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笔与运笔技巧图解

2022-01-29

学苑创造·C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行笔笔锋肘部

我们之前学习了“书法结构之字的外形规律”,不少同学直呼不过瘾。这不,新的一年,书法小课堂就来啦!我们将会在这一栏目里继续分享一系列书法技巧,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哟!

要想写好毛笔字,执笔是基础。执笔要点可以归纳成12个字:手指实、手心虚、手背圆、手掌竖。

手指实:手指皆需切实地压在笔管上,稳固地持笔。

手心虚:手掌心不需绷得太紧,适度并足以灵活运笔即可。

手背圆:尽量让手背保持圆弧状且有向上竖的趋势。

手掌竖:将手掌竖起直立,能让手把笔拿直。

“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同学们还需要在日常多多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执笔姿势。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运笔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张廷相曾说:“运笔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

1.指运法

指运法又称枕腕式,通常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或者放一厚重物于右手腕下。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分可以活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写小字。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写草书的小字,因为不灵活,写出来的字会缺乏流动之气,无法表现草书的气概。总之,指运法书写时稳当且牢固,可以作为练习运笔的第一步骤。

2.腕运法

腕运法又称提腕式,就是将肘部固定,将腕部提起。此法活动范围较指运法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不适合书写过大的字,因为肘部仍固定,活动范围仍受限。

3.肘运法

肘运法又称悬腕式,即腕部、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书写大楷、行草等书体。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难度也较大,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做到尽善尽美,非得熟练这一方法不可。

掌握了运笔的方式,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落笔时如何书写各种笔画,从而表现各自风格。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等,都要注意。不过内容虽多,但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我们从5个方面进行总结。

1.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说:“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楷书多用藏锋起笔,使起笔力度感更强,而行书多用露锋起笔,显得轻灵、简便。

2.提笔、按笔与顿笔

提笔是指在行笔过程中,边行边把笔稍微提高,但笔锋不能离开纸面,写出稍细些的笔画;按笔是指向下用力的用笔动作;顿笔是比按笔用力更重的用笔动作。提、按、顿在书写笔画的过程中是连续的动作,如写“一”字,起笔处用按笔,接着就要用提笔,至收笔处则用顿笔。再如写笔画捺时,起笔处线条较细,用提笔;边行笔边下按,线条渐粗;近捺脚处是线条最粗的地方,用顿笔;紧接着又是渐渐把笔提起,写出捺脚。

3.转笔、折笔与挫笔

“转”是圆润笔画的写法:裹锋而入,行笔匀速,圆转运行,给人以含蓄圆劲之感。

“折”则是画方的方法:逆锋起笔,侧锋切下,给人以方整峻峭之感。

转笔、折笔是用在起笔和笔画拐弯地方的两种笔法。

挫笔指行笔时突然停止,然后改变方向的动作。写折角时,顿笔之后,提笔转换方向,这就是挫笔。

4.方笔与圆笔

所谓“方”“圆”,多指笔画的形状,主要是笔画起笔与收笔处的形状。有棱角的称作方笔,无棱角的称作圆笔。在一个笔画中同时可以出现方圆,相互交替,如折画可以写成内方外圆。

5.藏锋与露锋

谈到笔锋,又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等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笔锋中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唐代书法家徐浩云:“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又不可偏重一方。两者须得相互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

猜你喜欢

行笔笔锋肘部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读好点画 迈好临摹第一步
打喷嚏时应不应该用手捂住口鼻
一例肘部皮瓣坏死运用湿性敷料的护理体会
专家提醒小心“自拍肘”
雕刻时光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