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湾晋江段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价

2022-01-27庄勋桐庄树渊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性观赏性乔木

庄勋桐,庄树渊

(1.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 谢菲尔德 S37DD;2.福建省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福建 晋江 362000)

根据福建省泉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泉州城市建设逐步整合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城市滨海资源,最终构成一个整体形态的环湾滨海型城市。环湾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都同样面临土壤的盐渍化问题。如今盐渍化土地的绿化建设问题已成为全球大部分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困难。盐渍化引起了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的恶化,导致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匮乏,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1]。迄今为止,众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在盐碱地改良治理研究与生态绿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

由于泉州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立地条件,随着环湾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由于受环湾滨海土壤盐碱、风力大等小气候环境条件限制,极大地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长,因此,滨海盐碱地区植物景观的营造对耐盐碱植物种类的选择与搭配具有更高的要求,在园林景观种植设计中首先应当考虑树种选择的科学性,然后再解决好植物的搭配问题。以耐盐碱植物为主的盐碱地绿化和景观营建已成为盐碱地区生态建设的主流方向。

目前对于盐碱地园林植物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主要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特别是不同地域的植物品种选择也不尽相同。在泉州湾乃至闽南三角洲有关耐盐碱植物的适生性研究尚为空白,因此笔者试着对泉州湾晋江段的沿海大通道绿化工程和滨海公园2个项目中的乔木深入调查分析,仔细评估这些乔木种植后在泉州湾滨海地区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等,根据其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等状况及其权重关系,最终综合评估出不同乔木对盐碱地的适生优劣。以期为今后泉州滨海地区园林绿化建设乔木选择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泉州湾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东部,北纬24°37′—24°53′、东经118°37′—119°00′,为晋江、洛阳江汇合入海的半封闭海湾。北起惠安县的崇武半岛,南至石狮市的祥芝角,东濒台湾海峡,海岸线长约140 km。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暖和湿润多雨,夏季炎热,多台风,常发于5—10 月,秋冬季干旱少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沿海风大并每年伴有台风的影响。年平均气温21 ℃,年降水量1000 mm左右,雨季集中在5—6 月,10 月以后雨量偏少,气候干燥,全年基本无霜。本文的研究范围是泉州湾晋江段的沿海大通道道路绿化和滨海公园2个项目,项目北起晋江大桥,南至泉州湾大桥,全长16 km,平均宽度约为200 m,绿地总面积为2000 hm2。

1.2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1.2.1 调查方法与时间安排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2种形式:一是专家研讨会。2020年3月1日召开研讨会,邀请了3名园林、土壤专家参与研讨,研讨会确定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研究内容和调查指标对象。二是对相关的各项评估指标采用现场观察记录形式。时间安排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期1 a,除适应性和观赏性指标外每季度观察记录1次,全年共4次。

1.2.2 调查步骤

1)建立模型。通过专家研讨会确定影响乔木生长的要素指标,建立泉州湾植物抗盐碱适应性评估AHP分析法的层级模型[2](表1)。

2)设定观察记录内容。根据专家的建议意见,该项研究调查工作借助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进行分析,设定观察记录内容包括: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等3项与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密切相关的准则层进行评估考量。同时将上述3项准则层分别细化到各自内部的影响因子,即为指标层:成活率、树高增量、冠幅增量、生长势、抗盐碱、抗风能力、观形、观花、观果、观叶等10项。

表1 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AHP模型体系

3)获取信息途径。对研究区域的所有乔木进行全面数量统计,每个品种取20株作为观察记录样本,样本除种植点位不同外,其规格、形态、生长势基本相似,并做好样本标识以便定期观察记录。不同指标层观察记录次数不同,成活率、树高增量、冠幅增量等3项指标观察记录主要为第1次与第4次的对比;生长势、抗盐碱、抗风能力等3项指标全年做4次观察记录;观形、观花、观果、观叶等4项主要对其最佳观赏期观察记录。为能获取较为真实可靠的观察记录结果,我们在项目区域范围内在不同风向、不同朝向、不同位置安排样本,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信息内容。

