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妻离婚吵架法官默默抱起孩子,娃娃不是父母的工具人

2022-01-20马青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抚养权成年人夫妻

马青

2021年11月9日,河南濮阳中院的张志启法官主持调解一起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带着不满3岁的孩子参加调解,但情绪十分激动,言辞激烈。身旁的孩子眼神无措,十分无助。张法官见状,一把抱起孩子,搂在怀里轻声安抚,孩子在张法官的肩头缓缓入睡。

离婚调解本来是成年人的事,为什么要把小孩子带到法院?就算有不得已的苦衷,也该在这个过程中克制情绪,顾忌孩子的心理。法官看得到孩子的无措和恐惧,孩子的父母却视若无睹,法官的温柔反衬了父母的淡漠。对孩子来说,法官本是陌生人,但这个陌生人关心、安抚自己,可偏偏至亲父母却争吵不休。所以,孩子的肢体语言是最好的表达,当其搂紧了法官的脖子时,就是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伤心。

离婚大战中,孩子往往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有的人以抢夺孩子的抚养权来宣示胜利。比如,网络上有一个群体被称为“紫丝带妈妈”,她们是一群离婚后见不到孩子的妈妈,有的是获得了抚养权,却被对方抢走了孩子并藏匿起来;有的是失去了抚养权后也失去了探视孩子的权利。夺走孩子的一方,真的关爱孩子吗?并不,他们只是以孩子为工具作为报复对方而已,孩子在这样的争夺战中感受到的不是珍视,而是仇恨。

另一类父母却把离婚看成是甩包袱,离婚了就对孩子不理不睬、不问不闻。比如2021年6月,西安有一个3岁孩子被路人发现独自在街头哭泣,警察调查发现,孩子被法院判给爸爸抚养,可爸爸却把孩子扔在街上,发了短信给孩子妈妈后扬长而去。孩子妈妈也赌气不回复,于是孩子无处可去流落街头。有些人虽然生理上已经能够结婚生育,但心理上却仍然叼着“奶嘴”,逃避着属于自己的责任。

当然,现实中还有一类父母,以“为了孩子好”为由,维系着不幸的婚姻关系。曾经有一档网络综艺节目以“决意要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为题目展开辩论,最后正方胜出。坐在观众席手握打分器的父母们,无论场上的年轻人怎么诉说和苦劝,都不为所动,坚定地认为,无论夫妻关系破裂到什么程度,为了孩子都必须保持形式上的完整。

其实,这些父母都没有真正懂得孩子需要什么。屡有研究家庭关系和儿童发展的报告指出,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不是离婚本身,而是离婚的过程,是父母的冲突,是孩子要面临的环境变化,包括家庭内部的环境与社会外部的环境。离不离婚并不是决定孩子快乐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父母对待彼此和对待孩子的态度才是根本。

做不成夫妻,也仍然是孩子的父母。對成年人来说,婚姻可以是道选择题,但对孩子来说,父母亲情却无法选择。离婚处理的是夫妻关系,不是亲子关系。无论如何,父母都不该把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那种把婚姻不幸的原因归咎于孩子,或逼孩子表态,或在争吵时拿孩子当借口的父母,正在孩子的心间割出一道道无形伤口,并撒播不幸的种子。

所以,无论身处于怎样的婚姻关系中,成年人都要学会负责,或分或合只是不同的人生道路,走哪一条道都可以有自己的理由。只是别忘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身后是孩子追随的目光。

猜你喜欢

抚养权成年人夫妻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考量?司法案例为您解答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成年人的辛苦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17岁少年10年4次被变更抚养权
涉台婚姻中离婚后子女抚养权、探视权保障研究
30岁以上成年人吸烟致死87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