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弱冷空气对渤海海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2-01-18王锐刘彬贤

海洋预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低层黄海冷空气

王锐,刘彬贤

(天津市气象局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天津300074)

1 引言

海雾发生于海上及沿海地区的低层大气中,是由水汽凝结导致海上水平能见度低于1 km的天气现象[1-3]。黄渤海是中国近海发生海雾最频繁的海域之一,海雾直接威胁到海上作业的安全。海雾以平流冷却雾最为常见,是指暖湿空气移动至冷海面凝结成雾[4]。大气的环流形势与边界层内温湿结构对海雾的生消有重要作用[5-6]。海雾在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春冬季频发,上游的冷空气补充到海面上空,亦能促进暖湿空气冷却凝结成雾[3]。受北部长白山脉阻挡,渤海海面率先受到回流弱冷空气的影响,利于海上大气边界层低层形成适宜的海气温差,促进海雾的形成与发展[7]。

由于海雾发生的广阔海域中缺少观测信息,并且形成条件十分复杂,单纯利用观测手段和统计方法不能实现对海雾的准确预报,为了将这些复杂的因素引入到海雾的研究中,数值模拟逐渐成为海雾研究和预报的主要手段[8-9]。本文基于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和cycling-3DVar同化方案[10-11],对2020年3月一次受冷空气影响的海雾个例进行研究。此次海雾过程的特点在于,海雾发生前没有足够的湿度条件,海平面气压稳定,上游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侵入低层,冷空气前沿受渤海北部陆地山脉阻挡,低层冷空气沿山脉南下,使渤海海面受弱偏北气流控制。弱冷空气使得边界层内的温度降低,高层温度偏高,有利于形成逆温结构,同时冷空气促进水汽冷却凝结。当海雾发生时,低层开始有西南向气流输送水汽,配合低层的降温过程,符合平流冷却雾的生成机制[12]。此次海雾发生前,影响渤海低层的弱冷空气是导致成雾的重要因素,本工作为冷空气发生前的海雾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2 天气背景分析

2020年3月7—8日在黄渤海发生了一次大范围海雾过程,夜间海雾的演变是根据Wang等[13]提出的反演方法,利用HMW-8红外通道数据反演得到。8日08时(北京时,下同),卫星俯拍到渤海和黄海大部分海区被海雾和高云的结合云体覆盖,云体西侧边界清晰,与海岸线走向吻合,云体形态考虑为海雾;随后南部及北部雾区逐渐消散,主体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夜间雾区大面积消散,零散分布于山东半岛附近,21时海上雾区基本消散(见图1a)。

图1 海雾雾区与水平能见度观测

为证实高云覆盖之下低层有海雾生成,利用地面及海上自动站水平能见度观测数据(见图1b),能见度在5 km以下(轻雾和雾)的范围与可见光云图的云体分布吻合。渤海湾云体较厚,渤海A平台及塘沽站全天能见度均在2 km以下,个别时段小于1 km(见图1c),达到了海雾标准;午后雾区向黄海北部扩散,大连与丹东站能见度迅速降至10 km以下,达到轻雾级别。结合卫星和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此次海雾过程覆盖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与陆地雾相连呈东北西南走向,海雾在渤海湾浓度较大,雾区自西向东发展扩散。

从天气形势上看(图略),500 hPa高空槽移至贝加尔湖附近,上游偏西气流引导冷空气东移,山东半岛有高空浅槽;700 hPa在渤海上空出现冷舌,环流形势稳定,受上游偏北气流影响,为该层补充弱冷空气;850 hPa渤海上空受反气旋式环流控制,利于低层水汽辐合,在冷舌配合下,渤海—山东半岛的温度露点差<3℃,水汽凝结显著,上游温度梯度密集,海上降温过程将持续,降温增湿过程得到稳定维持,利于海雾发展。

地面形势场中,7日08时地面高压位于渤海西北部,渤海海面位于东西两高压之间的低压带,水汽从黄海向北输送,同时受冷空气回流影响,渤海北部风向转为东北风,低层温度降低;20时海面风力较弱,南部以偏南气流为主输送水汽;8日08时受黄海北部高压控制,海面温度降低,利于逆温结构的形成[14],东北气流与偏南气流沿高压边缘在山东半岛南侧汇合,利于水汽凝结,导致海雾在该海域稳定维持。

3 温湿特征分析

3.1 降温增湿

3月气温逐渐回暖,但海表面温度依然低于气温,海温整体呈由南向北梯度递减。当暖空气遇到冷海面,会利于水汽的冷却凝结。宋亚娟[15]对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研究表明,黄海海表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在-2~1℃是成雾的海气温差适宜条件,温度差值太大,水汽不易达到饱和凝结成雾。

