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素拼凑、双元创业学习与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
——基于特定间接效果模型的评估

2022-01-26龙海军田丽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业者要素经验

龙海军,田丽芳

(1.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返乡创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有力促进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因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资源禀赋供需失衡等,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不高[1]。为此,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返乡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迸发市场活力,以期通过返乡创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到2025 年吸引1 500 万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动6 000 万人就业。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良好的外部创业环境能为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但根本上还依赖于返乡创业者内生发展能力的提升,即通过提升返乡创业者内生发展能力,使其能将外部政策体系支持有效应用于自身创业实践中。众多返乡创业者返乡前已储备一定的创业经验,但由于其经验积累地与创业实践地空间分离,两地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存在差异,使其先前累积的创业经验并不能直接有效指导乡村创业实践[2]。这意味着,返乡创业者需将先前创业经验基于情境化的锤炼、反思、转换、优化,调整返乡创业者先前创业思维模式,将创业活动有效嵌入乡村创业情境中,才能推动返乡创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乡村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如经济发达地区、本土城区)创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资源较为丰富,若能因地制宜开展要素拼凑,可使创业者突破资源约束或思维认知限制,更可激发其开发创业机会的主观能动性[3]。可见,返乡创业者基于乡村创业情境,积极开展要素拼凑是其先前创业经验优化的重要途径。同时,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创业经验优化的效用受创业学习方式(利用式学习或探索式学习)的影响[4]。可见,返乡创业者在优化先前创业经验过程中,要素拼凑与双元创业学习结合的“干中学”模式为其提供实践的可能性。

现有研究聚焦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对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认为创业经验通过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创业路径选择、扶持政策获取等,进而影响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郭红东等[5]通过构建“先前经验-创业警觉-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先前工作经验不仅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提高创业警觉性间接对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产生作用。石丹浙和王轶[6]基于鄂、渝、湘、黔四省(市)1 131 名农民工返乡创业者调查数据发现:具有更多务工经历的返乡创业者,不仅能及时洞察和识别创业机会,还善于结合自身禀赋和外部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进而推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李颖等[7]提出,创业者先前经验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具有更多创业经验的返乡创业者,更易结合乡村创业情境开展返乡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同时,曾亿武等[8]研究发现,先前创业经历能促进返乡创业者对电商创业模式的认知与采纳,助推返乡创业者突破乡村市场渠道制约。在创业政策扶持上,孙武军等[9]发现,外出创业经历能扩大返乡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创业者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从而间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

综上可知,前人研究逐步厘清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对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但对于返乡创业者如何优化其创业经验,使其与乡村地区创业政策体系有效衔接却鲜少探究。基于此,本文以优化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提升内生发展能力为前提,构建“要素拼凑-双元创业学习-创业经验优化”特定间接效果模型,并以253位返乡创业者为研究样本,探索返乡创业者先前创业经验优化的机理。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与创业经验优化

农民返乡创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作用的结果[10-11]。乡村地区由于缺少高质量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又存在与城市存在地理距离、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弱、市场渠道有限等原因,因此返乡创业者需要基于乡村创业资源情境实施要素拼凑。拼凑是创业者为解决资源约束,对手头零散、无价值的非标准性资源采取即兴战略,以解决新问题或利用新机会的行为,其核心理念包括“对手头资源的将就”“即刻行动”“有目的的重组”[12-13]。一方面,乡村地区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高质量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市场渠道资源,当返乡创业者未能及时有效从外部环境获取创业资源时,可在“对手头资源的将就”“即刻行动”理念引导下,充分建构、挖掘、推敲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即对先前创业经验的情境化加工、锤炼或优化。另一方面,返乡创业者对现有要素资源拼凑过程中,“有目的的重组”有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将同质要素资源创造出异质性价值,而同质要素资源异质性价值的创造正是返乡创业者先前创业经验优化的体现。综上,返乡创业者基于乡村创业情境开展要素拼凑,挖掘乡村现有资源禀赋及创业者手头创业资源的潜在价值,提升现有手头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实现对先前创业经验的优化。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1: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创业经验优化有正向影响。

(二)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与双元创业学习

创业成功离不开创业者持续不断的创业学习。双元创业学习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获取并积累内、外部经验,积极反思并创造独特新知识的过程[14-15],分为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侧重创业者利用以往经验知识走廊开发整合手头现有资源,以低成本、低风险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探索式学习则侧重创业者获取新知识经验,以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利用外部潜在资源,即通过获取新技术或新知识促进新产品或新服务开发[16-17]。在乡村标准化创业资源不足情境下,要素拼凑与创业学习结合的“干中学”模式为返乡创业者先前创业经验优化提供实践的可能性,具体而言:

