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下小组学练的实施策略
——以小学《足球脚背内侧传球》教学为例

2022-02-02罗洪,王敬莲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脚背会学将球

解决小组学习的动力问题,就要寻求有效的学习途径,达到学生“想学”“会学”“会用”和“学好”的效果。建立一个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小组学习机制,让全组学生围绕共同完成的任务合作学习。形成这样的机制主要有以下3个环节,任务下达:设置层级任务,即过关任务——设置小组每名成员都应完成的任务;挑战任务——给不同能力的成员可追求的任务,首先是完成整个小组的任务,其次就是将全组的任务转化为每名成员的任务,以此激发每名成员的学习欲望。学练指导:任务下达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学生掌握具体练习方法,要让学生有序学练,过程指导是小组学习的必要环节。任务验收:验收环节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小组学练“闭环”结构的关键。小组课堂学练之后布置新的任务向课后延伸,任务指向后一次课的验收,实现课与课之间的衔接(图1)。

图1 任务驱动下的闭环学练体系

一、让学生“想学”是前提

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小组学练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练习活动。如,足球脚背内侧传球学习,学练之初向每名学生下达2个任务,第1个任务是每名学生设法用脚背内侧将球踢离地面;第2个任务是踢离地面后如何将球踢到一定距离。小组内会出现几种不同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踢出高度和远度,有的学生摸索中会将球踢离地面,还有的学生压根踢不起来。在问题的驱使下,有的学生想看同伴怎么踢的,有的学生想看教师怎么踢的,还有的学生告诉同伴踢法等,探究与生成在问题导向下形成。把握小组学练的特点,驱动全组成员都“想学”,给小组下达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促进小组学习的方法,下达任务的同时,要宣布任务验收的方式和要求,促使学生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开展共同学练。同样是足球脚背内侧传球,给小组下达2个任务:过关任务,是每名学生都要完成的,如,每名学生能将球踢过标志筒并能踢过5m以外;小组内看谁踢得最远,全班哪组最棒。小组围绕这2个任务会帮助每名学生过基础关,有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完成更高级的挑战,“自主、合作、探究”自然天成。

二、让学生“会学”是基础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促使学生“会学”是小组学练的基础。从教学实践来看,小组内学生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学习基础不一样,学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学生的指导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创建“会学”条件:运用信息技术提供自主学练的环境,设计不同练习内容与任务的小组学习任务单,将支撑脚站位方法、踢球方法、将球踢高、踢远练习方法录制成视频,通过iPad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开展有效的练习活动;引导“会学”的方法:下达踢高、踢远任务,让学生发现踢离地面的方法,进而通过体验完成相应的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会学”氛围:每名学生都要完成任务,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方法,不会的学生就会向会的学生请教,合作学习氛围由此形成。

三、让学生“会用”是关键

学生的学习活动归根结底是要将所学为所用,每个动作都是相互联系、组合应用的,引导学生用简单的问题思考动作的组合,球从哪里来的,脚内侧踢球时球会有几种来法,如,原地的、滚动的、传来的、运来的、抢来的等,那么从来的方面就设计运的、传的、抢的组合方式。球往哪里去,若传球给同伴、吊球入门等,那就设计与去向的组合。若在比赛中有防守,吊射球有可能出现被扑出来等,在练习中就要设计防守和补射前冲的环节。体育课中,小组学练结果常用展示和比赛呈现,球类学习中主要以球类的比赛将所学内容得到应用,因此,可以在比赛中突出所学动作的应用,如,射门计1球,运用脚内侧传球、吊球动作计2球。

四、让学生“学好”是目的

小组自主学练的动作通过展示或比赛得以应用,但小组任务的完成是要通过实践来验收的,脚内侧传球的第1个任务是每名学生同时过高度关和远度关,采用循环小组验收方式,全组完成后均由其他小组验收是否过关,同样,看谁踢得远也是通过其他组来确认。当然,随着小组学习的实施,小组学习进度有快有慢,难免形成组间差异,在布置课后任务时,提出后一次课的PK内容,即未完成的组要求过关,给完成组下达更高要求的任务,如,对完成踢过5m的组,提出全部踢过7m的要求,这样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练习,同时也帮助造成小组未过关的学生补缺补差。

小组学练是从任务下达到过程学习、学习验收和比赛展示,在整个单元学练中,将学练的结果通过课后要求及后面课的验收等机制体现出来,首尾相接、课课相连、递进、螺旋式推进。

猜你喜欢

脚背会学将球
脚背上的画
“脚背”在舞蹈语汇中的作用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我爱足球
小狗汪汪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地球接力
舞蹈专业学生脚背在芭蕾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
《曲线运动》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