7日08时是此次海雾过程的初始阶段(见图2a),海面开始受回流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域海气温差在-5℃以上,过低的温差不利于水汽凝结,黄海北部及中部海区海气温差满足-2~1℃的条件,此时雾区主体发生于黄海海面;8日08时(见图2b),冷空气使海面温度降低,渤海北部海气温差减小至-2℃左右,相比7日更利于水汽凝结,黄海海面仍然保持良好的温差条件,此时海雾雾区覆盖黄海大部及渤海海域,符合观测事实。

图2 海气温差分布(AB线代表沿纬向做垂直剖面的位置)该图基于审图号为GS(2020)4630号的图层制作,底图无修改

8日08—20时,受回流冷空气影响,2 m气温由南向北梯度递减,08时渤海北部温度在2℃左右(见图3 a),低温利于水汽凝结,同时强迫海温,降低下垫面温度,促进偏南暖湿气流输送至低温区冷却,利于海雾的发展。午后,随太阳辐射增强,气温略有升高,海面上空最低温度升至6℃左右,仍维持北冷南暖分布,海面蒸发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偏南风力增加,水汽输送强烈,使得雾区得以维持。夜间,海面温度整体降低,温度梯度不大,偏南气流输送强度减弱,凝结条件减弱,导致海雾逐渐消散。

图3 8日08—20时温度、风、湿度和变压(从左到右依次为08时、11时、17时和20时)

8日08时(见图3 b),海面受高压控制,偏南风为海面输送暖湿空气,相对湿度整体较高,黄海北部及东南沿海相对湿度达到99%以上,低层大气接近饱和,与观测事实主体雾区位置对应,同时该海区低层出现3 h变压正值区,降温作用显著,利于水汽凝结成雾。午后受太阳辐射影响,低层相对湿度降低,3 h变压强度减弱,仅黄海北部海区降温作用得以维持,对应观测事实雾区逐渐消散。夜间随着气温降低,3 h变压增强,但低层相对湿度最高仅在90%左右,不足以使雾区进一步发展。

3.2 水汽条件

1 000 hPa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表明,8日08时(见图4 a),水汽在渤海中部、黄海中部及黄海南部辐合效果明显,与该时刻相对湿度大值区一致;14时(见图4 b),水汽辐合区在黄海北部、山东半岛及黄海南部沿岸三点一线,与观测雾区东北西南的带状分布吻合;夜间水汽辐合区整体减小,海面水汽条件减弱,不利于雾区进一步发展。受低层冷空气的影响,低层海面以偏北风为主,整个过程的南向水汽输送表现不佳,结合湿度分析,海面上空水汽含量充沛,输送作用不是主要因素。

图4 8日1 000 hPa水汽通量(箭头矢量,单位:g(/hPa·cm·s))与水汽通量散度(填色,单位:10-5 g(/hPa·cm2·s))分布该图基于审图号为GS(2020)4630号的图层制作,底图无修改

4 海温敏感性试验

4.1 模式数据

(1)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提供的FNL(Final Reanalysis Data)再分析数据生成WRF模式的背景场和侧边界条件,模式底边界条件利用0.25°×0.25°的日平均海温数据(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NEARGOOS,网址:http://rda.ucar.edu/datasets/ds083.2)。

(2)将常规地面和探空观测数据用于同化过程。基于HMW-8卫星红外通道数据反演海雾雾区,并进行雾区预报准确率评分(网址:http://222.195.136.24)。

4.2 模式设置

模拟过程均采用2层嵌套区域(图略),投影方式为兰伯特投影,区域中心为(37.5 °N,120.5 °E),模拟大区分辨率为30 km,嵌套区与分辨率为10 km,格点数分别为130×151与91×91,模式垂直分为44层,时间步长为180 s,边界层方案为YSU方案,积云对流方案为Kain-Fritsch方案,微物理方案为PLin方案,辐射方案分别为RRTMG长波辐射方案和Dudhia短波方案,背景误差方案为CV5。

同化过程采用高山红等[10-11]提出的cycling-3DVar同化方案,为模式提供更高质量的初始场。

3.实行开放式教学,做到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组织学生观摩英语教育硕士举办的仿真教学活动,到附属中小学听课、上课和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口语训练、举办英语角、英语讲演比赛等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与大、中学的英语教学实际衔接互动,进行教改创新,同时把教学实习纳入到教学中来,让英语开放式教学在大学、中学、小学等不同教学阶段都得到实现。