其一,要素拼凑促进返乡创业者利用式学习。要素拼凑是一个对手头资源不断重组、试错的过程。创业资源禀赋不足情况下,返乡创业者每次将就或有目的地对手头资源实施拼凑或组合策略,都是其利用式创业学习的直观体现。返乡创业者通过对手头资源的要素拼凑,加深其对自身现有创业投入或生产性要素资源的理解与认识;并因要素拼凑的可观察性和可记忆性特点[17],依托前期要素拼凑对手头资源的重新认识,返乡创业者不断开展试错、改良、提炼和补充等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创业知识的累积与迭代。

其二,要素拼凑促进返乡创业者探索式学习。一方面,返乡创业者在反复试错或尝试不同要素拼凑组合过程中,为快速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多方渠道中探索学习原材料、劳动、技能等要素资源的组合方式[17],积极开发创业机会,创造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要素拼凑要求返乡创业者积极行动、即兴而作以应对创业新问题或新挑战,有利于形成返乡创业企业内部对失败、模糊性、不确定更高容忍度的组织文化[14],进而增强返乡创业者与企业内外成员沟通交流的意愿,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2: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双元创业学习有正向影响;

H2a: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利用式学习有正向影响;

H2b: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探索式学习有正向影响。

(三)双元创业学习与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

创业经验是返乡创业者熟悉创业流程、评估创业风险、指导创业实践、实现创业目标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载体[18],而将此经验知识通过适宜的途径优化,是提升返乡创业者内生发展能力,进而与外部创业环境有效衔接的前提条件。返乡创业者在返乡前累积的技术、经验,会影响其之后的创业路径选择和实践行为[19],但由于其经验积累地与创业实践地的空间分离,使得返乡创业者有必要通过创业学习,调整其原有创业思维认知,以适应返乡创业情境。

其一,返乡创业者通过利用式学习实现先前创业经验与乡村创业情境的匹配,促进创业经验的优化。采用利用式学习,返乡创业者在返乡创业实践中可直接复制利用先前创业经验,提高其创业经验的使用效率[20],实现先前经验与乡村创业情境的初步匹配。进一步,通过利用式学习,返乡创业者不断尝试、试错其先前创业经验知识与乡村创业情境之间的匹配,帮助返乡创业者探明先前创业经验中哪些适宜乡村创业情境,哪些需要优化调整,从而发挥创业经验的最大效用[21]。综上,返乡创业者通过利用式学习,在提高先前创业经验知识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因“因地制宜”利用和优化先前创业经验。

其二,返乡创业者通过探索式学习引入新知识推出新产品或服务,促进创业经验的优化。当前,我国返乡创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产品或服务同质化严重[2]。返乡创业者通过探索式学习可在原有创业经验知识体系基础上增加新元素,构建基于乡村创业情境的企业差异化运营模式,规避返乡创业中普遍存在的相似性陷阱[22]。实践表明,乡村地区创业企业模范代表的返乡创业者,大多能不断学习新技能或新知识,进而用新奇、与众不同的方法满足现有或潜在顾客需求。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3:双元创业学习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有正向影响;

H3a:利用式学习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有正向影响;

H3b:探索式学习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有正向影响。

(四)双元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

返乡创业者对乡村要素资源低阶拼凑向高阶拼凑的递进,是其重组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提升的直观体现[23],有利于其创业经验的持续优化。借助利用式学习,返乡创业者快速洞察乡村内部要素资源可创造的经济价值,使其创业经验在“干中学”作用下转化为企业成长的现实指导;通过探索式学习,返乡创业者则更敢于对乡村外部要素资源开展拼凑活动,持续学习新技能以累积创业经验知识,开发创业机会。

