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2022-02-03黄宗喜

体育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竞技思政体育

黄宗喜,陈 捷

(华侨大学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福建 泉州 3620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等八部门最新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因此,立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能发挥高校各学科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模式,将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1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因此,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1.1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近代以来,“东亚病夫”成为西方嘲弄中国人的标签。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授科学专业知识,讲解国民健康素质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方法,深入阐发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以此来批驳西方不当言论显得重要而紧迫。

1.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体育人的拼搏奋斗,我国从体育弱国变成体育大国,并快步迈向体育强国。在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乒乓球外交”为佳话的中国故事。所以,体育课程思政将为大学生树立众多为国争光的偶像榜样,讲述荡气回肠的体育外交风云,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1.3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仅具有健身性、竞技性等体育项目的一般特征,还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因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挖掘中华武术、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1.4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涵养坚强意志的新时代青年

不论是体育技能的传授,还是体育精神的熏陶,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都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以及遵守规则的意识,使其在艰苦的体育训练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为求学创业筑牢坚实的基础。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1.5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体育教师通常重活动、轻理论、重技术、轻文化、重技能、轻意识。[3]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增强专业教师“体育育人”的思想意识,打破专业壁垒和偏见,促进专业教师挖掘体育思政元素,拓宽专业知识视野,将“体育强国梦”融入体育教学之中,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进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

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理路

2.1 理论逻辑:从知识传授向文化渗透深化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其基础在于知识传授。将“思政寓于课程”,引导各学科课程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鼓励学生从更宽广的学科视角来认知中国的发展成就。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体育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因为体育课堂的知识传授更多地表现为体育技术、技巧、技能的言传身教,但这并非体育教学的全部,当代体育课程还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使命。[4]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逻辑应是从知识传授到文化渗透深化。所谓体育文化渗透,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体育蕴含的文化价值、审美情趣、体育观念等,通过教化和熏陶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5]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项目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对体育运动史有所了解,并加强对运动解剖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营养学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还要克服重技术轻理论的偏见,避免教学的经验主义,重视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与运用,将机械枯燥的技能传授转化为生动趣味的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同时,文化渗透不应局限于体育文化,还应拓展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吸收、借鉴与渗透,这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尤为重要。以武术教学为例,不仅要传授武术的套路,梳理中华武术的流派,还可以将中华武术蕴含的“止戈为武”的哲学思想,形神兼备、医武合一的修身之道与学生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华武术竞技性与文化性的融合,通过武术教学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 实践逻辑:从言传身教向竞教结合深化

体育教学是一个模仿性、重复性、机械性较强的可视化过程,对于动作要领、技术要点、规则要素的学习与掌握十分严格,走教师言传身教、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体育课程思政则要求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走竞教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首先,推广课堂教学的小组竞技对抗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深化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示范—学生对抗—教师点评”的教学闭环。小组竞技对抗可以将较为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紧张刺激的团队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规则意识。体育教师的角色则进一步丰富为教练、裁判与领队等多重身份。其次,涵养校园竞技体育文化。体育课程思政的阵地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延展至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对此,要积极培育和支持校园体育社团发展,鼓励不同专业学生间的融合发展,对于校园田径运动会等平台,要允许体育专业学生以特邀运动员的身份不计分、不排名参与其中,增强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同台竞技的机会,跳出竞技体育唯分论,切实弘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再次,优化校际体育赛事学分转化等激励机制。可以将校际或社会体育竞赛项目作为检验体育专业学生的重要平台,完善学分转化等办法,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爱校荣校的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价值逻辑:从体育教育向全人教育深化

古希腊的全人教育理论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倡导完全人格教育。该理论内涵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坚持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发展,信奉“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6]从价值逻辑而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从体育教育向全人教育深化。首先,全人教育有助于巩固体育学科地位。全人教育致力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身体素质的养成,不论是专业体育还是公共体育教学,教育的目标均是通过体育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强健体魄,没有良好的体育教育,全人教育将无从谈起。其次,体育课程思政与全人教育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全人教育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所谓完整人格实质上是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这与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体育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怎样培养体育人,为谁培养体育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样是对“人”的综合培养。这要求引导学生在体育技能训练和竞技赛事中正确看待个人荣辱得失,磨炼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的坚强意志。再次,体育课程思政为体育教育向全人教育深化提供了可能性。体育课程思政要求打破学科藩篱,跳脱体育教育单一线性的培养模式,实现体育教育的宽视野、多维度的教学改革,深入挖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而思政工作本就是启迪心智、成风化人的教育,是全人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

3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设置

从理论逻辑出发,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对此,可以探索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学校特色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等三个课程模块。

一是民族传统体育模块。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合理运用,能够实现其课程思政的价值。[7]因此,高校应在体育教学中,充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创新,保障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时、优化课程授课模式。如在讲授武术、舞龙舞狮、鼓乐等项目时,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的民俗、节庆文化加以阐述,也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演示介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港澳台侨学生赴中国内地(大陆)高校求学,以华侨大学体育学院为例,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大陆)学生的比例接近1∶1。港澳台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浓厚的兴趣,对此华侨大学体育学院专门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模块,鼓励体育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是学校特色体育模块。各高校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均会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或体育文化,如华侨大学的CUBA篮球文化。对于学校特色体育模块,高校应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校情校史、爱校荣校等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同时,特色体育文化还可以与学校的特色专业融合发展,如集美大学航海特色体育游泳课,就是体育与航海专业融合的典型示范。此外,学校特色体育的发展路径还可以融入高校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当中。以厦门市为例,厦门市提出要建设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因此,厦门当地高校可以寻求校地共建,着力发展帆船等水上运动项目,或依托厦门集美学村良好的龙舟赛事氛围,进一步发展好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校地共建优势的龙舟体育项目,将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升级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