4)评分标准的确定。本次研究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总分均为100分。指标层分值除了成活率外,其余指标分别按很好、好、中、差、很差5个等级进行划分,5个等级的分值分别为100、80、60、40、20,同一区间的不同植株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出各自分值。各项指标的确定方法为:①成活率:根据第1次与第4次的2次对比,树形完整且生长良好的确定为成活,成活株树与样本总数的比值为成活率,成活率的分子即为得分值。其中:得分值在95以上、90以上、85以上、80以上、80以下分别对应很好、好、中、差、很差5个等级。②树高增量、冠幅增量:根据前后2次对每个品种样本实测的高度、冠幅差值的平均值,增量平均值0~30、30~40、40~50、50~60、60 cm以上的分别对应从小到大5个等级的分值。③生长势:全年4次观察记录所有植株样本在树冠、叶片、树干、形态等生长表现情况。按5个级别分别记录不同品种各样本所有植株分值,最终取4次得分的平均值为该品种生长势分值。④抗盐碱:全年4次观察记录所有植株样本在树叶形态、大小、色彩等表现情况。得分计算方式同生长势计算方式一致。⑤抗风力:全年4次,特别在大风或台风季节观察记录所有植株样本倒伏、倾斜、折枝等情况。得分计算方式同生长势计算方式一致。⑥观形、观花、观果、观叶:对于影响观赏性的4个指标分值,就根据各品种植物的观赏价值按5个等级给出分值。

5)信息整理及分析。根据模型所定的权重值用AHP分析法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树种准则层B的得分情况;再根据准则层权重值计算每一树种的综合评价得分,对树种的适生性进行评价。

1.2.3 观察记录情况

1)样本来源,沿海大通道共观察记录树种33种,海滨公园观察记录树种27种。

2)胸径段分布,主要在15~25 cm之间,其中以15~18 cm为主。

3)高度段分布,主要在350~700 cm之间,其中以550~600 cm为主。

4)常绿树与落叶树分布,常绿树为33种,落叶树为13种。

1.3 泉州湾植物抗盐碱适应性评估

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需要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评价过程,如何确定评价各因素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至关重要[3]。因此本文采用AHP分析法建立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体系模型,并运用李克特量表的计算,对泉州湾晋江段的沿海大通道绿化工程和滨海公园2个项目的乔木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1.3.1 AHP分析法 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运用AHP分析法针对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实施评估,明确决策目标层与3项准则层、10项指标层之间关系,且3项准则层和10项指标层内部指标间均具有较高正相性,指标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独立。这样就分别对各层级指标进行比较计算,从而得出它们间的权重(表2)。

表2 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综合权重值

1.3.2 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非常适合深入挖掘一个特定主题,详细地找出人们对这一主题的看法。通过计算量表中各题的总分,可以掌握对该调查项目的具体情况[4]。本次调查同样根据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观察记录表中的10项指标层等指标,将这10项指标的分值标准设定由低到高5个等级:很差、差、中、好、很好(表3)。

表3 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乔木适生性评估指标层区间分值等级对应表

1.4 乔木适生性指标因素相关计算

2 调查结果与评价

2.1 指标层评价结果

根据1年4次的观察记录结果,对照相关评分标准,分别计算出各种苗木指标层的分值Xi,评价结果见表4。其分值可作为准则层的计算依据。

表4 苗木指标层中的各项指标Xi分值

表4(续)

2.2 准则层评价结果

根据指标层的计算结果结合各自的权重,分别计算出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的分值。评价结果见表5。

表5 苗木准则层中的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Yi分值

表5(续)

2.2.1 适应性

1)适应性很好(Ⅰ):小叶榕、洋蒲桃、海南蒲桃、水翁、黄槿、水黄皮、银叶金合欢、白千层、柳叶红千层、南洋楹、大叶榕、黄金香柳、海杧果、菩提榕、木麻黄等15种。

2)适应性好(Ⅱ):高山榕、花叶高山榕、中东海枣、蒲葵、橡皮榕、秋枫、象牙红、香樟、红花玉蕊、澳洲火焰木、火焰木、红花玉蕊、宫粉紫荆、墨西哥落羽杉、麻楝、华盛顿棕、木棉、台湾栾树、落羽杉、美丽异木棉、红花鸡蛋花、非洲楝、盆架子、乌桕、黄花凤铃木。

