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濮阳古澶州城的考古发现与保护利用的几点认识

2022-01-09袁广阔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1年11期
关键词:濮阳城墙古城

□袁广阔

古澶州城,位于黄河下游,冀、鲁、豫3省交界处的濮阳市南部。古城始建于五代,分南北二城,形状南直北拱,形如卧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被黄河淹没。北城,为今日的濮阳县,即当地人常说的“老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亲自至澶州督战。宋军在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双方经过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间,宋、辽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双方和平共处。古澶州城内,有多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4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013年春天,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及濮阳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当地基本建设对澶州城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该城在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有很多价值可以挖掘。本文在实地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拟对澶州城的现状和保护利用进行探讨。

一、澶州城址的布局

史载,五代时期,濮阳为黄河重要渡口德胜渡,李存勖跨黄河而建南北两城,遂有德胜南北城之称,两城如两个对扣的半圆,夹黄河而筑。如今,南城已毁。北城,平面呈半圆形(民间俗称“马蹄”形),东西长,南北短;街道呈棋盘式分布,中轴线偏西,形成了“四大街、八小街、二十四条布袋街”的布局。(图1)

图1 宋澶州城平面图

北城,也称“濮阳老城”,南依黄河,坐落在河滨台地(丘)上,地势较周围略高。目前,城内地势呈中间高、四面低的龟背形,中心海拔约56米,西关海拔50米,东关海拔49米。从遗留的城墙轮廓来看,有北曲南直的特点,与文献和《开州志》中濮阳图录基本对应。城址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东大街长约450米、西大街长约360米、南大街长约210米、北大街长约270米,均为青石板铺路。至今,古城街道里巷布局、名称基本未变,尤其东、西、南、北4条大街两侧,仍保留着清代以来的传统商业店铺。

澶州古城内的古城布局较好,街道和建筑基本上沿袭了明代以来的传统风貌。明嘉靖 《开州志》和清嘉庆《开州志》都记述了澶州(开州)城的风貌。澶州城几经修葺,但总的布局没有变化。据明嘉靖《开州志》记载,明代知州李嘉祥增筑后的城池“高三丈五尺,广三丈,门四,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有迎春、成秋、朝阳、拱北四门。瓮城外环以墙,达诸关门,驾层楼其上,几五丈,颇极壮丽,十郡县莫先焉”。

今天的城关镇,即建立在澶(开)州城的基础之上,仍延续着晚清至民国以来的传统街区和布局。城关镇,是我国历史上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沿用至今,即“县治”所在。古代,城关镇的外围通常要修筑城墙,进出县城必须通过城关,即城门。而濮阳县城关镇的东关村、西关村、南关村和北关村,正好能够对应东、西、南、北4道城门。

二、澶州城的主要文化遗存

澶州古城,是濮阳市文物古迹时代跨度最长、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价值最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濮阳民俗文化保留最多、最好,体系最完整的区域,它是濮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载体。目前,还保留有宋、明、清3朝的一些遗迹。

(一)宋代遗迹

1.城址。根据文献记述,澶州城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五年(公元919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澶州守将李存勖在黄河德胜渡口夹河筑栅,并在黄河两岸修筑南北二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被黄河洪水所淹没,仅剩北城。濮阳县文管所在配合基本建设中,于南城一带发掘出土有唐代注子、五代荷叶碗,宋代瓷枕、瓷瓶、陶砚等器物①首都师范大学与濮阳县文管所资料。,证明了南城的存在。南城被毁后,宋王朝以澶州为京畿重地,“北门锁钥”,对北城池大加扩建,扩建后的城墙周长12千米,平面形状为半圆形,面积34平方千米。

现存城墙,为宋代澶州城城墙,四周都有保存,西南部城墙保存较好。2013年5月,我们测量到的城墙西南角高6米左右,上部宽3~6米,下部宽20~30米。由于这里位于黄泛区,黄河淤积比较严重,城墙在地下的保存高度为5~6米,因此城墙的实际高度12米左右。城墙断崖夯层清晰可辨,墙土包含有龙山、东周、唐、宋时期的遗物。从地表上看,城东部受基本建设影响,早期澶州城的规制基本无迹可寻。但考古调查和发掘证实,地下部分还有5米高而且保存较好,城墙外有一周护城河环绕。

