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分烟水一分书

2022-01-18张宗子

书屋 2022年1期
关键词:白首渡河洞庭湖

张宗子

李白的《公无渡河》,诗意不明,历来费解,王琦集注的《李太白全集》,关于本诗,也只有元人萧士赟的一家之言。这首诗最奇怪的地方是分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前半写大禹治水,后半写白首狂夫不顾劝阻,徒步渡河而死。两个传说本无关联,诗题既然表明所歌咏的是后一个传说,为何把大禹故事放在前面,作为一个引子或铺垫呢。

根据《古今注》所记《箜篌引》的本事,渡河者为一白首狂夫,他披发提壶,直奔河岸,乱流而渡。提壶,说明刚喝了酒。他可能是个疯子,也可能是因为喝醉,才做出如此癫狂的行为。他的妻子在身后紧追,呼喊阻止,可惜没有来得及,狂夫还是淹死了。妻子伤心,援箜篌而作《公无渡河》之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曲终,亦投河而死。

白首狂夫为何执意渡河,目睹此事的津卒不得而知,读者亦不得而知。但不顾生死执意渡河,不管是处于绝望还是激奋,本身即是一很好的象征,看似愚蠢,却有悲壮的意味。正像塞万提斯小说中的堂·吉诃德,读武侠小说痴迷,幻想自己是无敌的游侠骑士,一匹马,一杆枪,走遍天下,尽扫世上不平之事。浪漫主义者升华了堂·吉诃德的愚行,作為理想而义无反顾的象征,而且由于必然的失败而充满了悲剧意味。孔子一派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与此大同小异。

李白在转述这个故事时,强调了渡河者行为的失常,说“披发之叟狂而痴”,添了一个“痴”字。痴有执迷之意。一个人坚守信念,毕生不渝,也是痴。李白故意问道:清晨临流欲奚为?一大早跑到河边,到底是为了什么?问等于肯定地说,他确实是因为什么才有如此不可理喻的举动的。“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旁人不惜,我独惜之,有同情之意,近于杜甫怀念李白诗所说的“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天下人都不理解他,只有我欣赏他的绝世才华。杜诗也提到,李白我行我素不拘常格的行为,在世人眼里,无异于疯狂。“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李白不是真疯,是貌似疯狂,是因为他和这个世界有太多格格不入之处。《梦李白》第二首悬想李白的情景,几乎是《箜篌引》中狂夫的投影:“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狂夫死后,尸身并未如一般人那样很快沉没无踪,而是经过千里万里一路漂流到海,再被波浪推送到海滨。按照古来的传说,冤死之人,愤激而死之人,以非凡行为感动神灵之人,他们死后总会发生奇迹,如伍子胥成为涛神,曹娥投江,遗体找到父亲的尸首,托着他浮出水面。狂夫的死,也显示出特异性质,那就不仅是一个发疯者的自杀身亡,或一个醉酒者的意外身亡。

李诗临近结束,来了两句典型李白式的奇幻形容:“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狂夫的尸身不是简简单单被吹送到岸边的,它落在了一条大得不可思议的鲸鱼的口中,而这条鲸鱼不知何时也死了,只剩下巨大的骨架,漂流到海岸,狂夫的尸身就嵌挂在鲸鱼如巉岩的牙齿之间。

李白素来好以大鹏等雄壮广大之物作比,鲸鱼意象的出现,更使人觉得,若说诗中重写狂夫渡河的故事,隐有自况自哀,不算空穴来风。李白熟悉公无渡河的故事,喜欢这个故事,他的六首《横江词》,所写情景与此也有关系。比如第一和第三首写他到达渡头,风高浪急,“一封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白浪如山哪可渡?狂风愁煞峭帆人”。在第五首里,津吏劝他不要渡河,说:“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最后一首更直接说:“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显见他时有不顾劝阻、乱流而渡的决心。

狂夫渡河的部分如何和大禹治水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意思何在?萧士赟认为,洪水滔滔,生灵涂炭,“天之作孽,不可违也”。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百川,去除灾害,万民重得安居乐业。当此“地平天成、上下相安”之时,却有白发老人徒步渡河,无故溺死,是所谓“自作孽者”,可哀而不足惜。所以李白此诗,是对这种不识时务的糊涂虫的嘲讽。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也有一个解释。他说诗为李白在长流夜郎的途中所作,黄河倒流比喻安禄山的叛变,昆仑比喻朝廷,尧是唐玄宗,因为他把帝位传给了儿子李亨。投河的披发之叟是李白自喻。长鲸白齿比喻当时的谗口潇嚣,“挂罥于其间”,比喻系狱和流放。

