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学视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手段研究

2022-02-01张树亮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河北承德067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36期
关键词:顾家人居太阳能

文/张树亮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承德 067000

引言:

2021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从立法层面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律支持。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国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式主要集中在优化村庄规划,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资金投入,实现政府、企业、农民多元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本研究从建筑学视角综合以上六个方面,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手段。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手段

1.1 农村场地规划与产业规划

农村规划要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应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要素和生态要素,维持其完整性,并加以利用,创造和谐统一、富有特色的居住环境。

村庄一级的规划要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针对各村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重点整治,加大对绿地公园、休闲广场等村内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住宅房屋建设、沿街商铺的规划管控,满足村民生活生产需要。同时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引导村民养成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思想支持。

规划要按照长期、分阶段制定,按照城区域内和域外两类进行未来十年规划,城区域内农村参照城市的市政管网设置进行规划,区域周边的农村1-2 年提升自身的人居环境建设,包括道路提质改造、街道亮化美化等;3-5年给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逐步实现管网入村和在主干道铺设,对于已经建成的农村小区要确保入户,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服务;6-10 年随着城郊农村与县城的日渐融合,逐步实现一体化管理,公共设施一体化建设,功能分区整体规划。

1.2 低碳农村房屋设计及既有房屋节能改造

农村新建房屋要以建成低碳乡村住宅为目标(见图1),采用集成清洁能源(微电网)、装配式技术(见图2)、被动房技术、雨水收集技术、采暖体系、相变蓄能围护结构等技术手段。以上技术手段已经在部分农村进入运行推广阶段,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效的提升了农村的人居环境。

图1 农村低碳房屋技术手段

图2 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的装配式住宅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是低碳房屋设计中清洁能源来源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及生物质燃料等。其中太阳能利用的最为普遍,限制较少,主要应用形式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采暖技术等。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我国农村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投入成本较高,农民独资购买负担重,目前多以光伏企业+银行+电网+农民合作方式进行推广,在技术和合作模式上正逐步完善;太阳能采暖技术目前在农村以水箱换热式光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热+生物质锅炉采暖技术、太阳能+燃气壁挂炉供暖技术为主,日常主要依靠太阳能集热单元维持蓄热水箱的热水供应,当太阳能集热单元不能满足热负荷需求时,空气源热泵、生物质锅炉、燃气壁挂炉等辅助单元才会投入制热。太阳能采暖+辅助热源使用需要根据农村当地情况,结合各辅助热源的特点加以选择,具体各辅助热源使用特点见表1。

表1 太阳能采暖+辅助热源使用特点

在既有农村房屋节能改造方面,主要集中在提升维护结构保温性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方面。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冷风渗透是建筑节能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可以采用为墙体加装保温板、更换传热系数更低的门窗、提升房屋整体气密性、加装阳光房等手段。目前常用的加装保温板改造方式为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两种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以施工方便,连续性好、有效避免出现结构性热桥,不占用室内空间等优点而广泛使用。保温材料可选择石墨聚苯板、岩棉带、膨胀聚苯板、真空绝热板、聚氨酯板等绝热材料做保温隔热;更换气密性更好的门窗,减少因空气渗透带来的冬季采暖能耗和夏季制冷能耗;窗户玻璃宜选用Low-E 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严寒和寒冷地区宜采用三层玻璃或真空玻璃,窗框材料选择传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常见的窗框材料中,以木材的传热系数较低K 值在1.5-2.0 之间,且造价较低)。在具体建材的选择上,要在农民自身经济预算内,尽量选择节能效果较好的建材。

1.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引入

充足的资金是人居环境治理的经济基础,包括上级拨付资金、村集体资金、农民自有资金以及引入的社会及企业资金等。上级拨付资金和村集体资金关系到农村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农民自有资金主要影响自有房屋的新建和改造效果,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进度和治理水平。

从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成效来看,仅靠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难以充足满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需要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引入社会资本的激励政策和融资平台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搭建政府、企业、乡村合作平台,帮助乡村农业、乡村产业实现市场化、项目化的运营,提高产业的变现能力,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帮助私营部门自身得以发展,实现互惠互利的过程;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治理过程,提升农民收入和参与感,让农民体验到村集体建设主人翁的感觉,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也会相应提高。

2、顾家台村人居环境整治案例分析

2.1 顾家台村人居环境整治前状况

顾家台村地处太行山腹地,紧邻五台山风景区和天生桥风景区。顾家台村是龙泉关镇12 个行政村之一,村域面积3.56km2,户籍人口137 户(345 人),其中贫困人口75 户(245 人),属小型村。村域范围由顾家台和招提寺两个自然村组成,顾家台村规模较大,集中建设在辽龙路北侧的台地上,共119 户(300 人);招提寺村规模较小,仅18 户(45 人),且建设较分散,位于定龙公路南侧,分布于河道东西两侧,河道两侧各9 户。

2.2 顾家台村人居环境整治措施

顾家台规划建立在对农民的深入调研访问基础上,顾家台村在太行山腹地,整治前对外交通基础条件较差,针对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村庄短期规划重点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路线游、村庄周边景点旅游,通过民宅整治、道路整治、基础设施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整治,吸引旅游回头客,促进村域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从而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在民宅整治方面,以开发旅游民宿为契机,对全村140 处民宅进行分类整治。建筑质量较好的民宅,进行二次装修;建筑质量较差具有修缮价值的住宅,进行原址修缮装修;对不具备修缮价值的住宅,按照低碳住宅目标进行原地或异地重建。

在道路改造上,由于村庄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较少,且村庄地处山区、人口规模较小,村庄主要道路以满足农用车和小型机动车通行为标准。按照“不推山、不砍树、利用原有路基”的原则,在现有路面基础上改善路面状况,路面宽度设计为2.5-3m,路面材料采用当地石材、石子、河卵石等地方材料铺装。宅间小路保留现有石板路面,将石材表面清理平整,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标准。全村规划安装太阳能路灯照明设施50 套,采用两侧交叉布置和单侧布置方式,路灯高度3-4m,照射半径20-25m。道路和景观绿化以当地树种为主,适当种植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路、滨河路。

顾家台村通过营造村口空间、建立标识系统、周边绿化、节点美化、清理残垣断壁,营造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使得村内人居环境整治得到立竿见影效果。符合村庄定位的统一标识,在村口、村民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进行集中展示,突显村庄特色。统一组织做好村庄内道路、水系及村庄周边的绿化,与周围环境中协调一致,融村庄与山水景色之中,同时将农作物运用到绿化中,营造农业景观。为突出村庄景观节点,在村庄入口设置有乡土气息的村庄标识。将影响村内人居环境损坏严重的建筑进行拆除,修复可再利用的破损墙面,改造成文化墙等设施。通过以上整治措施,村庄面貌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改善,收到村民的认可,为后续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打好基础。顾家台村整治后现状见图3。

图3 顾家台村整治后现状

结语:

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应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循环整治。既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更要做好长期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库和管理规范,引入数字管理平台,打造未来乡居技术体系(见图4)。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成熟、农民收入提高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可采用的技术手段也会不断增多,采用大数据分析各个农村采用技术手段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最终为其他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参考借鉴。

图4 未来乡居技术体系

猜你喜欢

顾家人居太阳能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太阳能维修等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怡园里,跟随“顾家”回到过去
顾家家居首推行业服务品牌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
幸福曾经靠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