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展望

2022-01-19桑新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桑新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刊20周年了,本刊是伴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成长的。20年,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旅程中所占的比例则是很大的。20年来全程参与这场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界人士,现在大多数都已退休。作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亲历者、参与者、推动者,他们的教育生涯艰辛而精彩,他们的经历、经验和许多深切的感悟,对于后人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建议各类教育报刊以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深度访谈,尤其可以在线上线下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反思、展望活动,将这些珍贵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这对当前和今后我们在世界范围教育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办人民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对引导教育系统在各种变局中步入科学、健康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信息化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教育信息化的回顾与展望必须要有广阔的战略视野和扎根现实教育文化土壤的求真务实精神。从时代的潮流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价值导向来看,教育信息化是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转变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工业文明造就了近现代以印刷体书籍为载体、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态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大规模知识传授和与工业流水线相似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其弊端则是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个体的创造性及学校的特色与个性。教育信息化正是要突破这种工业文明的桎梏,推动教育系统在开放与创新中走向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这样的战略目标绝不是仅靠信息化所能胜任的。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到先后出台的三项重大战略工程——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都对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三者的内在联系与协同创新则需要更深刻理解把握与更有效地整合。对教育信息化的回顾与反思,既要充分肯定成绩,更要深入反思与总结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这样才能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在传统与变革、公平与效益、人文与科技、道德与功利、市场机制与教育公益性、改革创新与稳定协调等一系列复杂的两难抉择中保持动态平衡与战略定力,创造教育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新生态。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