总体而言,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虽是侧重点不同的两种创业学习方式,但与要素拼凑相结合的“干中学”作用均有利于返乡创业者优化其先前创业经验。需注意的是,若返乡创业者只采用某一种创业学习方式,不利于持续保障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单一利用式学习会使返乡创业者忽略市场的快速更迭,无法向顾客提供新颖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致使企业规模扩大受限,创业经验优化途径刚性;而单一探索式学习也因乡村创业资源困境,使返乡创业企业推向市场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产生创业经验优化的隐性成本。因此,返乡创业者应结合乡村创业情境、先前经验、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创业学习方式。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4:双元创业学习在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与创业经验优化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4a:利用式学习在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与创业经验优化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4b:探索式学习在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与创业经验优化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4c: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中,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对其创业经验的优化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构建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双元创业学习与创业经验优化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情况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区域扶贫攻坚战略先行先试区,也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区域,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返乡创业活跃度较高,为本文提供较为充足的研究样本。课题组于2020年7月初对湖南省武陵山区域部分返乡创业者进行线下访谈,并根据反馈结果对调查问卷进一步修缮;为保证问卷质量,调研组成员进行多次交流,以明确调研的具体内容与问卷的真实含义。之后,课题组在武陵山片区三省一市各选择有代表性的3~5个乡村,由村干部提供本村返乡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名单,采用隔二抽一的等距抽样方式确定调查样本,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对抽样的返乡创业者发放纸质问卷;线上则主要针对线下抽样的返乡创业者的朋友圈,以“滚雪球”方式发放电子问卷)展开问卷调查。最后,将回收到的问卷信息做细致甄别与评估,得到有效问卷253份。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表明:一是返乡创业企业年限以“1~3 年”比例最高(56.9%),其次为“4~5 年”(30.0%),这与2015 年以来国家发布《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等政策中不断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明确的政策支持相呼应,说明伴随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我国返乡创业正日益兴起。二是行业分布以“批发和零售业”“互联网行业”和“制造业”居前,传统“农林牧渔业”比例仅为4.3%,这说明日益兴起的返乡创业正逐步摆脱传统农业领域,而或转向对传统农林牧渔业初始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实现一二产业融合,又或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文化创意等,实现一三产业融合,还或尝试构建乡村地区农副产品原产地与城市消费地之间的销售链接。三是返乡创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员工人数在50人及以下者比例高达78.3%,侧面印证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不高。

(二)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 本文解释变量为要素拼凑。借鉴Rönkkö 等[24]的研究,采用“我持续挖掘乡村现有资源禀赋的潜在价值”“企业现在技术和资源是我结合乡村环境不断开发的结果”“企业新员工能够快速应用新技术”等题项。

2.中介变量 本文中介变量为双元创业学习。借鉴Politis[16]和Kwaku[25]的研究,利用式学习采用“我喜欢逐步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我喜欢逐步提高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质量”“我喜欢逐步改善企业运营模式”“我喜欢逐步扩大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等题项;探索式学习采用“我喜欢用新奇的方法满足顾客需求”“我喜欢用新颖大胆的方法管理企业”“我喜欢开发有别于乡村传统经济运行的产品与服务”等题项。

3.被解释变量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创业经验优化。借鉴Stuart[26]和薛红志等[27]的研究,采用“我熟悉如何在乡村创建并管理企业”“我熟悉如何获取企业运营所需各类资源”“我熟悉如何利用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等题项。

以上所有潜变量均采用Likert 5 级量表赋值,选项“完全不符合”赋值为1,选项“基本不符合”赋值为2,选项“说不清”赋值为3,选项“基本符合”赋值为4,选项“完全符合”赋值为5。

四、结果与分析

(一)同源性偏差检验

虽然在正式调研过程中采用题项随机配置、意义隐匿、简明扼要编写等事前预防措施,但由于其测量方式、测量环境、样本来源等较为单一,仍可能会使有效样本数据存在同源性偏差问题,进而影响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因此,使用Harman单因素检测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即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检验数据同源性偏差。结果显示,未旋转时第一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36.50%(小于40%的判断标准),说明可能出现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事前已得到控制。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1)显示,各潜变量的题项标准化系数平方均大于0.5、组合信度均大于0.7,平均变异数萃取值均大于0.5,表明量表信度和各潜变量收敛效度良好。同时,按照Fornell-Larcker标准,求得要素拼凑、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及创业经验优化等潜变量的平均变异数萃取值平方根分别为0.808、0.789、0.834 及0.750,均大于各潜变量与其他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各潜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

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通过对模型拟合优度指标比较分析(表2)发现,要素拼凑、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创业经验优化四因子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最优(卡方自由度比=2.238,拟合优度指数=0.928,增值拟合指数=0.958,Tucker-Lewis 指数=0.943,比较拟合指数=0.957,近似误差均方根=0.070,标准化均方根残差=0.040),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际样本数据拟合程度较高,问卷结构效度较好。