萧士赟的说法,忽略了李白诗中的悲壮氛围和“公乎公乎”的呼喊中表达的深厚同情。郭沫若的说法不失为一种可能的解释,但落得太实,缺乏根据。这种汪洋恣肆的乐府诗,更像李白早年的风格。

回头再来读诗。在写到大禹治水功成,“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之后,接着来了两句:“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水患消除,怎么会立刻就“茫然风沙”呢?为什么茫然?是九州同庆才对啊。这四字的一转,就像古典音乐里常有的情形,在欢快的主题进行之时,突然出现一个沉重的、凶险的乐句,预示着风暴的即将来临,和悲剧的可能产生。这样的突转,往上,结束第一个故事;往下,引出第二个故事。或者说,结束第一个主题,引出第二个主题。两个故事之间的关联究竟是什么?我的看法是,李白是在说,我们生活的世界,经过了无数圣贤的努力,到今天,已经非常美好了,但是,没有一个时代是完美的,“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的说法,终归是一种理想。因此,总会有人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受到压抑,受到迫害,直至求生无望。这种悲哀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另外,人的行为难为世人理解,这也是普遍现象。狂夫的行径在所有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但在妻子眼里,却并非如此,她也许了解背后的因由。但在妻子随丈夫死后,狂夫的秘密,就永远不为人知了。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是选本必选的名作,除了内容好,技巧上也无懈可击,称得上一首完美的作品。首先说题目,算是题外话。古人的讲究,一首诗,题目提到的内容,诗中必有交代。了解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唐人不少作品,各种版本,除了异文,题目也不同。有的争议到今天还不能解决。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诗人对题目的讲究,有些争议就是可以不必了。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的版本作《临洞庭湖》。这是一首五律。前面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远望洞庭湖的景象。后面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虽从湖边所见情景入手,主旨却是感叹欲渡河而无船,欲得鱼而无渔具,他自己又不甘心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做一个闲人,意思显豁,就是希望有人引荐他,提拔他。如果诗题作《临洞庭湖》,后面四句就没有着落了,成了多余的话。加上“赠张丞相”,即张九龄,诗之所写,就恰如其分了。所以,题作《临洞庭湖》显然不合适。

李白天才横溢,往往出口成章,他的诗,看似平易,如同大白话,但由于天资高,年轻时狠下过一番用功,博览群书,即使是随口所吟,往往浑然天成,艺术上无懈可击。《夜泊牛渚怀古》结构谨严,回环往复,层层相扣。首联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点明时间地点,青天无片云,不仅暗示是秋夜,还引出下一句:既然天上一片云彩都没有,不正是赏月的好时候吗?所以,第三句就很自然地出来了:登舟望秋月。唐人把月亮看作突破时空的一个参照物,今天的月,也是古代的月,此地的月,也是异地的月。古人思念古人,思念在远方的亲友,在异乡思念家乡,常借月亮起兴。秦时明月汉时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泊舟之地,正是谢尚听袁宏咏诗之处,当时谢和袁,也都是在夜晚停泊的船上,也赶上一个月夜,那么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下,想起谢尚,正是自然而然。一般人写到此处,多半会说,我不禁想起了谢将军云云,但李白不然,他说“空忆谢将军”。空忆。没有用的追忆,徒劳的追忆。既追忆,为什么徒劳?五、六两句就来解释:余亦能高咏,我也和袁宏一样有才,这是写“忆”。斯人不可闻:但没有一个像谢尚那样的人来听我的高咏。这里的主题是知音难求。

既然是空忆,那就抛开它,于是诗意一转: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牛渚这个地方,本非我的目的地,我只是路过,明天仍要继续前行。这么说,显得很洒脱,不把谢、袁相遇相知的佳话放在心上,实际愈见其不能忘怀的情感。这两句,一方面是呼应诗的开头,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另一方面,以景语写情,情景不分,既委婉,又开阔。红色枫叶纷纷飘落在江岸和水面上,何等美丽,那也正是心思纷纭的写照。

(待续)

猜你喜欢

白首渡河洞庭湖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村行(四首录一)
众猴渡河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好一个洞庭湖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四渡河大桥:划过天际的最美“彩虹”
等不到和你偕老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