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1-12韩坤霖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体育教师

韩坤霖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部

2019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 5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成为全国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这必然会对包含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在内的所有学科和教师明确提出新要求。因而,在“双高计划”建设中,须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本文基于“双高计划”建设要求,针对当前我院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困境,探索体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我院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我院共有体育教师20人,其中助教3人,讲师13人,副教授3人,教授1人,教龄主要集中6年以上。青年体育教师多数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已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运动技能,对体育前沿领域均有所涉猎,能应用智能化技术性进行教育科研。不仅有益于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日常生活、感情和就业等难题,而且能够推动学生的快乐成长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见图1)。

图1 我院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二、“双高计划”对高职体育教师的要求

“双高计划”的两个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不论是高水平高职院校还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都离不开教师的高水平发展[1]。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要以“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高尚品德)标准打造一支数量充裕、专兼融合、构造合理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就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而言,“四有”标准是第一素质,也是新时代的新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优秀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与竞赛能力,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能力自主意识欠缺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觉得自己掌握了所授技术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相对稳定的工作中缺乏压力,缺少主动发展自身教学能力的动力,对教学主体意识缺失,很少有探究教学规律、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诉求,只注重职位晋升、评优等方面进步,忽视了知识的传承,迷失了教学的主体意识。而有些教师深受传统思想的禁锢,教学过于被动化,部分教师反思意识、发展意识淡薄,忽视了更新专业最新动态,不能跟进前沿观念和理论知识,严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2]。

(二)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滞后

高职院校在以往,几乎都是由专家或校领导负责设计课程内容,体育教师只能被动的按照既定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并没有参与课程设计的机会。也就是说,体育教师根本不会积极思考教学内容,只是一味遵循专家或学校的教学理念,所有教学内容、目标都是提前设定好的,加之管理灵活性欠缺,极易使得教师出现思维定式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都是先讲述该项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随后通过动作示范来让学生学习,最后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在这枯燥的教学模式之下,自然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多样化体育项目的选择与固定的体育课程,陈旧的基础设施等现实条件形成矛盾,部分学生对于现有的体育项目缺乏热情。

(三)科研能力欠缺

高职体育教师普遍都缺乏科研能力,对科研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逻辑思维的强化都非常有利,且对于教师调研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都缺乏科研能力,主要原因在于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即使有参与科研工作的想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教师问卷调查近五年主持参与科学研究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情况发现,我院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为薄弱,课题多以校院级为主,论文主要也以一般学术期刊为主。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建立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且全校都已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大大提升了获取教学资源的效率,只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进行讲解与示范,学生再进行模仿,教学过程较为缓慢,引入信息化设备后,教学模式得到较大的改变,有了多媒体等的辅助,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但是,目前诸多高职体育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不足,不会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工作,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和信息化技术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是多此一举,根本无须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教学,很多体育教师的认识还较为肤浅,信息设备的应用能力也相对较低,进而无法将信息化教学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相应设备,以PPT使用为主。

(五)体育教师缺乏培训,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体育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和指导学生参加高水平的竞技比赛的机会较少,外出培训次数少,职称晋升日趋困难。对于各科的教师,开展教学考核工作都是势在必行的,因为通过考核后,才可获悉教师们的实际教学状况,才可明晰对应的奖惩,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对其进行考核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开展教师的考核工作,旨在对教师进行激励,让其能够更为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但诸多高职院校对考核的认知不够全面,考核工作过于形式化,也普遍存在对教学过程不注重,只以教学结果判定教师能力的情况。目前工资收入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技术职称和课时量,不论教师授课水平如何,同样技术职称的教师工资待遇基本一样,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激励制度不能够激起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提高。

四、“双高计划”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我院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健全教师考核制度体制;学校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一)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科研能力

“双高计划”建设为高职体育教学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高职体育教师理当抓住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体系,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更要提升教学能力的塑造、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掌握、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搭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及积主动极锻炼自身的技术专业能力,探寻专业技能与教学专业知识的融合,指导学生训练及比赛,拓展教学面,更新知识体系,健全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同时,高职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师德教育,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学习效果负责,塑造自身对教育事业的喜爱,塑造职业认同感。以此破除体育教师“污名化”现象。

