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以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1-12沈帅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期课程体系学院

沈帅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进了党章,并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在教育大会上指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时代使体育工作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如何领会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指示精神,必须通过对近十年来的方针政策的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现有状况进行了解与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才能制定出符合时代精神,更加科学合理的框架体系,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深化与改革,培养出具有跨时代能力的国家栋梁。

一、明确时代信号,把准政策方向

近十年来,有关体育和体育教育的政策和文件比以往几十年来的都多,目的性和指导性也很明确。作为国家优秀人才培育基地的高校,责无旁贷地应将这些目标的达成落实在自身的发展中,明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新责任(见表1),为体育课程改革指明方向。

表1 相关体育教学政策梳理

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成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示内容,大学体育的课程是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的的公共必修课。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把思想品德、生活、体育技能与身体活动、文化与科学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是通过各种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并在一定理念的指引下来实施统一目标的系统。其内容一般包含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学时、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等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在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之上的,具备所有的性质和内容,并在职业性和灵活性上有了更多的机动,但在政策、资源配备和愿景上有所不足。

三、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现状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7所江苏省高职院校。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为17所省内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学时、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等内容。

3.研究方法

运用调查问卷、专家访谈、逻辑比较法,数据分析法对17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4.调查结果

(1)课程设置与学时:90%的高职院校,开设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课程学时达到或超过108学时;其中一所高职院校开设了5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一所学校开设了3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基本达到108学时。

(2)课程类型:均为必修课。

(3)课程模式:均为第一学期统一课程内容,2~4学期为专项选修课程,或第五学期为体测课,这种半开放式课程模式。

(4)课程类型:均包含了基础体能锻炼课程、康复保健课程、运动选项课程、专项理论课程。其中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体育特色高职院校开设了特色课程。

(5)课程结构:

第一学期:体测;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广播操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相结合。

第二学期:专项身体素质与体育专项选修课相结合。

第三(四)学期:专项课程提高班,或是以职业为特点的选项班。

(6)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类型和课程结构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有细化和特有的任务安排。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第一学期开设太极拳、身体素质训练、理论知识的教学;第二学期开设篮球、足球、排球在内的15个专项的选项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专项提高班并与职业相联系。第二、三、四学期开设韵律操、搏击操、普拉提、轮滑、定向越野、舞蹈鉴赏等选修课程。对于体弱、病、残及部分身体异常的特殊学生开设保健课,课程内容为:太极拳、康复保健性的内容。

(7)课程考核:根据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均涉及到理论、广播操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绩、身体素质、专项成绩、出勤与课堂表现,个别学校把体测也纳入考核项目,把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成绩也计入最终考核。

(8)教学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各高职院校都把课程目标定位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包含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领域。

5.研究分析

各高职院校都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系下,以“立德树人”为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贯彻和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指示内容,进行体育课程设计与改革。结合校情、学情等实际情况,大多开展了四个学期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学时数基本满足,有力地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完整,促进了单元课程中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技术动作的迁移,为掌握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提供了支持。课程结构比较合理,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特色课程的教学。从教学内容上看,传统体育课程,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这也是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一种表现。有35%的院校开设了20个以上专业选项课程,涵盖体育舞蹈、舞龙舞狮、龙舟、定向越野、轮滑等特色项目。所有学校都将体质测试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强调并提出要求。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看重学生平时表现与学习进步,有的增加课外锻炼的加分项目,实现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在职业体能上做出了引导和要求,并逐步加深和细化职业体能干涉与转化,做好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

四、我院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一)设计理念

结合时代特征,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即培养学生技能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品德与情感三个维度,包括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育情感六个层面的内容。这也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利抓手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的确立,通过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体现在每项专项技能的知识概论,竞赛赏析、运动损伤与防护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即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是奉献精神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其中,正确的三观树立,这一点我认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三)课程设置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2+1”模式的实施,师资力量、场馆设施,建议开设3个学期的体育课程。第一学期为自然班的基础教学,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开设选项课程,重点解决核心技术的巩固与提高,职业体能课程的选择。课程内容上建议以职业体能框架表为基础(见表2),满足职业专项的课程内容。同时建议重视集体项目课程开设,增强团队意识、奉献意识和责任担当。

表2 职业体能选修对照表

(四)课程评价

评价方面,坚持并落实过程性评价,多样性评价,细化评价内容。如发展性评价: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进步了,那就加分或奖励;没进步或退步了,那就想出补救措施,积极改进。案例1:羽毛球正手高远球,采取问题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法。从来回次数,高远效果来作为评价标准。案例2: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从动作的改进到命中率的提高,再到比赛中的运用。如开放性评价: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品行上,精神面貌、训练态度、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等方面都是课程评价的因素。

(五)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1)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信息化教学作为手段,可以满足专业知识内容的全面性,学生指导的可持续性,课后评价的连续性。

(2)精讲与精炼。课堂上只对核心技术的重难点介绍,把时间留给课堂练习。

(3)创景与设疑。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刺激要素,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探求欲望和战胜眼前困难的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善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

(4)分层与分步教学。对基础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动力性差异等学生合理分配成小的单元或团队,设置不同的教学达成目标,因人而异进行教学。

(5)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把课外锻炼,第二课堂,群体竞赛活动中的成果展示作为课内评价的一部分,以展促教,以展促练。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在课程体系构建当中,我们需要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严格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指导内容去执行。但各高校存在的情况不同,领导重视程度、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影响的因素。在课程体系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信息化能力水平等也参差不齐,都有待提高。在新时代体育教学体系构建中,创新思路和模式较少。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努力。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创新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为我院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学期课程体系学院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