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会制亚冠联赛下中超球队竞赛成绩下滑原因分析
——以2020年亚冠联赛为例

2022-01-12徐宇佳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亚冠联赛球队

徐宇佳 兰州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研究部

亚足联冠军联赛,简称亚冠或亚冠联赛,是由亚足联每年举行的亚洲俱乐部足球赛事。自2009年亚冠联赛仿制欧冠联赛改制以来,其作为亚洲足球最高水平的赛事一直得到亚洲球迷,特别是中国球迷的广泛关注。2004年,随着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和足球市场的不断成熟,中国足协正式推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1]。得益于新媒体影响力的进一步彰显,中超作为国内顶级赛事自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2016年初,伴随着各中超投资人在欧洲与南美赛场一掷千金地购入高水平外援和国内球员薪水的水涨船高,中超正式开启了“金元足球”时代。此后三年参加亚冠联赛的中超豪门球队凭借着令世界瞠目结舌的高投入换来了一时的好成绩。不料,2020年的亚冠联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取消了主客场制,而采取了赛会制的比赛形式。不知是赛制改革的原因还是其它,各中超球队却在此赛制中表现不佳。本文通过探讨赛会制亚冠联赛下中超球队竞赛成绩下滑的原因,积极找寻解决对策,旨在为中超球队在亚洲冠军联赛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一、亚冠联赛各队的成绩现状

(一)亚冠联赛成绩回顾

1.主客场制亚冠下中超球队竞赛成绩回顾

“金元足球”的到来使得各支球队不光想在中超赛场有所建树,而且还想在洲际赛场扬我国威。从球队来看,中超霸主广州恒大与上海上港尽管在“东强西弱”的不利格局下遭受到日韩诸强的“围剿”,但是依旧靠着硬实力在三年中分别各自拿到了十六强、八强及四强的好成绩。尤其是在2017年与2019年两队分别打进了东亚区亚冠决赛,但都惜败于“亚洲红魔”浦和红钻队,距离亚冠总决赛仅有一步之遥。江苏苏宁2017年小组赛的15个积分也创下了亚冠改制以来中超球队参加亚冠联赛的积分记录。天津权健在2018年出人意料地在淘汰赛中击败了中超冠军广州恒大跻身八强。而2019年山东泰山也顺利小组头名出线,淘汰赛中点球大战惜败广州恒大。只有北京国安及上海申花在为数不多的参赛次数中表现不佳。

2.赛会制亚冠联赛制下中超球队竞赛成绩回顾

两夺亚冠冠军的广州恒大同组的对手——柔佛DT队因马来西亚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的疫情管控措施而选择了弃赛,在3进2的大好出线形势下却被日韩两支在今年国内联赛表现不佳的球队神户胜利船及水原三星抢走了出线名额。而上海上港队则高开低走,在小组赛前四场打出3胜1负的成绩后,连续以0:4和0:2的比分分别败于澳超弱旅悉尼FC及早早出线无望的k联赛豪门全北现代,在淘汰赛中更是遭到了神户胜利船的全面压制。由于中国足协杯冠军相较中超联赛冠军而言具有更多的偶然性,作为斩获2019年中国足协杯冠军而获得本届亚冠参赛资格的上海申花队的纸面实力难以与其他三支球队相提并论,球队的伤病人员数量又是在四支球队之最,韩国名帅崔康熙无奈地在比赛中一场又一场地排出了近乎“全华班”的阵容,小组赛打道回府也是在意料之中。只有阵容相对齐整的北京国安队打破了队史纪录打进了亚冠八强,但是遗憾地在四分之一决赛输给了本届亚冠总冠军蔚山现代队。

(二)两种赛制下的竞赛成绩分析

从两种赛制下分别代表中超出征亚冠联赛的球队质量来看,2020年亚冠中超参赛队伍的整体作战实力与洲际比赛经验与往年出征的球队们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广州恒大与上海上港两支中超霸主连续三年参加过主客场制下的亚冠联赛,北京中赫国安及上海申花在过去三年中都只有一次亚冠比赛的参赛经历,且均小组赛出局。而江苏苏宁、天津权健及山东泰山虽然难称中超顶尖水平,但至少都完成了小组出线的任务。从两种赛制下球队自身的成绩来看,各球队也都基本呈下滑的状态。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广州恒大,虽然他们在过去的三年比赛中未能再次登顶亚洲,但一次四强、一次八强及一次十六强的成绩放在亚洲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但这次却在同组对手弃赛的情况下爆冷小组垫底出局。而过去三年比肩广州恒大的上海上港也曾在2017年打进过东亚区亚冠的决赛,但本届亚冠却以极为尴尬的0个进球、8个丢球的三连败结束了征途。各球队相较前三年的辉煌战绩显得落寞了不少。

二、赛会制亚冠联赛下中超球队竞赛成绩下滑的原因分析

(一)依赖外援方面

中超在2016年步入“金元足球”时代后,江苏苏宁为了准备2016年的亚冠联赛,在冬窗引进了当时的标王特谢拉和英超切尔西队功勋拉米雷斯。上海上港也购入了胡尔克、奥斯卡一众巴西国脚准备在亚冠赛场上大展身手。而大量的外援引进似乎并没有对本土球员水平的提高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反而让主教练与国内球员变得愈发地依赖外援。

