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治

2022-02-02林太明

中国猪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料耳病后备

林太明

(厦门百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100)

1 发病情况

福建省某规模猪场,现存栏生产母猪1 000头左右,全场存栏猪12 000余头,2021年11月份之前生产正常,从2021年11月份开始,母猪群出现流产、产死胎现象,其中,11月份母猪出现流产15胎,产死胎25窝,12月份流产35胎,产死胎45窝,生产母猪出现明显的繁殖障碍。12月份开始,保育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保育猪死亡率达到20%左右。此次猪群发病,给猪场造成严重损失。养猪场在猪群发病时采取使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治疗,但是治疗和防控效果不显著。本规模猪场正常免疫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等。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场限位栏中的妊娠母猪出现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精神沉郁的现象,且母猪出现流产。生产母猪产死胎比率明显增加,死胎表现为妊娠后期死亡的“白胎”,发病流行期部分母猪产弱仔猪比率增加,部分仔猪在哺乳期表现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沉郁、眼睑肿胀、咳嗽、呼吸困难呈现腹式呼吸、部分关节肿胀,哺乳仔猪成活率下降3%左右。保育仔猪整体表现活力下降,毛色较差、部分表现皮肤苍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咳嗽,鼻流清涕至白色黏性鼻涕,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部分呈犬坐姿式,耳尖、四肢末梢皮肤发绀呈蓝紫色。商品猪猝死症状明显增加,部分猪死亡时出现鼻流带泡沫状血液。

3 病理解剖

病猪皮肤苍白,支气管充血,全身淋巴结肿大明显,心包炎,肺脏间质增宽、肿大、实变、表面纤维性坏死严重时与肋壁粘连。

4 实验室诊断

4.1 PCR检测非州猪瘟病毒

当前在处理规模猪场出现的疫情时,须第一时间进行非州猪瘟病毒检测,排除非州猪瘟发病的可能性,以免由于误诊造成治疗过程中人为的传播。采集流产母猪和保育猝死猪的唾液,用PCR检测非州猪瘟病毒,结果呈阴性。

4.2 其他猪常见疫病监测

采集4份流产胎儿和发病猪的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分别进行猪蓝耳病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猪伪狂犬病、猪瘟、猪支原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原检测。结果显示,4份病料均呈现猪蓝耳病经典毒株阳性,有3份病料检出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放线杆菌;病料中未检测到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支原体。见表1。

表1 发病猪病料检测结果

4.3 检测猪伪狂犬gE抗体,猪蓝耳病抗体

采集部分发病母猪和发病仔猪血样,并随机采集部分健康猪的血样,共计60份,检测猪伪狂犬病gE抗体,结果全部为阴性,表明本场没有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生产母猪血样24份,其中阴性9份,阳性15份,S/P值在3.5以上的5份,最高S/P值为4.9。14日龄哺乳仔猪血样10份,猪蓝耳病抗体阴性。保育猪血样10份,全部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S/P值在2.0以上,最高S/P值为3.0。猪蓝耳病抗体检测说明此次猪群猪蓝耳病存在由阴性转为阳性的发病过程。

4.4 药物敏感性试验

采集发病猪病料组织,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对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敏感,对多西环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耐药。结果见表2。

表2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 诊断

根据猪场疫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试验室诊断,确诊本次疫病为:猪蓝耳病和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混合感染。

6 防控和讨论

6.1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场内各区、各栋猪舍间的生物安全,加强消毒工作,采用“浩旦”1∶100和过硫酸氢钾1∶300进行交替消毒,2 d/次。对于病死猪和流产胎儿及死胎,做好无害化处理。对于猪场的分娩舍和保育舍,一定要做到全进全出,并且对空栏猪舍要进行彻底的洗消工作。先用“浩沫诛”1∶50(泡沫清洗剂)泡沫枪喷洒猪舍,20~30 min后,用高压水枪进行彻底的泡沫清洗,待干燥,再用“浩净诛”1∶300和过硫酸氢钾1∶300分别进行喷雾消毒,2种消毒需间隔1 d,消毒完成等待干燥后,再进下一批猪只。可以有效减少各批次间的病毒和细菌交叉传播发病,有效降低猪只发病率。由于发病时期处于冬季,还要注意猪舍的保温通风工作。

6.2 治疗方案

针对种猪群采用20%“泰美妙”(磷酸替米考星)1.5 kg+10%强力霉素1 kg/t,连续使用15 d。间隔1个月后,后备母猪群采用上述方案,再使用1次,以后每3~4个月使用1次。加强种猪群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在猪群给药5 d后,加强1头份/头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加强母猪产后护理,母猪产后可分别采用长效土霉素20 mL/次,隔天用长效阿莫西林20 mL/次,各注射1次。对保育猪和发病商品猪采用:20%“泰美妙”1.5kg+10%强力霉素1kg+多维500g/t,连续使用15d。对严重病猪进行隔离饲养:采用20%“泰美妙”2 kg+10%强力霉素1 kg+多维500 g/t,连续使用18~21 d。此外,病猪还需要配合药物注射治疗,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各肌肉注射1次,间隔1 d,再各肌肉注射1次。通过以上方案,猪场疫情逐渐稳定并恢复正常生产。

7 体会

当前很多规模猪场猪群发生疫病,都是以混合感染为主,在处理混合感染时,一定要分清主次,分清主发病的病原,确定次要发病病原。处理规模猪场混合感染过程中,还要找出发病的原因,也就是造成本次发病的“引发点”,在处理混合感染疾病时优先处理主要发病病原和影响力大的病原。在本次发病过程中猪蓝耳病是主要发病病原,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是次要病原(继发病原),因此,先加强了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此次发病猪场原来是猪蓝耳病阳性稳定场,后备母猪为本场自留,但没有系统进行管理,且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后备母猪,引发母猪生产群发生猪蓝耳病不稳定,导致本次的疫情发生,给养猪场带来一定损失。为减少此类发病情况,在大量扩张生产母猪群时,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本次发病分离的细菌显示对多重药物有耐药性,正常情况下氟苯尼考对猪的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放线杆菌有效,但发病猪出现明显耐药性,与本场经常用氟苯尼考进行保健有关。前期猪场用氟苯尼考治疗不明显,与分离细菌已产生耐药有一定关系。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进行针对性的药敏试验,通过结果确认主要的敏感药物,针对性的进行治疗,确保用药效果,减少浪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次猪群发病是由于大量猪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后备母猪并群所致,因此,建议种猪群进行疫苗免疫及药治疗后,把各栋猪舍中的后备母猪(新母猪)调整至1~2栋猪舍进行集中管理,根据猪群情况进行处理,这样处理可以减少药物的浪费,也可以针对后备母猪不稳定群进行巩固处理,此后按正常生产群猪蓝耳病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对后备母猪的管理是PRRS防控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正确地驯化引种的后备母猪,许多养猪场都使用专门的后备母猪培育舍[1,2]。尽量在后备猪出保育舍后即进入后备母猪舍进行管理,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疫苗免疫和药物控制,刺激后备母猪产生保护性免疫。

对于猪蓝耳病阳性场,持续性感染是PRRSV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持续性感染反映了动物的免疫系统无法彻底清除原发性感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会继续在特定细胞中复制[3]。因此,对于猪蓝耳病阳性场一定要制定一个持续性的防控方案。采用定期接种疫苗和定期使用替米考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猪蓝耳病阳性场,要做好猪场猪蓝耳病病毒的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提前做好预警,在无症状时发现传染源,通过系统处理,才能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病料耳病后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