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疫情时期“互联网+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

2022-01-12赵鑫乔金元李兆蒙北京市八一学校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研体育教师中学

赵鑫 乔金元 李兆蒙 北京市八一学校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互联网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实现各领域纵深推进[1]。“互联网+”即利用互联网来促进传统行业新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为体育教学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如何实现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既是新时代体育教育的诉求,亦是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施行与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情况下,为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已推迟开学,并引导学生不离家、不返校。如此情形下,网络授课成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相应的体育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都面临着重大改变,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与变革。现下“被动式”的调整与变革既推动着“互联网+体育教育”的加速融合,也为体育教师、学生和学校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与挑战。本文旨在厘清特殊疫情时期“互联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与学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特殊疫情时期“互联网+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思路与策略。

一、学校的支持与保障

(一)建设学校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平台

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平台是在线学习中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枢,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平台应具备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并做到全面为学生服务。其中,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资源上传、在线教学、交流互动、后续监督和成果展示五大基础板块(见图1),以满足师生网络在线教学的基本需求。另外,由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以及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还应重点突出教学项目、技能训练、在线测试等课程模块的教学资源建设,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学校还应坚持校企合作的建设思路,与相关企业或科研人员有机结合起来[2],持续建设以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从而满足师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图1 中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基本板块设计

(二)教师培训的开展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许多基层体育教师创新意识不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不足,仍然沿用相对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在现阶段的体育网络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无法准确的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心理动态,教师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也很难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职后培训是传统体育教学中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师学习需求与培训内容安排不符、培训时间不足等问题[3]。面对目前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的高度融合,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一时间并不能很好地匹配“互联网+ 体育教学”对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及时组织开展线上教师培训,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培训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使其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与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4]。

(三)完善体育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体育教研组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重要教学组织,学校应当利用互联网强化对体育教研组的内部管理,引导体育教师有序开展体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监督体育教学质量,比如采用电子问卷或后台留言的方式赋予学生实时反馈体育课程教学情况以及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力,而体育教师也需要设计课堂考核内容,做到以测促学。

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网络教研经验总结赛,构建网络教研比赛交流群,鼓励体育教师分享自己的体育教研经验总结与教学反思,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并组织教师和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投票,评选出校内的“体育教研之星”,在校园网上推广先进体育教研事迹,激发体育教师的教研热情,深入开展体育网络教研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体育网络教学质量。

二、教师综合能力的发挥

(一)教学资源的整合

从当前网络资源来看,与教育或体育相关的公众号和APP等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推送教学课件、视频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资源一部分来源于教育、体育领域的科研人员或一线体育教师的实践经验,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体育爱好者的经验或者感悟。面对数量庞大且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体育教师需具备获取、筛选和恰当应用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做到择优录用、择准应用,否则,错误或无意义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会对学生带来不良甚至负面影响。

另外,体育教师与体育专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求,把握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将信息化体育教学中各种资源进行有序整合,使之呈现形式更加系统和完整。同时,应对体育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相应地扩展,除了使其为体育网络教学课堂服务外,还要增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信息栏目,激发学生居家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兴趣,更好地为体育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二)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身体练习是体育学科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特点,每一个动作都由许多复杂的环节组成,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学习效果。然而相关体育教学内容是否适宜体育网络教学,体育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动作的技术特点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因此,如何根据特定教学要求设计相应可行的教学内容,是中学体育网络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育网络教学设计需具有一定程序性,以使体育课堂顺利开展。如图2所示,体育教师需提前发布教学任务,并及时上传课堂学习所需资料,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资料进行预习,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使其在进行身体运动时不自觉地在思维中产生运动反应,并通过自己的想象或模仿,完成动作技术的基本环节[5]。同时,体育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直播时进一步强调与细化动作技术要点,带领学生进行动作技术练习,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由于受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影响,练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所以教师还应在线监督学生练习,观察学生演示的动作,发现和诊断学生存在问题,采用即时指导。然而正确身体感知需经由“强化”方可获得,这一特性决定了初学者很难形成清晰的动作感知,也难以言明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持续性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效果进行反馈。

图2 体育网络教学流程示例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

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这也促使体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快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态度,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立足当前社会、学科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 + 体育教学”的平台,改善固有知识体系,不断汲取新知识,积极主动地更新、优化和完善自身专业发展。

在体育网络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钻研,做到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关注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授课时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自身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体育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上出一节师生彼此满意的优质体育课。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强大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由此也消弭了教师是知识固定持有者的认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持有者,教师的“教”不再是学生“学”的唯一途径,学生将拥有更多的学习渠道,也将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主动建构者,“教”与“学”之间关系的转变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6]。

“互联网+体育教学”使体育课程教学得到了很好地拓展和延伸,平台上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源使得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然而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且学不学都由自身决定,所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联网+体育教学全过程中,安排好教学的每一环节,给学生更好的体验感,使学生养成想学习、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好习惯[7]。

四、结语

“互联网+体育教学”为中学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和挑战。在互联网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必须为师生提供广泛的支持与帮助,体育教师则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能力,而学生则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积极主动汲取更多知识和技能。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学体育课达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教研体育教师中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