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鸟屎上的一座孤岛

2022-01-18雯雯

当代工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瑙鲁磷酸盐原住民

雯雯

鸟屎天堂

我们形容一个人运气好的时候,经常会说他走了狗屎运。人是这样,国家亦是如此,如果国家的地理位置优越且自然资源富饶,那么它就可以成为富裕的发达国家。今天要说的岛国瑙鲁,就是凭借自然资源逐渐发达起来的,只不过它走的不是狗屎运,而是“鸟屎运”。

瑙鲁共和国位于西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它是一座椭圆形的珊瑚小岛,从天空俯瞰,就像一叶距离海岸线700公里以上的扁舟。虽然它的面积仅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一万余人,但由于坐拥丰富的磷酸盐资源,瑙鲁人均GDP曾经多年位列世界第一,瑙鲁人也曾经是太平洋上最富有的一群人。

2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勉强让岛上的瑙鲁原住民得以生存,比起人类,海鸟更喜欢在这座孤岛上进行休憩。

每当冬春两季,无数海鸟都会在这座海岛上空盘旋而过。由于周围没有其他的陆地,所以这里成了经过此处的鸟群为数不多的栖息之地,它们会在岛上休息、填饱肚子,然后继续踏上征程,同时留下一样东西作为“过路费”,那就是粪便。

千万年来,瑙鲁积累了大量的鸟粪,最多时达10米厚,覆盖了瑙鲁3/5以上的地域。虽然气味强烈,但这是鸟儿们的传统,已经持续了上万年。瑙鲁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炎热湿润,特别是春夏季暴雨连绵,高温高湿之下鸟粪很快挥发、分解,只剩下里面的有机盐——磷酸盐。这些磷酸盐混合着动植物的腐烂物,一起向地下掩埋,在时间的帮助下形成了一块又一块天然的磷酸盐矿。这些矿石纯度极高,且极易开采,是作为资源发掘的不二之选。

20世纪60年代,瑙鲁共和国成立后,磷酸盐矿就成了这个小国唯一的生存来源,甚至是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

瑙鲁丰富的磷酸盐矿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很多国家想将其据为己有。德国、澳大利亚曾为此大打出手,二战时期,日本也曾想要分一杯羹,磷酸盐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估计鸟儿们万万想不到,它们的排泄物竟是人类打破脑袋都想得到的宝贝。

在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率先提出了解决方案。他们建议岛上的数百瑙鲁原住民放弃这个小岛,岛民全部并入澳大利亚联邦,瑙鲁就交给澳大利亚来打理。

瑙鲁的人民虽然淳朴,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傻,澳大利亚觊觎他们的家园和宝藏,没有人会答应。瑙鲁原住民一致反对澳大利亚的决议,他们想要自己开发国家的资源,澳大利亚最后直接撕破脸皮,强行入驻瑙鲁并对磷酸盐矿进行开采,瑙鲁国小势弱,只能挨打。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反殖民主义的潮流越来越盛,澳大利亚受到了国际各方的谴责。万般无奈,澳大利亚只能退到幕后,瑙鲁人终于走到了被殖民的尽头,刚建国,他们就从澳大利亚手中夺回了开采权。

挥霍无度

受够了贫穷和欺负的瑙鲁人,在拿回自己的资源后,首先将怒气发泄到了丰富的磷酸盐矿上。瑙鲁领导人曾经表示,由于国家比较贫穷,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开采。此时的瑙鲁已经不受任何人管控,对于磷酸盐矿的开采没做任何计划。据统计,瑙鲁人拿回开采权的第一年,就开采了此前30年的总开采量。瑙鲁原住民完全把“可持续”“边开采、边恢复”抛之脑后,一心追求丰厚的利润。

磷酸盐矿的确给瑙鲁人带来了相当可观的财富。1970年,磷酸盐矿每年给瑙鲁人带来1.2亿澳元收入,相当于如今的70亿元人民币。有人可能会说,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似乎也不是很多嘛,但按照当时瑙鲁人口只有区区8000多人来计算,相当于每人每年可以分到大约85万元人民币,在距今50年的当时,瑙鲁人可谓个个都是百万、千万富翁。

像很多中了大奖的人一样,瑙鲁人也喜欢炫富。首先,瑙鲁成立了一个收集全国财政的信托基金,表面上这个基金执行着中央银行的职能,其实,它是在代表瑙鲁向全世界“炫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当初看不起自己的太平洋诸国后悔,在政府的示意下,这个信托基金买下了斐济、关岛等海岛国家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比如斐济纸币后面的太平洋大酒店,就被瑙鲁买了下来。

