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闻强记之窍

2022-01-18刘道玉

书屋 2022年1期
关键词:赫胥黎李敖读万卷书

刘道玉

博闻强记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与其相近意思的成语还有博闻强识等,它们的意思是指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怎样才能做到博闻强记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完全自学成才的,是博闻强记的杰出代表之一。因此,他最懂得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立学以读书为本”。但是,读书仅仅是学习间接的知识,而直接知识是要靠学习者自己通过观察和研究来获得。北宋刘彝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历代读书人最高的理想,也是他们学而不倦的动力。

清代作家、画家钱泳更具体地解释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读万卷书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博览群书,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而行万里路应当理解为是在实际中学习。一个读书人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知识,那才能够称得上是博闻强记。

人类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远非万卷能够概括的,一个人即使穷其一生,也只能阅读其中的一丁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呢?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阿克顿(Lord Acton)家中藏有七万多册书,他不仅逐一读了一遍,而且还作了标记,他堪为世界读书最多的人。但是,他只注意储存知识,从不创造,所以终身一事无成,以至于学术界流传着:“读书莫学阿克顿。”

那么,读书到底有没有诀窍呢?客观地说,既有又没有,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有,是因为古今许多学者确实摸索出不少有益的读书方法;所谓没有,那是因为没有放之四海皆有用的方法。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国藩曾经把看书与读书加以区别,他说:“看书攻城略地,读书深沟坚垒……二者不可偏废。”我的理解是,所谓攻城略地,就是拓展知识,而深沟坚垒就是巩固知识。怎么巩固知识呢?这要靠记忆,而重复则是记忆之母,所以持之以恒地练习,就能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陈梦雷是清朝大臣,著名的文獻学家,他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是古代读书最多的人之一。同时,他产出的成果也多,他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当代读书多的人有陈寅恪、钱锺书、李敖等,他们不仅读书多,而且创作的成就也巨大,用李敖的话说:“我书读得多,但并不是书呆子。”

我是学理科的,虽然算是一个读书人,但书读得不算很多,但我的记忆力却很强,甚至到了近九十岁,我的记忆力仍然不减当年,思维清晰得如明镜,这是我笔耕不辍的基础。在学生时代,我是班长,每个同学的学号我都记得,在任校长时,学校领导人和各部门的电话号码都记得,不需要看电话号码簿,拿起电话机就拨号码。我离职三十多年了,学校各部门科长以上的干部和全校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他们的名字我仍然记得一清二楚。

我的记忆力是怎么样练就的呢?好的记忆力除了极个别的是天生的以外,几乎都是后天锻炼成的,它就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强。即使是现在,我仍然采取一些方法加强记忆力:第一是类比法,把性质、形式或名字相同或相近的组合在一起,只要记住了一个,就能够联想起另一个。例如,我认识三个胡姓人的名字,一个女研究生胡引,我说你的名字可以叫胡引,但你作研究或写论文,千万不能胡引。另外两个人分别叫胡赞、胡淦,我也都以谐音调侃他们。因此,他们的名字我都牢牢地记得。但是,有两个人的名字却总是记不住,一个是布鲁诺,他是意大利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我不止一次地反复记忆他的名字,但都记不住。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是我熟悉的,我把布鲁诺与布鲁姆联系在一起,再也不会忘记了。又如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这个名字有点拗口,也很难记住。后来,我把赫胥黎与我国赫哲族的第一个字联系在一起,一下就记住了赫胥黎的名字。第二,是回溯法(放电影法)。我经常用这个方法,把过去经历的事情在头脑中放映,一幕一幕地展现出来,反复地放,反复地记忆,这样就练就了我很强的记忆力。

博闻与强记是辩证的关系,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天才是记忆迟钝的人。因此,加强记忆力是达到博闻强记的前提,每一个生理发育正常的人,只要刻苦练习,都是能够达到增强记忆力的目的。有些人把死记硬背与科学的加强记忆力混淆不清。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但提倡科学地记忆。我衷心希望当今的年轻人,要有学而不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你们之中涌现出大批博闻强记的杰出人才来。

(《书屋》202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赫胥黎李敖读万卷书
越努力,越幸运
人生只受自己习惯思想的恐吓
认识赫胥黎的奇妙方法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全家过年抢红包
开庭了
《李敖自传》
养生要趁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