3)适应性中(Ⅲ):火焰木、凤凰木、肯氏南洋杉、铁冬青、蓝花楹。

2.2.2 抗逆性

1)抗逆性很好(Ⅰ):小叶榕、大叶榕、海杧果等3种。

2)抗逆性好(Ⅱ):高山榕、橡皮榕、银叶金合欢、水黄皮、澳洲火焰木、木麻黄、朴树、乌桕、红花鸡蛋花、菩提榕、蒲葵、华盛顿棕、中东海枣、红花玉蕊、黄金香柳、水翁、洋蒲桃、金蒲桃、海南蒲桃、秋枫、花叶高山榕、柳叶红千层、白千层、麻楝、香樟。

3)抗逆性中(Ⅲ):肯氏南洋杉、黄槿、火焰木、台湾栾树、宫粉紫荆、象牙红、落羽杉、盆架子、南洋楹、非洲楝、铁冬青、南洋杉、墨西哥落羽杉、美丽异木棉。

4)抗逆性差(Ⅳ):蓝花楹、凤凰木、黄花凤铃木。

2.2.3 观赏性

1)观赏性好:红花玉蕊、金蒲桃、火焰木、柳叶红千层、铁冬青、木棉、乌桕、台湾栾树、黄花凤铃木、落羽杉、红花鸡蛋花、象牙红等12种。

2)观赏性一般:花叶高山榕、香樟、肯氏南洋杉、宫粉紫荆、南洋楹。

2.3 适生性综合评价

根据准则层的计算结果结合各自的权重,分别得出泉州湾滨海地区常用不同乔木适生性评估结果。评价等级结果由高到低排序见表6。

表6 苗木适生性综合得分排序

表6(续)

1)适生性很好(Ⅰ级)乔木品种:小叶榕、海南蒲桃、洋蒲桃、金蒲桃、银叶金合欢、柳叶红千层、橡皮榕、大叶榕、菩提榕等9种。这些树种表现良好,综合效能高,观赏性强,可作为泉州湾滨海地区的基调树种广泛使用。

2)适生性好(Ⅱ级)乔木品种:高山榕、花叶高山榕、香樟、水翁、澳洲火焰木、黄槿、水黄皮、白千层、黄金香柳、海杧果、朴树、乌桕、台湾栾树、落羽杉、红花鸡蛋花、麻楝、象牙红、木麻黄等18种。这些树种基本表现较好,综合效能较高,观赏性强,可作为泉州湾滨海地区绿化的一般树种加以推广,种植时应加强在土壤、抗风等措施的落实。

3)适生性中(Ⅲ级)乔木品种:秋枫、红花玉蕊、火焰木、肯氏南洋杉、南洋杉、宫粉紫荆、墨西哥落羽杉、铁冬青、南洋楹、蒲葵、华盛顿棕、中东海枣、木棉、黄花凤铃木、美丽异木棉、盆架子、非洲楝等17种。这些树种表现一般,综合效能一般,观赏性较强,可作为泉州湾滨海地区绿化的辅助和补充,种植时同样应加强改善土壤、抗风等立地条件及后期养护管理。

4)适生性中(Ⅳ级)乔木品种:蓝花楹、凤凰木等2种。这2个树种表现不好,综合效能差,观赏性不好,不宜作为泉州湾滨海地区绿化的树种选择。

3 结论

乔木树种的选择,对于盐碱地的生态修复至关重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李克特量表对泉州湾晋江段已建成的2个绿化项目的乔木适生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小叶榕、海南蒲桃、洋蒲桃、金蒲桃、银叶金合欢、柳叶红千层、橡皮榕、大叶榕、菩提榕共9个树种为适生性很好(Ⅰ级)的乔木品种,这些树种表现好,综合效能高,观赏性强,可作为泉州湾滨海地区的基调树种广泛使用;而蓝花楹、凤凰木这2个树种表现不好,综合效能差,观赏性不好,不宜作为泉州湾滨海地区绿化的树种。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泉州乃至闽南地区的滨海盐碱地乔木选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生性观赏性乔木
为什么不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内向
2019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创同档期新高,《流浪地球》观赏性居历史调查影片第一位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找出犯罪嫌疑人
“天价片酬”与“明星烂片”缘何相伴而生
超级隐身术
兔兔主编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