南城墙西段,包括两个遗迹点,一个是城墙西南角的角楼,另一个是角楼以东疑似城门的豁口。城墙西南角,夯土保存情况最好,高且宽,还在顶部发现了不少砖块瓦片,初步判断是建筑遗物,结合《开州志》等文献资料,可知此处为角楼遗迹,现已荡然无存。角楼以东的豁口,较宽且规整,最为明显的是其西壁南端有一个基本呈90度的拐角,拐角两面均平整,应为原始面,故推测是城门遗迹。但文献资料中未见记载,可能属于偏门或侧门。我们还对豁口西壁进行了铲刮剖面和观察,发现现今地表以上的夯土至少可以分为水平厚度较平均的6大层,每大层内可细分小层,没有发现较明确的垂直版线。(图2)

图2 澶州城墙局部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干渠工程,2013年4月至6月,濮阳市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师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干渠经过的城址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位于城关镇新民村南,东侧(即城墙内侧)紧邻西水坡遗址所在的西水坡调节池,城墙以外为麦地。

通过发掘,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墙主体部分的版筑情况,平面夯窝分布、剖面夯层叠压以及城墙内侧夯土坍塌和补筑情况(图3)。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到清光绪三年(1877年),开州城经历了 15次程度不等的修葺。《苏魏公文集·澶州重修北城记》记载:城墙的修葺是“引铁丘之土”而修。考古发现,北城墙北段夯土内包含有大量龙山文化陶片,证明文献记述是准确的。

2.德胜渡遗址。位于濮阳县城南金堤河两岸。东西长4千米,南北宽约3千米,距地表2~3米,西部文化层厚1米,东部文化层厚3~4米。出土有唐代注子、五代荷叶碗、宋代瓷枕、瓷瓶、陶砚等器物。

3.回銮碑和御井。目前,澶州城内保留的宋代遗迹有回銮碑和御井。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县御井街。“澶渊之盟”合约签订后,在班师回京之前,宋真宗赋诗一首,以志这次亲征胜辽之事,并命人刻于石碑之上,即为回銮碑。原碑高2.9米、宽1.3米、厚0.36米。碑文为行草书体,首行题“契丹出境碑”。如今,碑首已毁,碑身于明代断裂,仅存31字。(图4)

图4 回銮碑亭

御井,位于回銮碑前,圆形石井口,直径约1米,深7.5米。据清《一统志》载,御井为宋真宗御驾澶渊时所凿,“御井甘泉”为昔时旧郡八景之一。

(二)明清遗迹

1.八都坊。又名澶渊明阀坊,位于县城北大街,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纪念明都御史纪著、侯英,大理寺卿李钰、史褒善、王延,以及兵部尚书赵延瑞、户部尚书董汉儒、巡抚吉澄所建。该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明间为庑殿顶,刻石瓦垄,脊上有石狮驮宝瓶。坊高9米、宽9.65米、厚2.15米,底座长3.86米、宽2.85米、高0.52米。坊南上额横书“澶渊明阀”,坊北上额横书“方镇重臣”。

2.四牌楼与明清十字街。老城近中心的位置矗立着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的四牌楼。四牌楼,又名中心阁。平面布局呈方形,木石结构,通高8.6米,长宽各6.6米,是濮阳县老城区传统格局的标志性建筑。嘉靖《开州志》载:“四牌楼坊,在十字街心,东扁宪副,西都宪,南颛顼名都,北汲黯故里,知州龙大有立……”今《濮阳县志》云:“嘉靖二十六年兴建中心阁。”

明清十字街位于城中心。自明代以来,这里就形成了以四牌楼为中心的十字街道路格局。大街两侧为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店铺和民居。这些古建筑青砖灰瓦,飞檐挑角,雕梁画栋,扳搭门环环相扣,一派古城遗风。回銮碑、御井等文物保护单位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明清十字街为主骨架,以与主街平行的次要街道为辅街,延续了我国古代中原城市的方格网状街道格局,并保留了不少传统民居。可以说,目前该城历史街区的保护还是比较完好的。

三、澶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探讨

(一)澶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

从澶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构成可以看出,澶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集中,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问题。

1.历史街区宣传力度不够,亟须加大。澶州古城缺乏必要的宣传,吸引力不够。此前也有学者指出,濮阳当地的文化活动周知名度不高,“节庆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2]。目前,这些历史街区的保护重点不是抢救或重建,而是如何加强保护、提升知名度,普及历史文化教育。