不仅挥霍无度,瑙鲁人的报复心理还特别强,他们专门到澳大利亚的中心买下了一块地,盖起了一座高楼,并起名为“瑙鲁大厦”,竣工的时候,瑙鲁大厦曾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高的大厦,从上面俯视下来,就像帝王一样看着澳洲人,在一定程度上,这弥补了瑙鲁被澳大利亚侵略的无助和自卑。

此外,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也都有瑙鲁的一席之地,可以说,瑙鲁人将富炫到了全世界。

瑙鲁政府也因为暴富变得很慷慨。全国没有税收,进口也只对烟草、酒精饮料、汽车、摩托车等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想上大学的瑙鲁学生会被送往澳大利亚,来往机票、学费和其他杂费都由政府埋单;岛民的水电、通讯和住房都享受政府大额补贴,基本也全是免费的,世界上所有高档家用电器和家具用品在当地人家中应有尽有,豪华别墅随处可见。

在政府丰厚工资和低生活消费的滋润下,瑙鲁人享受着一种令世人瞠目的闲散生活:上班时间随个人生活习惯随意安排;8000多岛民中,只有2000人在干活儿,1500人是公务人员,其余的人都吃着磷酸盐矿的分红,醉生梦死,混沌度日。岛上有令人羡慕的机场,仅存的一块绿地建起了高尔夫球场。整个瑙鲁只有一条不足20分鐘车程的环岛公路,可每户普通人家至少有两辆汽车,瑙鲁人最流行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驾车在环岛公路上兜风。此等神仙般的生活,着实令世界人民羡慕。

满目疮痍

瑙鲁的磷酸盐矿资源确实无比丰富,但它毕竟是一个狭小的海岛国家,在每年相当高的蒸发量下,淡水资源无比缺乏,所以他们不得不进口大量的水资源,而每次买水都付出了大量的磷酸盐矿作为代价。除了水资源,由于露天开采的方式对当地环境破坏极大,瑙鲁人的食品、燃料等也都依赖进口。

粗放的磷酸盐矿开采和出口是瑙鲁唯一的经济支柱,然而,磷酸盐矿的储藏不是无穷无尽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瑙鲁磷酸盐年产量和出口量约为100万至150万吨,自90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2002年降至约20万吨,2003年不到10万吨,2004年产量仅为约4万吨。瑙鲁磷酸盐储量所剩无几,且品质不断下降。自1919年至1968年瑙鲁独立,3400万吨磷酸盐矿被开采,到2000年,瑙鲁的磷酸盐矿储量将近枯竭。1989年,瑙鲁政府开始出现财政赤字;1995年,瑙鲁银行崩溃,瑙鲁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过度开采磷酸盐矿,也导致瑙鲁的生态支撑不下去了——小岛的地表像荒芜的月球表面,只剩下光秃秃的珊瑚尖石;空空如也的矿洞仿佛是流泪的眼睛,控诉着瑙鲁人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

即便这样,瑙鲁人依旧不知道自己的家园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为了维持高档奢侈的生活,他们继续加大开采量,瑙鲁的资源终于濒临枯竭。瑙鲁人慌了,开始向美国求助,借贷了2.4亿澳元的高利息贷款,美国人哪里能做亏本的生意,他们得到了瑙鲁最后一笔磷酸盐矿资源。

到了21世纪,瑙鲁不再有任何的磷酸盐矿资源,曾经富饶的小岛成为了穷困潦倒的地方,最后,瑙鲁不得不开始贩卖以前在各国的地产、奢侈品。墙倒众人推,各国迫切地想在它身上分一杯羹,于是一处又一处“瑙鲁大厦”被贱卖,昔日的瑙鲁一去不复返。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一个建立在鸟粪上的国家,却把老天给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那个曾经让世人艳羡的天堂般的国家,本应感谢老天的恩赐,把鸟粪的收益拿来做长远规划和再生产,但它却如许多纨绔子弟一样坐吃山空。磷酸盐矿采集殆尽之时,这座小岛不得不再次直面这个世界的残酷。

猜你喜欢

瑙鲁磷酸盐原住民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最小岛国:走遍全国只要两小时
原住民
“鸟粪”能让国家暴富,也能让国家毁灭
瑙鲁曾被列强争夺上百年
指责澳媒“干政”,瑙鲁拒其入境报道
每天六勺南瓜籽护心脏
ZnO—ZnAl水滑石ZZA吸附水中磷酸盐性能研究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HFO复合树脂对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与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