4.3 试验设计

基于WRF模式与cycling-3DVar同化方案,利用FNL再分析数据生成模式背景场,同化常规地面和探空观测数据。将雾区模拟结果(见图5a)与观测事实对比,在模拟初始时刻,雾区形态与观测相似,主体覆盖渤海海区,南部延伸至东南沿海,渤海北部雾顶高度大于400 m;午后雾区范围逐渐减小,雾区北部和东部边界整齐,与观测事实相吻合,北部雾顶高度逐渐降低;夜间雾区主体形态稳定,渤海东北部和山东半岛陆地雾区进一步发展,雾顶高度在400 m以上。

从该模拟效果分析,虽然雾区主体形态与观测接近,且大致模拟出了雾区消散的的过程,但在初始时刻沿岸陆地产生了大片的虚假雾区,模拟后期雾区再次发展,与观测事实相悖。为分析回流冷空气强度对雾区模拟效果的影响,将冷空气强度作为海表面气温的影响因子,对模式背景场2 m气温(后简称“气温”)值进行敏感性试验,详见表1。

表1 海温敏感性试验

4.4 模拟结果分析

4组敏感性试验的雾区形态(见图5b—e)与Exp-1有显著差别,试验中气温降低的幅度代表冷空气的强弱。Exp-T-2(见图5b)的雾区范围和雾顶高度在整个时段都显著增大,虚假雾区过大且未能模拟出雾区的真实形状;Exp-T-4(见图5c)气温降低4℃后,雾区范围明显缩小,初始时刻雾区分布在渤海湾和黄海中部沿岸地区,随后南部雾区消失,仅有北部雾区维持发展,虽然初始时刻雾区位置与相对湿度大值区和水汽输送区域一致,但后期雾区模拟结果的范围过小,漏报明显;Exp-T-6(见图5d)初始时刻很好地模拟出了雾区的真实形态,且雾顶高度大值区与观测事实较为吻合,随着降温强度的增大,使水汽充足区域的雾体更厚,且并未造成过多的虚假雾区,但后期未模拟出雾区消散的过程;Exp-T-8(见图5e)的降温强度最大,海雾的范围随之显著扩大,其中雾区高度并无显著差异。

进行直观分析后,利用客观统计评分方法,选取本次海雾覆盖区域,将观测与模拟的雾区离散到该区域内的网格点上,对两者进行逐点统计评分,评估雾区模拟效果的优劣。利用HMW-8卫星红外4-1通道数据,根据Wang等[13]设计的海雾反演方法得到观测雾区,模拟雾区为WRF模拟结果中模式最底层云水含量≥0.016 g/kg的区域,同时效仿卫星鸟瞰方式,将雾顶高度定义为从高至低云水含量≥0.016 g/kg[10]且高度低于400 m的位置[16]。在雾区统计评分的区域内(与图5雾区模拟结果的范围相同,已将海上及陆地被高云覆盖的区域剔除),将全部模拟时次的观测雾区和模拟雾区插值到相同的网格(0.1°×0.1°)上进行比较,取平均值。

图5 数值试验的海雾雾区模拟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08时、11时、14时、17时、21时和23时;填色为雾顶高度水平分布;蓝色实线表示10 m高度云水混合比为0.016 g/kg的等值线)该图基于审图号为GS(2020)4630号的图层制作,底图无修改

本文利用4个指标评估雾区模拟效果:击中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代表准确模拟雾区占真实雾区的比例,POD=1代表模拟雾区完全与真实观测吻合;正报率(Success Ratio,SR)表示雾区模拟准确的格点数占全部雾区模拟结果的比例;偏差率(Bias)代表真实雾区与模拟雾区格点数之比,结果越接近1越好;公平预兆得分(Equitable Threat Score,ETS)是将上述3个指标的结果综合起来,是更加客观的定量评分标准,其值越接近1,代表模拟的结果越好。

表2 4组试验的评分结果(括号中的斜体字表示各项指标相对Exp-1的改进率,单位:%)

海雾发生在海上大气边界层中,初始场在该层结内降温与增湿表现的强弱,对雾区的模拟结果十分关键[18]。1 000 hPa(见图6a),冷空气造成的降温大值区位于渤海西部和黄海中部沿岸,降温幅度在3℃以上,整层的增湿效果明显,与降温区对应的云水含量普遍增加0.5 g/kg以上,降温与增湿的配合利于水汽凝结成雾;模拟后段两块降温区强度减弱,但云水含量依旧处于增长趋势,不利于海雾的消散。925 hPa(见图6b),在模拟初期表现出2℃以上增温效果,冷空气并未对该层的温度造成影响,这种低层降温、高层升温的温度垂直结构有利于逆温层结形成,利于雾区发展;同时该层结增湿效果显著,垂直层结的水汽条件充足是导致模拟结果雾顶高度增高的原因之一。

图6 Exp-T-6相对Exp-1在不同高度上的温度与云水含量差异(从左至右依次为08时、11时、14时、17时和20时;填色代表气温:℃;黑色实现代表云水含量,单位:g/kg)