2.古代遗址破坏严重,亟须抢救维护。城墙是标示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诉说着古城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与中国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澶州古城的城墙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仅剩西南、西北部分高出地面,而附属于城墙的门楼等更是荡然无存。从卫星图上看,城东部由于经济开发,澶州城规制基本无迹可寻,而如果没有城墙,四牌楼之中心也就无从说起。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里的居民纷纷盖起了新房,各式现代化建筑正在加速破坏四牌楼中心区的整体风格。中心区人口密度较大,各种商业混杂,卫生环境较差,影响了古城的景观。

3.民俗文化开发不够,古城缺乏品牌效应。民俗文化是古城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城文化品牌的有机载体,对于增强古城的文化感染力、可读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濮阳民俗文化丰富,但开发却不尽如人意。作为传统民俗聚集地明清十字街,目前大多以日用百货销售为主,仅有几家具有当地特色的壮馍和香肠店分布其中,这反映了当地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简单的百货对游客毫无吸引力,他们至多在四牌楼街道观光,不会逗留。目前这种产业模式,不仅没有门票上的收益,而且也浪费了文化资源。

(二)澶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几点设想

澶州古城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分布集中、价值突出,且类型不一。因此,可以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位置、属性、年代等因素分成不同的片区,并采取相应的模式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1.应当恢复澶州古城墙的原始风貌。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最亮丽的风景,与大多古城呈现方形的结构不同,澶州古城为半圆形,俗称“卧虎状”,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澶州古城墙虽然破坏严重,但是西南段保存较为完好。通过考古发掘对澶州古城墙的解剖,已经全面了解了它的结构和建造程序;清嘉庆《开州志》中,有澶州古城详细的平面布局图,这就为复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复原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安、大同等城市古城墙修复的经验。具体而言,要参照《开州志》澶州古城的平面布局图,按照原真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不仅要恢复城墙的本来形状,更要恢复城墙附属建筑的原始风貌,包括城墙4门(南门开德门、北门镇宁门、东门德胜门、西门阜安门)及其门楼、城墙东南角的文峰塔、城墙西南角的配文塔等。古城墙复原后,可运用科技、艺术等手段将澶州城中发生的历史大事、诞生的历史人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再现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

2.以四牌楼和十字街为基础,打造明清“民俗文化步行街”。濮阳老城以四牌楼和十字街组成的明清街区,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街”,保存完好,在我国北方地区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民俗、艺术、科学价值。但是,由于街区现在仍以居住和商业为主,人流量较大,局部已经遭到了破坏,加之缺乏卫生设施及绿化,显得破旧与脏乱。因此,应对明清街区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要以打造“民俗文化步行街”为宗旨,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的原则进行改造,对影响街区整体环境的现代建筑要拆除,对不法商业行为要制止,使街区恢复原始风貌。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濮阳特有的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使人们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明清时期一样,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明清文化。同时,在保证不破坏街区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可将街区作为影视拍摄的基地,以更好地发挥街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形成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正如单霁翔所言:“它们需要的不是人们给予怜悯式的保护,而是需要人们真正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而给予积极的保护。”[3]“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3]

3.加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64项,市级372项,县级1000余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名,省级63名,市级270名;省级非遗展示传习示范馆13处,省级传统戏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个。面对形式如此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强化当地政府的主导责任和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等各种节日、纪念日,设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在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增强文化遗产全民保护意识的同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

四、结语

澶州古城兴建于五代时期,使用于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该城见证了宋辽“澶渊之盟”后宋、辽百余年间双方和平共处的历史。古澶州城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以及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历史文化优势非常明显,历史街区内的格局较好地沿袭了传统的风貌。澶州古城,是濮阳市文物古迹时代跨度最长、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价值最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濮阳民俗文化保留最多、最好,体系最完整的区域,它是濮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载体。在历史文化遗产独特性和多样性方面,澶州古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重叠式发展的历史特点。应进一步对传统街区和民居进行修缮,对现代街区和民居进行改造,适当增加仿古构件,恢复历史风貌。如:恢复老街名称,并利用街道对澶(开)州城内各遗迹点进行串联,规划特色游览线路;保护并修缮至今尚存的遗迹单位,确认曾经存在的遗迹单位,竖立标志加以说明,有迫切需要的可尝试重建;合理开发街道两侧的特色商铺、客栈、饭馆、旅游纪念品专卖店等。

澶州古城荟萃了众多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较早且一度处于河南较领先地位。这些,都是希望之所在。我们期待濮阳书写出新的富于活力的城市发展史,将古与今融为一体,展示其独特的人文风貌。

猜你喜欢

濮阳城墙古城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良渚古城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