表2 模型区别性拟合指标

(三)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由表3 可知,要素拼凑的均值为3.726,表明返乡创业者开展大量物质、劳动、技能等要素资源在内的拼凑活动;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均值分别为3.766 和3.644,表明返乡创业者更多采用利用式学习;创业经验优化的均值为3.872,表明大多返乡创业者认同创业实践对先前创业经验优化的积极影响。从Pearson相关系数看,各潜变量之间具有中低度相关性(0.162~0.540),表明多重共线性问题不会对本文造成显著影响。

表3 潜变量平均值、标准差与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

(四)研究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法检验理论假设的主效应,其结果如表4 所示。模型(2)显示,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其创业经验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58,p<0.001),H1验证成立;模型(6)显示,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利用式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74,p<0.001),H2a验证成立;模型(8)显示,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对探索式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56,p<0.05),H2b验证成立;模型(3)显示,利用式学习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98,p<0.001),H3a验证成立;模型(4)显示,探索式学习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83,p<0.001),H3b验证成立。

表4 主效应模型检验结果

为检验双元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评估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要素拼凑与创业经验优化之间的中介影响力大小,根据MacKinnon 等[28]提出的特定间接效果模型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第一,检验总间接效果是否显著(显著,代表至少有一条中介效果路径存在);第二,检验特定间接效果是否显著;第三,检验特定间接效果占总间接效果的比例(比例越大,表明该路径中的中介因子越重要);第四,检验不同特定间接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显著,比例大的中介因子影响力强)。

如表5 所示,要素拼凑对创业经验优化的总间接效果显著(BC95%和P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40~0.373和0.144~0.381,均不包含0),可知带有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间接效果路径至少有一条存在;要素拼凑单独通过利用式学习或探索式学习影响创业经验优化的间接效果均显著(B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16~0.335 和0.012~0.107;P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10~0.327 和0.006~0.095,均不包含0),表明带有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两条间接效果路径均存在,即H4a与H4b得以验证;另外,带有利用式学习因子的中介效果路径系数所占比例(0.207/0.250)大于带有探索式学习因子的中介效果路径系数所占比例(0.043/0.250),且要素拼凑单独通过利用式学习或探索式学习影响创业经验优化的两条间接效果路径具有显著差异(β=0.163;BC95%和P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57~0.301 和0.055~0.293,均不包含0),可知利用式学习在要素拼凑对创业经验优化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大于探索式学习在要素拼凑对创业经验优化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且具有显著差异性,即H4c得以验证。

表5 特定间接效果模型评估结果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253位返乡创业者调查数据的分析,探索要素拼凑、双元创业学习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经验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返乡创业者以乡村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资源禀赋为基础,积极开展要素拼凑活动能够优化其先前创业经验;返乡创业者基于乡村创业情境,通过双元创业学习促进其先前创业经验的进一步优化;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返乡创业者要素拼凑与创业经验优化之间有中介作用,且利用式学习的中介影响力更强。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助推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返乡创业者应有效利用先前经验优势返乡创业,助推乡村传统经济运行模式转型。一方面,返乡创业者应依托先前创业经验,立足乡村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返乡创业行业选择、产品定位的盲目性,以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开展返乡创业;另一方面,返乡创业者应以乡村创业情境为依托,将返乡前学习到的新型理念、知识、技能等应用到资源拼凑中,向市场推出相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实现返乡创业企业的业态、模式与科技创新,推动我国乡村地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第二,返乡创业者应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要素资源拼凑活动。一方面,返乡创业者通过“对手头资源的将就”与“即刻行动”充分建构、推敲乡村内外部可利用资源的连接方式,提升现有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返乡创业者可通过与本土创业伙伴共组创业团队、与本土创业者走访交流、参加本土创业培训等方式培养自身获取本土资源的能力,或通过与先前创业经验的相机结合,培养自身“有目的的重组”能力,将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有效嵌入到乡村创业情境中,进而推动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三,返乡创业者应根据返乡创业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适时侧重不同创业学习。返乡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初期,可侧重利用式学习持续优化创业经验,并指导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成长期及之后,则应注重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相机结合,即在继续沿用实践验证过的且有效的先前经验知识基础上,积极探索吸收新知识,推出适应乡村创业情境的新产品与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夯实返乡创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创业者要素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互联网创业者
也谈做人的要素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