稳定的逆温层结对海雾的维持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结合水平层结冷空气对低层的降温作用,沿图2中AB线位置做垂直剖面。与观测雾区对比,Exp-T-6比Exp-1的雾顶高度更高,在模拟初始时刻(见图7a),渤海湾附近出现了3℃左右、高度约200 m的降温层,位置与观测主体雾区相吻合,但增湿效果并不明显;随后在渤海西部的降温强度显著增大,利于水汽凝结,是导致该区域模拟结果的雾顶高度增大的主要原因;在模拟中后期增湿层出现在黄海北部,增湿效果到达了0.5 g/kg,虽然该区域没有降温层与之对应,但海表面的偏南风为其输送了暖湿空气,充足的水汽条件造成模拟后期雾区难以消散。

图7 Exp-T-6与Exp-1沿图2中AB线温度和湿度差异的垂直剖面(黄色实线均为云水混合比,单位:g/kg;填色代表温度,单位:℃;黑色实线和绿色实线分别表示Exp-1与Exp-T-6的雾顶高度,单位:km)

为进一步分析低层降温(冷空气)对雾区的影响,结合Exp-T-6与Exp-1在1 000 hPa(图略)风场和相对湿度增量,Exp-T-6在初始时刻渤海湾受冷空气前沿影响,西北风增量明显,对应相对湿度略有增加;受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转为东北气流回流,降低了背景场低层气温,同时该区域相对湿度显著增加;午后低层东南风增量明显,渤海西部沿岸的暖湿气流输送稳定,水汽条件充足。在模拟中后段冷空气的强度较弱,未能抑制偏南气流,是造成后期雾区未能及时消散的原因之一。

冷空气的强度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海气温差,将Exp-1和Exp-T-6模拟结果的海气温差进行比较(见图8),-2~1℃是最适合海雾发展的海气温差[15],模拟初始时刻Exp-1在渤海湾的海气温差为-4℃以上,此时气温偏高,冷空气降温效果较弱;随后在渤海西部中部海面的海气温差整体增大,冷空气过早地结束不利于海雾维持,而该时段观测中渤海湾仍有海雾稳定维持,显然正常的冷空气强度无法较好模拟出雾区位置。Exp-T-6初始时刻在渤海大部都维持了-2~1℃的海气温差,后期在渤海湾、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均保持了适宜的温差条件,且与观测雾区的位置吻合,结合对模式温度和湿度场的改进,显著提升了海雾的模拟效果。

图8 Exp-1与Exp-T-6的海气温差分布(时间从左至右依次为08时、11时和14时)该图基于审图号为GS(2020)4630号的图层制作,底图无修改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2020年3月7—8日黄渤海一次大范围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高空环流稳定,在黄渤海上空形成稳定的环流条件;高空槽引导冷空气东移过程受山脉阻挡,回流南下,为海面上空带来干冷空气;地面受高压控制,成雾区域在高压西侧,是冷暖气流的交汇区,利于水汽凝结成雾。

(2)冷空气南下强迫低层气温降低,模式背景场下垫面气温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降温强度对雾区模拟结果的改进明显,同时对温度湿度结构影响显著。当气温降低6℃时,雾区客观统计评分结果最佳,在1 000 hPa降温幅度达3℃,水汽混合比增加0.5 g/kg,相对湿度增大,同时增加了偏北风量,有利于成雾区域水汽凝结。

(3)在垂直方向,冷空气仅对1 000 hPa造成显著降温,925 hPa增温明显,利于逆温层结构的形成,降温区配合云水混合比的增加,利于水汽凝结,且降温增湿区与观测主体雾区相符。

得到预期结论之余,我们仍发现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对未来工作展望如下:(1)本次海雾个例受高云覆盖影响,在反演与统计评分中,对低层海雾的识别效果不佳。(2)在背景场气温敏感性试验中,气温调整的数值比较粗糙,应结合本文得到的结论,对气温下降6℃上下继续进行敏感性试验,找到最佳值。(3)下垫面温度降低只是回流冷空气对雾区模拟结果影响的因子之一,后需针对气温降低的整体影响做进一步研究。(4)数值模拟结果虽对温湿结构改进显著,但对雾区范围的模拟效果不佳,将进一步探究冷空气在模拟过程中对雾区模拟结果的影响因素。

致谢:感谢中国海洋大学高山红教授对海雾数值研究工作的传授与教导。本文同化所使用的常规观测资料由高山红教授的“区域大气与海洋短期实时预报系统”中获得。

猜你喜欢

低层黄海冷空气
南海夏季风垂直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刻舟求剑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冷空气小怪兽来了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冬日暖暖
住宅楼层影响寿命
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