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的探究

2022-02-01胡媛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59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36期
关键词:分区档案馆建筑

文/胡媛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59

引言:

档案是反映历史风貌的原始文件,是人类发展的见证;档案馆是档案保存的场所,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文明和发展管理。目前,我国的档案馆建设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必须建设一套现代化的档案馆,以使档案的保护工作得到更好的保护。

1、我国档案馆建筑理念研究

1.1 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及其主导下的档案馆建筑功能研究。

程莉莉、徐昊指出,“档案的职能性质包含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功能”,而档案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每一次变革都会使档案的原有功能——建筑功能发生变化,本文从档案的社会功能扩展这一视角,对档案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在档案建筑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

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中叶,档案馆的主要社会职能是搜集档案,其建筑设计思想以“藏”为主,而建筑职能则侧重于“库房”问题;上个世纪60 年代后期至70 年代中期,“文革”期间,档案事业几近中断,档案的建筑设计与功能更是无从谈起;20 世纪70 年代末到90 年代中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档案数量迅速增加,我国档案事业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从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档案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其社会职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2009 年度国家档案局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位一体”,这就必然需要对档案馆的建筑设计观念、功能进行相应的变革与调整,使其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型,“要突破传统的档案保存、借阅、技术管理三大模块的格局,把展厅、多媒体视听室、现有文献查阅中心、会议、培训等多种服务空间作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我国档案馆建筑技术应用研究。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利用者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场所,许多地方已开始采用绿色环保技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被动节能与积极节能两大领域。被动型建筑的节能技术有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渗水砖、绿化等,而主动型的节能技术则多为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建筑能耗控制等。档案楼外墙的节能技术可划分为:复合型和单体型两种[2]。在窗户和窗户上应用了大量的节约能源技术,比如利用空心玻璃窗技术和屋顶的绝热技术。目前我国暖通空调采用的主要有:地源热泵及水源热泵。在建筑物能源消耗的治理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雨水再生技术。通过全面应用绿色技术,力求节约土地、节约能源是档案馆建设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档案对特定的环保技术的选用与运用也应该是不同的。各级档案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合适的技术,尽量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2、葫芦岛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2.1 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设计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

(1)档案建筑的设计要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采用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的执行各项设计规范和规程,并在符合施工单位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现设计的合理,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实现了功能清晰、操作简便、美观舒适、设备先进、经济效益和协调。

(2)设计时,要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实现节能和减少污染。

(3)设计中,要坚持艺术性、功能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理念。

(4)应当注意对环境的维护,以防止施工期间和施工后产生的污染[3]。

2.2 设计标准

本档案工程是一个集规划展览、国防教育基地和市级档案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档案工程,同时也是葫芦岛市档案工作的一个统一管理单位。该项目按下列规定进行:

(1)工程等级:本工程为乙级档案馆。

(2)工程防火设计:本工程属于多层民用建筑。

(3)建筑防水等级:屋面一级,地下一级。

(4)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 年。

(5)结构选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6)抗震设防烈度:6 度。

图1 葫芦岛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鸟瞰效果图

(7)建筑使用性质:本项目是集便民服务中心、档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及地下停车场于一体的多层公共建筑。

3、工程概况

葫芦岛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位于葫芦岛市龙湾CBD 中央商务区。总用地面积40070.6 m2,南北宽约188m,东西长约184m。东至东窑二路,西至通海大道,南至环岛二路,北至环岛三路。(详见总平面图)。总建筑面积77850 m2,其中地上建筑54440 m2,地下建筑面积23410 m2。建筑层高一层为5.7m,二、三层为5.4m,四层为5.27m。局部五层为3.63m。地下一层根据不同位置层高分别为6.3m、4.2m、5.1m。覆土层高度分别为2.0m、1.1m。

4、葫芦岛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设计理念探究

4.1 突出综合性

档案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性质。这就要求各地在未来的规划和设计中,必须以“五位一体”为中心,立足于公共服务需要,突出功能设施的配套与改善,统筹发展对内库房的建设与利用,爱国主义教育,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档案管理等各项职能,要对各种功能用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以达到“五位一体”的职能和定位。

4.2 具有前瞻性,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需要

档案馆的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前提,其建设必须做到经济适用、量力而行、前瞻性和适度超前。一方面,它试图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尝试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品味的新颖、独特的风格,从而创造出一种理想的景观效果。同时,建设规模要适应未来30-50 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到档案馆的能力和各种功能用房的发展需求。实践证明,在以往的档案建设中,由于没有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馆藏数量做出合理的估计,造成档案数量过多、急需重建、扩充的窘境,造成土地、财政等资源的浪费。

4.3 体现智能性,重视应用绿色环保节能新技术

现代化的档案馆建设不仅要做到实用,而且要做到智能化。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先进的建筑技术,将现代建筑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档案管理,以改善档案的保存和使用状况。在信息化时代,档案数字化的要求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各类新技术设备。库房设计为双层外墙,保温层为可防火聚氨酯就地发泡,72h的温度变化不大于2℃。先进的设备、人性化的设施保证了档案的安全、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4]。