由表1可知中超球队在过去三年的亚洲赛场上的出色成绩得益于外援的优异表现,只有2018年的天津权健的外援进球占比为41%。“巴坎布帽子戏法”“高拉特大四喜”等新闻不绝于耳。但囿于伤病因素,2020年许多中超球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外援伤病潮,例如广州恒大的巴西国脚保利尼奥因伤退出本届亚冠联赛,仅仅带了三名外援参赛的上海申花也面临队长莫雷诺、韩国国脚金信煜带病作战的尴尬境地。而受卡塔尔当地航班疫情防控要求,刚果国脚巴坎布也无法在为国征战完非洲杯后驰援北京国安队,上海上港队的阿瑙托维奇也归国参加欧国联的比赛。同时,高薪球员的管理问题也对各球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拿着1800万欧元年薪的巴西前国脚胡尔克因为不满主教练佩雷斯的换人决定与其发生冲突后愤然离场,并且后来直接在与上海上港合同存续期间内拒绝登场,造成球队队内气氛十分紧张,同时核心的缺阵也使得上港在随后的比赛中表现不佳,以三连败结束了本届亚冠联赛。这一系列与往年不同的突如其来的外援缺阵使得各队主教练在排兵布阵上犯了难,这对十分依赖外援发挥的中超球队来说,出现成绩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表1 2017-2019年亚冠中超球队进球分布一览表

(二)彰显体育精神方面

在“金元足球”的大背景下,俱乐部老板们挥舞着手中的支票,拿着高薪的球员们在几乎零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享受着奢靡的生活。很多球员一旦有了新闻,也都是一些与足球无关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金钱腐蚀了大多数球员们踢球的初心,荣誉感及竞技体育精神也不复存在。上海上港队可谓是因荣誉感和竞技体育精神缺失而导致糟糕成绩的典型代表。在上海上港队同悉尼FC的比赛中,上港队门将陈威出击失误后,边后卫傅欢直接放弃了回追,任凭对方球员打空门得手,最终上海上港队0:4惨败于对手,而傅欢此举更是成了微博热议。

(三)管理方面

在《体育总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长达近两个月后,中国足协才匆匆忙忙敲定了中超的赛程与赛制。赛程方面,中超决赛在亚冠揭幕战打响的前一周才结束。而赛制方面,既志在亚冠赛场上有所作为又想通过得到国内联赛理想名次来获得下届亚冠联赛资格的球队们还将面临中超过去不曾有过的淘汰赛赛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超整体赛程相较日韩联赛变得更为密集。而在回国返航工作的进展上,对比日韩职业联盟在比赛结束的第一时间就迅速组织各球队回国,中国足协的低效工作使得滞留在酒店的球员们面临着暴露在疫情风险的危险之中。中国足协在运营职业化足球联赛方面的能力与日韩的足球职业联盟相比存在着肉眼可见的差距。中国足球职业联盟呼之欲出。

(四)赛场环境方面

由邱吉和采恩斯提出的驱力理论,解释了在现场的观众是促进球队成绩的提高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有观众或教练在场,就能增加优势反应,提高参与者的一般驱力或唤醒水平,从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2]。上海上港与广州恒大在2017—2019年三年期间的主场胜利分别占总胜场的82%及62%,而客场胜利的场次仅为18%及38%。“主场龙客场虫”成为各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真实写照。而受相关防疫政策的影响,本届亚冠联赛全程在卡塔尔的中立场地进行,同时实行空场比赛,对极其依赖现场观众尤其是主场观众的中超球队来说显得特别不适应。而来自瑞典的两个经济学家兼狂热的足球迷佩尔·彼德松-利德布姆(Per Pettersson-Lidbom)和迈克尔·普利克斯(Michael Priks)收集了21场看台空空的足球比赛的数据。他们发现主队在没有观众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偏袒主队的有利判罚下跌了23%,黄牌下跌了26%,红牌下跌了70%[3]。

(五)球员的心理方面

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热盼遥遥无期的中超复赛,半年多来,处于无训练或无比赛环境之中,球员们内心愈发焦虑,这势必会对其竞技状态产生了影响。过去三年中超俱乐部高投入下衣食无忧、旱涝保收的球员们在突遭俱乐部各种降薪、欠薪甚至是解约带来的经济压力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尽管有在苏州赛区及大连赛区中超比赛的经历,但对于四支球队来说,第一次来到海外参加全程封闭式的赛会制比赛让球员们的内心多少感到了不适应。饮食方面,酒店也将不会为各队提供自助餐。中方球队中的厨子也难以离开酒店私自采购心仪的食材,以满足队内球员的口味,队员们将会面临长时间的饮食不适应的问题。此外,由于正值特殊时期,中国足协仍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回国航线,纵使各队皆遭淘汰之后也不能立即回国,只能长期滞留在酒店苦盼国内的发令,这将进一步加剧球员的焦虑情绪。

