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腊肉的百味江湖

2022-02-05乔志远

食品与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肠衣腊味腊肠

乔志远

在南方人的记忆里,腊味与腊月是分不开的。一看到家里老人去市场采购鲜肉与调料, 听着盐与肉相触、摩擦时发出的“沙沙”轻响, 便知道春节将至了。腊肉的“腊”本就来自腊月, 相传在夏朝,人们将农历十二月祭祀众神的行为称作“腊”,农历十二月便成为“腊月”,在此月份腌制的肉类自然也成了“腊肉”。

腊肉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周礼》《周易》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相关记载,说明人类在西周时期就有食用、制作腊肉的习俗; 到了春秋战国,腊肉不仅改名为“束脩”,还成为当时社会上人情往来的硬通货之一:孔子收徒时便有“十条腊肉”的硬性指标,并被记录在《论语·述而》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腊肉也就成为古代学生拜师时的见面礼,以表示对恩师的感激与尊重。

古时的腊肉制法较為简单:人们将切好的大块猪肉挂在房梁上,又在猪肉的正下方支起火盆,让烈火与柴木燃起的烟不停地熏烤悬在半空的猪肉,在逼走水汽的同时激发油脂的香气,又带着一丝特有的烟熏味,是冬季不可多得的美食。到了清朝,有人在猪肉上铺抹食盐, 将腌渍过的肉吊挂起来风干,几夜后猪肉变得咸香可口,回味无穷,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由此流传开来。各地百姓也结合当地口味习惯与特色物产,使腊肉延伸出不同的滋味, 最终形成如今各具特色、独属于腊肉的“百味江湖”。

若要找寻古法腊肉,得去华中与西南一带。湖南、四川两省百姓嗜辣,辅料里辣椒的比重较高,产出的腊肉滋味也更加厚重。此外,这两地的气候较为潮湿,制作腊肉时便需要长久的烟熏炙烤,使腊肉尽可能保持干燥。这一过程不仅为腊肉赋予了酒与烟熏的混合香气,还使得腊肉肉质更加紧实,吃起来颇有嚼头。随着腊肉制作手艺的不断精进,人们也不满足于用树枝熏烤腊肉,茶叶、炒米、果壳等纷纷出现在腊肉下方的火盆里,这些材料特有的香气也随轻烟渗入腊肉每一丝纤维之中,让食客难以停筷,大呼过瘾。

提到如今最为知名、口味接受程度最高的腌腊制品,非广式腊肠莫属。与古法腊肉的制作方法不同,广式腊肠不用烟熏增添香气,而是在制作方式上下足了功夫:将肥、瘦肉切丁绞碎,与糖、酒、盐、酱油等辅料搅拌均匀,灌入肠衣后再晾晒、烘烤。糖和酒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肠衣中悄然发生变化,肉香、酒香与果香交融,使广式腊肠产生了别样风味,只需数日,色泽明亮、肉质香醇的广式腊肠便诞生了。除了直接切片食用, 广东人还用它做萝卜糕、煲仔饭等,其中滋味让老饕难以忘怀。

沿广州一路北上,江苏、浙江一带出产的火腿也是腊肉佳品。火腿不用烟熏,也无需肠衣, 其美妙滋味是在盐渍风干的过程中发酵产生的。火腿大多选用脂肪丰富的猪后腿肉进行制作, 浙江的金华火腿则特选当地名猪“两头乌”,这种猪肉中的肌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高于普通猪肉,制成的火腿滋味也更加醇厚。猪后腿肉用粗盐腌制后晾晒风干,短的10 个月,长则3 年,在时间的作用下,火腿滋味甘香咸鲜,无论是与春笋一同炖煮,还是与青豆、青菜一同煸炒,都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除了腊肉、腊肠、火腿等用猪肉制作的美味,腊鸡、腊鸭、腊鱼等腌腊制品也逐渐成为腊肉“百味江湖”的新成员。以云南“豆腐腊肠”为代表的独特制作手法,则更像腊肉“百味江湖”的新门派,带给食客独特的美食体验。

虽然腊肉早已不是储存食物的最佳方法, 但岁月赋予了它更为深厚的意义——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年味儿”象征,那随粗盐与配料一同渗入、随轻烟与微风一同积淀的,是中国人心中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与祈愿。

猜你喜欢

肠衣腊味腊肠
增脆型肠衣表征指标探究
新年的腊肠
SAUSAGE FEST
肠衣传统和新型腌制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腊味与年味
有趣的腊肠树
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脂肪含量和脂肪氧化对肠衣色泽的影响
有趣的腊肠树
肠衣携带细菌情况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