4.4 彰显文化性,塑造“形神兼备”的精神文化内涵

建筑的精髓在于文化。“文化性”在档案外部造型、建筑装饰和室内空间的运用上,都能充分地表现出它的“文化性”。新时期档案建筑应该是建筑文化与建筑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外型具有庄严肃穆、色彩明快、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比如浙江省档案馆的建筑规划,从平面布置到立面形式,都借鉴了江南传统建筑的格局,兼顾了档案建筑的厚重感,同时也展现出江南建筑的清秀、通透、精致的神韵,蕴含着浓厚的江浙文化与地域特征。文化性不仅表现在建筑的外在形态上,还表现在室内的合理规划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上。河南省档案局打算在新馆址落成之时,组织各类展品,如档案珍品,汉字演变,历代名家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将展厅集中陈列与阅览室、公共走廊等零星空间进行分散陈列,档案文化和中原文明的全面展现,在档案馆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都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它成为人们“来了就不想离开,走了还想再来”的休闲场所。

5、葫芦岛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建筑设计分析

5.1 设计构思

根据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结合基地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从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消防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使本工程成为功能合理、空间丰富、与人为善、绿色环保的综合性建筑。

5.2 建筑材料设计分析

该项目在选用建材时,充分考虑到了施工现场的需求和有关的规范,同时兼顾了环境保护、经济性、艺术性、人性化等方面的要求。比如,该项目周边护结构以陶土板、铝板、玻璃幕墙为主,与传统的外墙涂料和面砖施工相比,该方法在建筑外护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铝板和玻璃幕墙,既可以节省建材,又可以节约能源,并且还能减少工程成本,使之人性化、现代化。

5.3 照明系统设计

该项目的照明系统按照国家关于“绿色照明”的方针进行设计,选用高光效、节能荧光灯、灯具及附件。该项目的主要光源是三基色荧光灯,广元 LED,节能型光源。使用高显色度照明光源,其显色指数不低于80,使用T5三基色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带电容器的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其输出的能量系数不得小于0.9。在选择照明装置时,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消防要求、节能要求和舒适性要求[5]。

5.4 消防设计分析

本文着重对该项目的消防设计中的消防车道、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进行分析。

(1)消防车道:本工程沿用地周围设置路宽7m 的环形消防通道,并与外部道路形成消防环路,消防车可以从西、北侧、东侧入口进入。在主入口处及“T”字形室外疏散通道大面积铺设广场砖,方便交通疏散,满足消防要求。并可进行消防扑救。消防车道上空4m 以下范围内及其与建筑之间,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登高操作的障碍物;

(2)防火分区:本项目按照功能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整个建筑除消防水池房间外,均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地下一层设置10 个防火分区,其中,地下车库部分4 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4000 m2,设备用房部分2 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2000 m2。食堂4 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000 m2;

(3)防烟分区:地上防烟分区均小于50 m2,地下车库防烟分区均小于2000 m2,且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间设置挡烟垂壁(5mm 厚钢化玻璃),高度为结构构件下0.5m。

5.5 节能设计分析

该项目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节能、环境保护的方针,按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施工。

(1)采用更简洁、更规整的体形,减小了体积系数,窗户和玻璃幕墙采用可打开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屋顶采用了保温设计,窗户采用了铝合金窗户和空心玻璃,从而达到了最大的节能效果;

(3)建筑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的节能设计,使用各种设备,高效、低噪声;

(4)建筑的照明节能。采用高效率的照明和照明设备,并采取了节能控制措施。

6、档案馆空间配置的相关探讨

6.1 档案保存空间

库区是档案馆的基础,一般档案库可分为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等。档案馆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档案归类,如光盘、磁碟等有特殊载体的档案,应放在具有防磁力的光盘柜或防磁柜内。

6.2 业务和技术利用区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档案馆均未设立业务、技术服务区域,而档案业务的开展则主要集中在办公区域。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单轨制的不断发展,各种综合档案馆都在进行纸质文件的数字化加工,并按照有关的规范进行。同时,还要保证数字化加工设备的完整,以保证网络和资料的安全性。因此,档案馆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档案馆。

6.3 档案文化传空间

档案馆的终极目标是让馆内的档案资源服务于使用者,所以,档案文化的主要理念是“以人为本”,对外服务是档案馆与外界联络的枢纽,所以,在空间布局上,应把人文、科技、艺术与审美结合起来,对外服务区通常被划分为阅览区与展览区。首先,阅览区可以作为档案室的使用,比如有的档案室设有计算机复印室、电子阅览室、微型阅览室等,以满足使用者对各种档案资料的需要。其次,为了充分利用展览区的档案文化的传播作用,档案馆还可以利用博物馆的陈列来提高市民的档案意识。展览区无需单独开辟,可利用大厅、走廊、阅览室等人流较多的场所作为临时陈列。通过开展档案橡皮章雕刻展等形式,将档案文化融入到实践活动中,面向社会公开[6]。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的档案文化活动,比如,利用新的档案创意产品,使大家转变过去对档案的呆板印象,使档案文化走进公众的视线。

结语:

总之,档案馆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在进行档案馆的设计时,必须按照国家、区域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地方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

猜你喜欢

分区档案馆建筑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手诊分区法之原理探析与诊断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