(六)后备人才方面

距离中国队上一次参加世青赛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那一批带领中国队创造辉煌的球员有的至今仍是中超豪门球队的中流砥柱。如果说中超球队们坐拥顶级球星决定着球队成绩的上限,那么国内球员的实力才是真正地决定了球队的下限。本届亚冠联赛中超球队呈现一种“铁打的老队员,流水的年轻球员”的尴尬情形。球队曾经的核心球员面临老化和年轻球员难以委以重任是本届亚冠联赛上各球队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

由图1知中国本土球员的年龄结构相比日韩本土球员而言显得不合理。中国球队们拥有着数量最多的20岁以下的年轻球员,但这个年纪的球员普遍刚刚上调一线队,难以争得主力的一席位置,对球队最终的成绩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21-26岁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是黄金年龄,梅西和C罗都在这个年龄段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金球奖。但中国在此年龄段的球员人数明显储备不足,占比仅为31%,而青训强国日本的这一数据甚至达到了一半。中国30岁以上球员数量是三国中最高的。即使是明星运动员在步入30岁后状态也会呈下滑的趋势,更别说本土球员在自律方面远远不及日韩球员,高龄球员们失败的身材管理也是被外界热议成“白斩鸡”。改善不合理的职业球员年龄结构俨然成为中国职业足球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图1 2020亚冠联赛中日韩三国本土球员年龄分布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中超各队极度依赖外援。在外援缺阵的情形下,教练员往往束手无策,国内球员相互之间变得不会踢球。

(2)金钱腐蚀了高薪队员们的竞技体育精神,致其逐渐丧失了踢球的斗志,竞技状态也大幅下滑。

(3)中国足协联赛运营能力方面显得缺乏职业化,同时为各队安排回国返航的后勤保障工作方面低效且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远征西亚的四支球队的备战工作。

(4)赛会制亚冠联赛下实行空场比赛对以往擅长主场作战且依赖主场球迷呐喊助威的中超球队来说完全是一片陌生的竞技环境。

(5)新冠肺炎疫情下长期的无比赛使得球员们的经济压力陡增,生存状况举步艰难。长时间的酒店封闭式管理方式及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的封闭式生活环境也对球员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波动。

(6)足球后备人才的匮乏明显体现在人员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年轻球员的能力很难委以重任,中生代球员的数量寥寥无几,老球员在球场上的状态力不从心。

(二)建议

1.合理调整薪资结构

中国足协须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前提下颁布限薪令,限制本土球员最高薪水,而外援的薪水同样需要大幅下调。小幅度调高收入偏低的低级别联赛球员工资,以防不同层级联赛球员贫富差距拉大。

2.加快中超球队股份制改革

俱乐部各投资人应积极利用中超这个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平台吸引涵盖不同行业的投资方,多行业的投资方组合能够让俱乐部在遇到单一特定的风险,如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临危不乱。改革过程中,要明晰俱乐部的产权,让俱乐部与政府、企业、教练员及球员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利,进而让俱乐部的产权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促进俱乐部的长久发展。

3.加强对体育精神的教育

中国足协应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国家的诞辰、党的生日、建军周年等相关大型事件相结合,将英雄先烈们舍命护国的精神与足球场上奋勇拼搏的精神相呼应,让队员们燃起熊熊的爱国之情,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的问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能适当牺牲个人利益,把个人力量融入集体力量,了解在和平年代踢球的来之不易,进而激励他们在赛场上拿出应有的状态[4]。

4.加快推动中超职业联盟成立

新的职业联盟需要根据邻国日韩成熟的足球职业联盟运营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创新联赛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健全联赛制度保障体系来打击联赛中的不轨行为,以此来为中超联赛整体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5.为球员提供心理帮助

中国足协同各俱乐部则需要配备更多的心理医生、安排多样性的心理辅导课程来对球员进行更多情绪疏导和心理帮助,让球员调整心理状态,获取新的比赛动力,以适应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仍将是赛会制的亚冠联赛。

6.加强观赛氛围的营造

中国足协应与亚足联积极沟通,为日后重启国门后中超球迷的跨国观赛提供后勤保障,为当地的华裔、华侨球迷争取更多的观赛席位。中超球队们回到球迷们欢呼助威的大环境中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球员们的自信心及加强球队整体的战斗力,进而提高球队竞赛成绩。

7.建立健全高质量青训体系

青训是一国足球发展的根基与希望。足球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绝不能独立于教育之外。一个真正的好球员应该在从小踢球时就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培养出独立人格。而青少年竞赛体系则是检验青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通过比赛的不断磨炼才能使得青少年运动员快速成长。中国足协应大力支持、携手社会各界举办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赛制下的多元化青少年足球竞赛。

猜你喜欢

亚冠联赛球队
一道美国数学竞赛题的推广
上海上港告别亚冠之旅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推广与变形
亚冠决赛今年无中超
菜鸟球队菜鸟兵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告别亚冠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这些球队为什么拿不到总冠军?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