三是高水平竞技体育模块。高水平竞技体育为各高校带来了诸多荣誉,这就要求对高水平运动员等要实行“厚爱严管”。引导高水平运动员为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带头作用,不仅有利于优化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更有利于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增强体育课程思政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当前高水平竞技体育模块存在的问题是:重实战训练,轻课堂理论教学;重结果分析,轻过程管理。“唯成绩论”始终是影响高水平竞技体育长足发展的“紧箍咒”,如何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松绑”是体育课程思政发展需要正视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评价重塑。要深刻地认识到高水平运动员的第一身份是“大学生”,需要从高水平运动员的筛选、项目设置以及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发展等多个环节加强评价指标体系改革。

此外,上述的三个课程模块不仅可以在体育教育等专业课程中探索发展,亦可适用于公共体育课教学。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特色体育课程模块具有较高的认受度。而将高水平竞技体育模块引入公共体育课教学难免引发争议。对此,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或专业学会能够选择部分高水平竞技体育基础较好的高校进行此类体育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让高水平运动员作为助教,参与到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身份角色的转变能够增强高水平运动员的责任担当和运动技能提升的内驱动力,朋辈交流亦可增强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苏炳添在暨南大学从学生到教授的职业发展可作为一种佐证案例与典型示范。

3.2 体育课程思政的平台搭建

从实践逻辑而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竞教结合平台。对此,应充分重视对体育社团、课程思政基地以及体育竞技项目的培育,营造向上向善的体育文化氛围,不断巩固和拓展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阵地。

首先,要培育一批民族传统体育社团。以华侨大学二十四节令鼓队为例,其作为中国第一支二十四节令鼓队,于1997年由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学生自发组建。该体育社团将中华农耕文化、传统鼓艺、传统书法、中华武术等元素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打击表演艺术形式,并进一步将舞龙舞狮、空竹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成为一个特色新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鼓队成立以来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名单。从模仿到原创,从传承到发展,该体育社团已培育出“以鼓为侨,传播中华文化”“以鼓为家,凝聚华人华侨”“以鼓育人,培育家国情怀”的校园特色体育文化。二十四节令鼓队成员有体育专业学生也有其他专业学生,有港澳台侨学生也有内地(大陆)学生。鼓队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体育教师、校友老鼓手和马来西亚专家等,该体育社团及其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品,已成为学校对马来西亚招生和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其次,要培育一批体育课程思政基地。体育课程思政基地应有别于常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育体育课程思政基地应聚焦民族性和专业化。即该类基地应优先考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武术、射箭、围棋等训练基地。同时要兼顾专业化,基地共建单位人员可以承担体育课程实践导师的角色,能够开展体验式的现场教学,避免将基地建设成为观光旅游的场所。

最后,要培育一批体育竞技项目。体育的生命力在于竞技,不论是更高更快更强的自我超越,还是为集体争光添彩的团队竞技,都需要提供实践的平台和契机。而在项目化运作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课程教学与课外竞技在时间等方面的冲突。对此,应加快探索体育竞技成果的学分转化,多举办校际友谊赛、表演观摩赛等公益性较强的竞技项目,即将体育竞技项目培育成为体育课程思政的“公益示范课堂”。

3.3 体育课程思政的机制保障

从价值逻辑而言,部分高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体育课教师对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意识不强,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用工具理性对待体育教育,而未从价值引领的高度来正确认识体育在全人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要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工作体系等三个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一是完善体育教材体系。如何贯彻落实体育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推进全人教育,首要的是优化体育教材体系。国家层面应开放校本化教材开发权限,鼓励各高校结合学校特色,编制校本化教材,如华侨大学等港澳台侨学生较多的学校;应根据港澳台侨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需求,开发适合港澳台侨学生教育背景和学习基础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教材。学校层面应考虑通过慕课平台,引入优质的体育线上资源,如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高等教育出版社实施“文科类教材辅教辅学资源免费开放月”活动,学生可下载相关教学讲义使用。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日常体育技术传授之余,为学生开具一些课外推荐阅读书目,扩展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二是完善体育教学体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求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深化。对于体育课程思政而言,教学体系的深化可以从教学主体、教学载体和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改革创新。在教学主体上,要引入“主体间性”的理论思想。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教学客体的观念,引导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相长之中,使其增强体育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责任,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在教学载体上,要引入“互联网+”新技术,拓展教学空间和平台,探索建立体育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等,如实现武术流派、套路等可视化、可重复式演示,并通过动态点播,将武术文化知识嵌入其中,营造立体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效果。在教学评价上,要引入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团队规则意识和日常竞技表现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这对于港澳台侨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该类学生体育基础薄弱,因此,可以侧重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考核。同时,这种教学评价标准的优化还可以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运用,进一步扩大体育课程思政的覆盖面。

三是完善体育工作体系。首先,高校党委要加强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高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加大对体育学科建设和体育课程思政的投入,建立健全大学体育领导小组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其次,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培训。要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加强对体育师资培训的力度和深度。考虑到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师职称评聘、成果认定、工作量核算等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增强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最后,要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框架下,在招生、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对体育专业师生和公共体育教学的支持,建立不同专业师生交流互动机制,营造一体化学习环境,推进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猜你喜欢

竞技思政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思政课“需求侧”
竞技精神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