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标互动理论在改善肺结核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2022-01-10胡筱艳江西省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吉安34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护患肺结核依从性

胡筱艳(江西省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0)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肺部传染疾病[1]。该病病程较长,康复缓慢。因此,在长期的系统性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护理康复指导,以便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2]。达标互动理论是由Imogene M King在综合系统论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护理理论,要求在护理过程中,护患双方相互感知、判断并行动,帮助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目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3]。本研究通过采用达标互动理论对6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对患者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期探讨达标互动理论用于肺结核患者康复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诊疗的肺结核病人1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肺结核,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28.2±3.4)岁,病程5d-3个月,平均病程(28.2±4.8)d;观察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0.8±2.9)岁,病程5d-3个月,平均病程(29.4±5.2)d。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别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如交待病人多卧床休息、适时更换体位以防压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以及心理指导等[4];而观察组采用达标互动理论实施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评估方法:护理人员须端正态度,对待病患应热情和蔼,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会谈、观察、交流及时收集患者病情状况,做好患者的入院评估,其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健康状态、疾病进展、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心理状况。(2)护理计划及目标的制定:通过对患者健康状况的详细评估,护理人员交流探讨、集思广益,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及目标,并围绕设定目标开展多项促进目标达成的活动,同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同病人交流,同时以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3)实施方法:①保持病房内整洁干净、空气清新,以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②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护患沟通技巧,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增进护患间的信任感。③及时了解患者的诉求,定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对于肺结核的认知,熟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④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⑤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达标互动理论康复相关知识及护理常识的培训,帮助患者家属建立正确的康复护理观念,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4)目标评价:定期对目标实际进展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已达成目标者可结束护理程序;若未能达成目标者,护患双方应共同分析失败原因,修改并制定新的计划和目标,再次实施。

1.3 观察指标 ①自护能力评估。采用以Orenm自护理论为基础加以完善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4],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四方面43个条目,总分172分。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后发放量表,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统计各条目得分情况,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者表明自护能力越好。②治疗依从率。采用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测评表进行评估,总分为25分;其中,得分>20分者为依从,得分<20分者为不依从。统计两组患者的依从例数,计算治疗依从率。

此外,自行设计肺结核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和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均为100分,以得分>90分为掌握;对于出院后治愈的判定,以出院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平稳等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加以计算剖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别具备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病人自护能力总评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达标互动理论指导下,观察组病人在干预之后自护能力提升突出,其总评分及各因子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差别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分析(±s)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bP<0.05。

时间段 组别 例数 自护能力总分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护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干预前 观察组 62 86.96±12.48 22.32±4.25 18.53±6.85 26.25±3.89 33.26±5.42对照组 62 85.79±13.02 21.98±3.56 18.69±7.16 27.42±3.45 34.08±4.98干预后 观察组 62 112.85±12.48ab 29.12±4.98ab 29.85±5.47ab 40.22±3.89ab 46.25±5.98ab对照组 62 98.63±10.02a 22.36±4.52a 19.24±6.32a 29.25±4.02a 37.25±4.05a

2.2 两组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率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出院时治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比对照组表现突出(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率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对比(例,%)

3 讨论

达标互动护理理论强调护患双方的互动,使在护理过程的每一步中,护患可感知到对方的参与,同时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以明确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探索达到目标的方法,促进目标的达成,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达标互动理论构建的主动参与型护患关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5]。刘倩[6]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互动达标护理也显著促进了患者早期康复目标的实现。这些都表明达标互动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张俊霞[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中采用互动达标理论,提升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有效帮助患者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

本研究中,将达标互动理论引入肺结核患者护理中,通过互动性评估,及时收集患者病情状况,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及目标,如知识宣教、心理指导、社会支持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帮助患者尽早康复,维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结果显示,在达标互动理论指导下,观察组病人在干预之后,自护水平提升明显,其总评分及各因子得分同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表明达标互动理论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了其健康意识和护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出院时治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达标互动理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预后。范美琴[8]在类似研究中也证实达标互动理论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结论与其相一致。

综上所述,达标互动理论指导护理干预实施,显著改善了肺结核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时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护患肺结核依从性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肺结核咯血护理中的价值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维生素C改善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及药物肝损伤的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