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旅游视角的合肥市云旅游发展研究

2022-01-15罗成奎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合肥市主播旅游

罗成奎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2020年上半年,旅游业受到疫情沉重打击,然而云旅游发展却异常火爆,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云旅游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云旅游的概念、云旅游发展影响、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上,对于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很少触及。虽然有研究成果,也只是简单论述在科技、文化、营销、平台构建上有发展空间,至于如何发展,则缺乏理论依据。因此,有必要对云旅游发展做进一步研究。

一、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一)云旅游

云旅游是指宅家在线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供给端通过平台满足用户居家在线对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产品包括数字产品、特色产品、主播服务、云平台服务等。

(二)旅游直播

旅游直播包括旅游主播和旅游产品。旅游主播是网络主播的一种类型。主播可以是博物馆研究员、市县长、企业总经理、网红、导游等。主播负责旅游向导、旅游产品讲解、与观众互动、导游词创作等。

旅游主播形式分为旅游直播和旅游录播。旅游直播旅游产品按形态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性产品。直播带货就是物质产品。观看直播画面(包括景区和主播形象等)如5G+VR沉浸式旅游、VR旅游产品等数字产品、主播服务等是服务性产品。旅游主播产品按属性分为公益性产品和营利性产品。

(三)云旅游平台

云旅游平台是指旅游供给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运用5G/VR等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云旅游平台建设有三种路径:一是与现有的平台合作使用其平台,即产业融合。二是运用5G/VR等技术升级智慧旅游平台使其具备云旅游平台功能。三是重新构建旅游平台。

二、中国云旅游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一)云旅游概念研究

魏宇认为云旅游是智慧旅游工具,是在智慧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陈虎认为云旅游是智慧旅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运用先进的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虚拟现实(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2]倪凡认为云旅游是智慧旅游发展的高层次契机,是一种旅游信息服务体系。[3]李文雯认为云旅游是利用新兴技术实现的一种足不出户的线上旅游方式。[4]

(二)云旅游发展影响研究

郭靖认为云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升级[5],颜敏研究认为云旅游能够提高森林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6]。

(三)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吴丽云研究认为云旅游以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7],任劲劲认为云旅游是数字化营销[8],韩学伟研究认为云平台构建可以不断创新发展空间[9]。吕雅辉和张润清研究认为云旅游是以“云旅游+”模式实现跨界融合创新[10],包括旅游+行业和旅游+直播(+带货);线上与线下融合模式。张成林认为海南南海博物馆云旅游火爆的原因是南海博物馆与淘宝融合,是云旅游营销渠道的选择,特色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是高质量的旅游产品[11];李佳霖、陈曦和张雅迪则认为云旅游是数字技术发展的结果[12-14];吴学安和金思扬认为云旅游开启旅游观光新业态[15-16]。

三、中国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多因素催生旅游新业态

中国云旅游的产生发展是疫情、用户、旅游产品销售、国家及当地政府和营销路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疫情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由于防控需要,传统旅游活动按下暂停键,用户居家隔离,旅游企业为了减少损失转移到线上销售产品,使得旅游直播快速发展。

2.国家和当地政府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智慧景区建设,促进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17]尤其是〔2020〕81号文《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互联网+”为手段,丰富旅游产品业态。2020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召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政策、规划、措施、财政支持等形式促进包括云平台在内的云旅游发展。疫情期间,云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人民居家生活的精神需求。

3.用户

2015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旅游人次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游客达60.02亿人次。中国在线旅游用户连年攀升,2019年,用户规模超过4亿。疫情期间居民手机流量使用激增,线上生活习惯加速养成。大规模用户需求是旅游直播出现的根本原因。

4.旅游产品供应商

由于疫情暴发,传统旅游活动无法进行,旅游企业开始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旅游直播产生。旅游企业选择平台有两个路径。一是与现有的网络平台合作。网络平台如携程、马蜂窝、快手、新华网、淘宝、高德等。网络平台的优势是客流量大,引流便捷,容易蓄客引起关注。疫情期间,故宫博物院、敦煌景区、杭州西湖等旅游直播均引起大量用户关注。二是与科技企业合作构建旅游云平台。科技企业如亮风台等拥有AR/VR/MR/XR等技术企业。

2020年是中国旅游直播元年[18],旅游直播主要包括旅游主播和旅游产品。平台主播不断出现,如甜野男孩丁真。主播主要负责旅游向导、旅游产品讲解、与观众互动、导游词创作、线上产品预订等主播服务。在淘宝、驴妈妈等平台,主播业务迅速扩大,可以直播带货。

(二)云旅游发展闭环形成

旅游供应商借助在线旅游平台企业,通过旅游直播的形式把旅游产品信息传递给旅游用户,旅游用户消费产品,实现产品价值转移,形成云旅游发展闭环(如图1)。云旅游快速发展,宅家云旅游入选2020年十大旅游事件。[19]

