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