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早茶的烟火气

2022-01-25胡海波

华人时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早茶面点蒸笼

胡海波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自古以来,扬州闲适的“慢生活”令人神往,扬州人早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面店饼铺,或与家人,或邀朋友,去品尝今日第一口美食,叫作“皮包水”。每次我回扬州老家,晚上若有饭局,酒酣耳热之际,总有好客的亲友招呼大家:“明天我请吃早茶,谁都不许缺哦!”

吃早茶要趁早,天蒙蒙亮,一些有名气的茶社已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蒸笼的热气、茶叶的香气、扬州话噶吧响脆的口音,充盈于大厅的角角落落,让人好像置身于热闹非凡的街市,扬州城的一天是被早茶唤醒的。

要吃到早茶,必须多人配合,一人负责排队买茶点券,一人去找碗筷餐具,其余人等在厅内来回巡视,一瞅见有快用完餐的桌位,则立刻机敏地站到此桌前,咽着口水默默地等待食客打着饱嗝、剔牙离开。坐定后,旋即迎来幸福的焦虑,由于早茶生意太好,白案师傅来不及做,所以得耐着性子等餐。当你一遍遍地催问女服务员包子有没好时,她每每见怪不怪,和颜悦色道:“快了,快了。”实在被人催逼得没办法,她会祭出杀手锏:“总不能让我把还没蒸熟的包子拿给你吃吧?”于是,时常能出现急性子的食客越俎代庖,自己跑到后厨去捧蒸笼的场景。当你等得心若止水时,往往服務员就会捧着比她还高的蒸笼来到你桌前,麻利地卸下蒸笼,核对清单,再将剩余的蒸笼送到别桌去。

扬州早点丰富,常见的有包子、烧卖、油糕、蒸饺、油墩、糍饭团等三十余种,头道招牌菜是烫干丝,一片豆腐干可被分成十七层然后切丝,最考验厨师的刀功,一般由主人站起来,用公筷就着麻油、酱油、醋翻拌干丝,入口清爽绵软、鲜美隽永,能迅速打开你的味蕾。主打的面点是各式热气腾腾、雪白粉嫩的包子,皮薄、汁浓、味鲜,常见的有肉包、菜包,一定要乘热吃,肉包有皮冻辅料入馅,一口咬下去,汁水奔流。但我更喜欢菜包,绿绿的卤汁渗透于包子脐眼周围的皱褶里,既有蔬菜的清香,又有笋丁的鲜香,还混杂着一丝肉香,咸中带甜,好吃得让人眼泪都能掉下来。近年来,扬州包子声名远扬,为适应四方来客,在尺寸、颜色、口味上都作了一些调整。若需吃传统古法的包子,必定在扬州下辖的高邮,高邮包子更大,面粉加了碱,白中偏黄,吃起来更香,而且保持了更油腻的风格,它扎根本乡本土,也无意外出一争风流。扬州人吃早茶,习惯喝绿茶,如绿杨春、魁龙珠,冲泡后色泽翠绿、芳香清高,与面点相遇,犹如美女配野兽,珠联璧合,可解面点吃多后的油腻。

如果说扬州早茶是“大家闺秀”,那么广东早茶就是“小家碧玉”。扬州的包子、烧卖、虾饺起码有广东的两倍大,所以蒸笼、盘、碗、碟等器具的尺寸也大了很多。不同于广东人吃早茶的慢条斯理,一道道茶点源源不断上桌,再顺带谈谈生意上的事,一顿早茶能吃到十一点钟;而扬州人吃早茶大刀阔斧,各式菜点瞬间会堆满一大桌,早茶时光要相对短一些,大家聚在一起谈谈闲,拉拉家常,开开玩笑,扬州人称之为“嗒噱子”,骨子里仍是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茶余饭后谈资风格,自带一种“遗老遗少”的古风。由于扬州包子块头大,馅足汁多,吃个四五只肯定管饱,有时还要点上鱼汤面、饺面等主食,故而通常早茶结束时,仍剩下不少包子,食客们都会打包带回家,重新蒸一下,可当几天早餐。

客居江南数十载,这儿没有早茶文化,早餐很简单,一碗稀饭搭一碟酱菜或清炒一份鸡蛋,或者一杯牛奶配几片面包即可,这也许是经济发达地区“快生活”的写照吧。超市里也卖冷冻扬州包子,但貌不合神又离,面皮坚硬,馅料粗粝,汤汁寡淡稀薄,江南人恐怕要深深误解扬州早茶了,肯定认为远不如江南的煎包、汤包好吃。最搞笑的是,在我家菜场附近有家扬州包子铺,包子大又白,可一口咬下去不见馅心,再咬一口,隐约可见包子中间有一小坨肉,我差点没一口吐出来,真正上了“山寨货”的当。前段时间,我和妻子慕名前往一家新开早茶的宾馆,生意还行,但面点多为速冻或外买食品,基本属于商务自助套餐的类型,并不是我们心心念念吃早茶的地方。所以,多年漂泊在外的我,仍时常回老家转转,既为看望故人之需,也为安抚一下思乡心切的胃。

最近,老友和我觅得一处深藏扬州巷陌中的早茶店,招牌褪色,墙面斑驳,却挡不住汹涌的人流,不算大的店面坐满了附近的老客,有人悠闲地倒了一碟醋再添几根姜丝,边吃包子,边咪起小酒。小店的包子、烧卖、蒸饺,皮薄馅大分量足,口味不比富春、冶春的差,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接地气。就像人们去那些著名的茶社一样,喜欢在热闹的大厅挤着,不愿去冷清的包厢,因为早茶文化只有在活色生香的市井百态中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如初。

(责编  郭博文)

猜你喜欢

早茶面点蒸笼
蒸甜粿
飞来与我们喝早茶的金丝雀
面点大聚餐
全天候消费全国化发展 早茶品类的风口要来了吗
注重创新与完善 助推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
半自动升降蒸笼
叹早茶
陈建良
中式面点的造型艺术探讨
中式面点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