教师要提升知识的科研能力,除了要自己努力之外,高职院校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高职院校提供的支持,主要是在于配备完善的仪器设施,不断丰富图书馆的资料,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提供科研资金供体育教师支配。体育教师自身,对科研工作已有正确的认知,不应再将其当成任务性科研,有显著的功利性,而真正意识到,科研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于自身以及学校,甚至是对于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进而能够主动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同时,教师还应持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高职院校可为教师提供科研培训机会,不断改变教师的科研思维,通过持续的学习提升个人的科研水平。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

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取决于自身的思想,若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就应使其的教学理念有所改变。因而,引导体育教师从传统理念束缚下解脱出来,让其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进而开展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教学工作,这是迫在眉睫的事宜。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敢于创新,对教学内容和新起的课程模式都主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好。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因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务必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在体育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性,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参考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减少传统体育教学的一些枯燥乏味的重复性课程,增加一些有趣的体育类选修课程,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且还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集体活动、体育竞赛,在进行体育教学后还可以展示相关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意见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修改,使得学生更加喜爱参与体育课程”[2]。

(三)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①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提升课后反思能力;②搭建“竞赛+学习培训+课题教学”协同平台,以优秀教师个人工作室为基本,以权威专家、教师技术骨干为核心,融合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资源基本建设、教学能力学习培训的内容,创建有关的体制;③组建教科研团队,每月定期开展教科研研究活动,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体育项目课题,为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励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最终鼓励体育教师积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能力;④构建信息化平台,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要与省体育机构和社会相关体育企业合作,弥补信息科技资源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层面的不足,为体育教师创设良好的信息科技应用环境。⑤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平台,“定期开展说课、评课以及多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说课、评课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之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及时发现个体教学设计中暴露的问题与偏颇并及时修正,是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提高的有效途径”[3]。

(四)健全教师考核制度体制

根据科学研究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列入教师考核制度,同时加大对教师的激励制度,以此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层面,应从考核制度入手,通过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使其积极参加到专业能力提高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要改变现有以科研、论文、课题为主的评价模式,应将教学、训练、比赛、科研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体系纳入考核体系当中,通过评估机制来引导教师关心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次,搭建奖励制度。通过研究可知,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往往不愿意组织校内外体育赛事,因为这会额外增加教师的负担,尤其是一些青年女教师因为家庭繁忙,造成教师教学能力无法提高。对于此事,高职院校可以将体育教师指导运动队训练、比赛提升纳入奖励体系当中,对于积极参与训练与竞赛,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的教师要给予一定奖励,通过奖励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

(五)学校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学校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工作;提升体育教师学习;加速运动场地、器材基本建设;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影响力、工资待遇;加强学校体育事业工作中的宣传策划;增加体育经费预算资金投入,确保运动队的常态化训练等。此外,学校可定期以讲座、表彰大会等形式,通过优秀教学大师和教学能手等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事迹激励、政策激励及职业指导等方式,激励体育教师发展的动力;另外“学校还应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参加体育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议,开拓学术视野,推动与校外体育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合作,为跨校、跨界教科研团队的组建奠定基础。为了保证教师能够积极参加培训,学校层面应统筹协调教师授课时间以减轻教师负担和压力,保证培训质量”[4]。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自学条件,如订阅各种书籍、杂志,支持他们参加学术交流会、完成课题任务等,来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学术科研能力。

(六)加大信息化设备投入力度,强化师生的信息化能力

要使得体育教学信息化目标顺利达成,高职院校就应先不断完善相关教学设施设备。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注重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工作,信息化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缺乏硬件设施的支持,必然会达到事倍功半的结果。若要使得此现状得到有效改变,就应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力度,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设备的引入,课外信息化教学也应加大投入,进而使得体育的理论、技能以及实训等教学,都拥有良好的信息化设备基础。师生信息化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若空有设备缺乏能力,设备的作用必然也无法发挥出来,所以加快信息化改革的同时,也应引导师生提高设备操作能力,强化信息化意识,进而能够灵活应用各种信息化设备。

五、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双高计划”建设为高职体育教师提供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支持,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健全教师考核制度体制以及学校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才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体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体育教师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