图1 云旅游发展闭环

四、合肥市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诊断

(一)云旅游平台为智慧旅游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2014年10月,合肥市旅游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和八家智慧景区的建立标志着合肥市旅游进入智慧旅游阶段。2019年年底,文旅合肥App平台运行。这款软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技术领域的提升;在内容方面包括旅游景区、住宿、美食、农家乐、文化旅游、乡村旅游、非遗传承等全要素。不仅介绍这些要素而且还能写下游记并且分享。2020年5月,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媒体平台实现在线直播。同时直播内容还有三河古镇、天鹅湖畔、科学绿岛、瑶岗风云、滨湖新城等。2020年6月,合肥智慧文旅平台李府景点对接安康码实现游客预约,9月增加旅行社、旅游厕所、停车场星级酒店等内容。2020年9月,渡江战役纪念馆建成数字化虚拟展馆与文物数字化转化展示平台。2020年10月,“合肥文化旅游发布”官方微信号上线,刘铭传故居、三河古镇、巢湖姥山被列为示范景区。2020年11月,天鹅湖景区实现旅游直播。合肥市酒店通过淘宝、京东平台完成预定,景区与高德地图合作实现导览和音频讲解。

在运用5G和VR技术构建的云旅游平台上,合肥市旅游企业产品成为旅游直播产品,直播产品包括三河古镇、住宿、美食、农家乐、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天鹅湖、科学绿岛、滨湖新城等。

(二)合肥云旅游发展问题诊断

1.云旅游平台营销路径狭窄

云旅游平台选择路径窄,引流有限,导致客流量小,营销和直播带货缺失。疫情期间,合肥市旅游企业通过智慧旅游平台供给旅游产品,平台管理功能突出,营销和带货功能不明显。传统旅游企业与平台合作,获利性小,疫情期间更明显。

2.产品特色不明显,没有讲好合肥故事

没有深挖合肥市特色旅游产品,尤其是文旅融合下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只是对传统旅游产品进行直播或数字化直播,对用户缺乏吸引力。而且讲解内容简单,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具体表现在没有云导游讲解,云导游还是原来的导游和博物馆讲解员,导游的讲解水平低。导游讲解内容浅显,缺乏深挖当地文化的意识,区域特色文化融入不够,没有讲好合肥故事。

3.没有设置旅游主播岗位和聘用主播人员

合肥市云旅游发展没有设置固定的直播岗位。主播一是由县市长或旅游局局长担任;二是由网红或明星担任;三是由旅游企业总经理或老板担任;四是由旅游商家担任。通过对合肥市旅游市场调研发现,合肥市旅游企业没有设置该岗位,也没有聘用该岗位人员。

4.合肥市旅游企业弱小

合肥市旅游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实力弱,在云旅游发展中缺乏资金,阻碍了企业发展。据调研统计,2019年,合肥市旅行社123家,其中AAAAA级旅行社10家;酒店5000家,其中四星级18家,五星级9家;旅游景区14家,无AAAAA级景区,布局分散。

五、合肥市云旅游发展路径

(一)升级智慧旅游平台,实现跨界融合

文化云、皖游通、信息管理中心与数据中心等融合,在全市3A以上景区、酒店、大型文化场馆等加快5G基站建设,争取实现网络全覆盖。5G技术与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融合,景区充分运用VR、AI等技术融合实现云旅游平台建设。实现旅游+文化+科技融合,并且数字化呈现。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的方式加快建设,采取事后补贴的措施完成云旅游平台建设。

保留原有合作平台,使用5G/AI/VR等进行技术升级。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状况,合肥市景点酒店航空公司与携程合作,增加景点与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合作力度,起到引流与加大营销作用。

(二)打造特色产品,讲好合肥故事

运用5G、VR技术,以合肥历史文化资源为特色打造数字产品,如虚拟现实产品、5G+旅游沉浸式产品、红色产品等。结合合肥市历史文化,通过主播讲解博物馆、科技馆、非遗、美食、民俗民情等,应做到有深度、有特色。

设置旅游主播岗位,培养旅游主播,提升直播服务。设置专门主播,负责合肥市云旅游讲解。提升旅游主播素质,包括诚信、形象、品质、语言表达等。提升主播服务水平,组织旅游行业、企业专门人撰写主播讲解稿。

(三)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给予资金支持云旅游平台建设,可以采取政府建设平台使用,分阶段收费方式进行。适当贷款、资助旅游相关企业,鼓励其与大流量社交平台合作。政策上出台鼓励云旅游发展的相关技术、人员培训、机构设置等措施。

五、结语

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新型业态,目前国内对云旅游的研究比较少。对云旅游发展研究仅限在平台、跨界融合、特色产品、旅游直播等方面。云旅游发展是否带来经济效益一直存在争议,云旅游发展的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缺乏有效路径。针对云旅游的研究仅在质性研究,缺乏量性研究。

猜你喜欢

合肥市主播旅游
村支书化身主播网上卖农货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旅游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