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022-01-06刘友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542502

兽医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养猪业细菌性仔猪

刘友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542502

猪肉已成为了我国人民最主要的肉食之一,其健康养殖技术对中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意义十分重大。发生重大疫病时,就需要养殖户根据疫病的实际状况适时制定管理对策,防止重大疫病的传播,因此饲养管理人员应当全面掌握猪腹泻的主要病因和疾病诊断,以确保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疫病管理措施防止和控制病情,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1 猪腹泻的原因

1.1 病毒性腹泻猪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病都是引起猪水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在全年均都可以观察到传染性胃肠炎,而又以冬天和春天发病率较高,在所有年份的仔猪均可能受到感染。猪流行性腹泻最常发生于严寒季节,极少发生在高温时节,但所有年龄段的病猪均很容易感染,可高达100%。轮状病毒腹泻则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于10~40 日龄的仔猪,轮状病毒腹泻常于低温时节出现。

1.2 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主要是由于猪体内致病菌及分泌的毒素对肠黏膜所产生的破坏而造成的。细菌性腹泻可能在四季中均会出现,但和病毒性腹泻很相似,大多出现在冬天和春天。而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

1.3 寄生虫性腹泻可能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球虫病、鞭虫病、蛔虫病、弓形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等。

1.4 猪饮用水不干净或饲料过期变质当猪的饮用水受到污染时,很容易对猪的肠道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容易导致腹泻。同时,如果喂猪的饲料保存不当、长期储存和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造成饲料变质腐烂,饲喂这种饲料将导致猪腹泻。

2 主要类型和常见症状

发病猪会出现腹泻和脱水问题,而这样往往就会造成仔猪营养不良或食欲减退,从而在引起仔猪的机体紊乱进一步影响其正常胃肠功能。另外,针对目前最普遍的猪腹泻病例,大肠杆菌感染所导致的细菌性腹泻和猪肠道冠状病毒所导致的病毒性腹泻,最关键的是其都存在传染性。腹泻病也会明显削弱对仔猪的抵抗力。

3 流行病学

在养猪过程中,往往引起猪出现腹泻疾病,危害非常重大。常见的腹泻病原包括了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营养性消化不良腹泻等。而该病主要集中在新疫区,且传播速度极快。根据其不同的传染状况,可分为散发性与地方性流行。在感染后,痊愈的仔猪生长迟缓,甚至形成僵猪。

4 产生原因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养猪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仔猪腹泻,包括不合理的饲养过程以及不卫生的饲养环境等。尽管我国养猪业已开始向规模化发展,但由于个体养殖户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猪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尤其是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不足,不仅易出现生猪误食毒性物品的问题,对母猪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无法获得合理保障;另外,在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由于许多养猪户往往无法进行严格、规范的消毒管理,致使生猪腹泻性疫病现象依然常见,对个体农户的经济效益影响却很小,但对整个生猪产业产生了严重危害。

5 临床症状

当该病出现于畜群中时,猪仔可显示出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和腹泻,呕吐物中带有未消化的奶块,且粪便呈水样,颜色多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其排泄物中带有未消化的奶块和胃肠黏膜碎屑。同时,身体上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水表现。此外,哺乳期的母猪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发热、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饮水总量也明显减少。但一般情况下,症状会在大约1 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

6 病理变化

解剖死猪后,可发现死猪的肠道内的物质以软膏或糊状的形式存在,粪便的颜色通常为灰白色,部分内容物会粘附在猪的肠粘膜上;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肠粘膜出现严重的炎症病理反应,导致肠膜淋巴结肿大,出现出血症状,肠壁变薄,失去弹性,胃粘膜出血,并含有大量凝块。

7 预防措施

7.1 加强生猪饲料管理对于猪的生长过程,充足的营养通常是确保其健康生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猪养殖户应对猪饲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应注意避免因猪意外摄入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猪腹泻疾病。确保饲料供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确保猪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除了干贮饲料外,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猪选择不同类型的猪饲料,以有效解决胃肠刺激引起的猪腹泻疾病。

7.2 加强生猪猪舍管理对于生猪养殖的猪舍,除进行全面清洁工作之外,还应定时消毒。在保持生猪环境干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处理生猪粪便,给生猪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另外,由于春季早晚温差很大,非常容易影响母猪的身体机能,可以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增强母猪的免疫力。另外,还必须尽量减少外界影响对母猪生产性能和健康发育的影响。

7.3 优化猪饲养的日常管理猪的日常喂养和治疗水平直接影响猪的腹泻病的发生频率,而猪腹泻的发生与气温和气候密切相关。新生仔猪抵抗病原的能力较弱,在恶劣的环境中容易腹泻。只有加强养猪管理,积极改善养猪环境,为猪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才能减少猪腹泻的发生。对于新生猪仔,养殖户必须设置专门的猪舍,将温度控制在27~29℃;按照相关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随着猪的生长,养殖户必须调整温度,以促使猪能逐渐适应外部环境,给仔猪提供适量温水,及时清理猪粪,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猪场干净整洁。

7.4 及时补充糖和液盐脱水和酸中毒都是仔猪腹泻而致死的主要因素。由于长期腹泻容易引起胃肠内大量碱性物质的丢失,从而造成仔猪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的缺乏。临时增加葡萄糖和液体也可纠正仔猪的酸中毒。可采用静脉注射或向腹腔注入3%~5%碳酸氢钠溶液和5%的葡萄糖。同时,口服给药溶液也有效防治腹泻并增加仔猪的存活率。

8 治疗策略

8.1 对饲养细节的把控要细致到位猪腹泻是农户头痛的问题,怎样防止与处理养猪腹泻是需要处理的问题。做好养殖细节控制有助于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也应该重视饲料管理工作的重视,做好猪的日常饲料管理工作,如猪饲料和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针对不同种类的猪,养殖户应当按照生猪的生长习性设置不同的饲养种类,并选用最有利于该种类生猪生长的饲料,以降低在饲养环节腹泻的可能性;同时不同品种的猪饲料也具有不同的营养元素。而针对相同品种生猪,养殖户也可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供应各种养分水平的饲料。在对猪饮用水的管理中,饲养者也必须关注养殖用水的质量和温度。而水质的好坏,又是影响腹泻病发生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养殖户应选用较清洁的水源饲养的仔猪,以保证饮用水安全。水温随季节而改变,饲养者也应该注意猪饮用水温度,以防止因冷刺激猪肠胃道而导致腹泻。

8.2 对养殖环境的管理要加强饲养环境也是危害生猪养殖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饲养环境管理工作,也是防止生猪腹泻病的主要手段。从饲养环境防止仔猪腹泻,能够有效避免腹泻疾病的突然出现。所以,养殖户应该意识到环保的必要性,做好对仔猪的生活环境的管理工作,如卫生、温度和通风。

8.3 抓住治疗时机,对症下药由于仔猪身体素质较差,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尤其在饲养条件和环境管理不严格时更易受到感染。因此,在做好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有效加以管理。比如,当确认仔猪发生细菌性腹泻后,应暂停饲喂仔猪乳汁。暂停饲喂后,仔猪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此时,饲喂葡萄糖盐水的方法可确保仔猪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

葡萄糖生理盐水不但能够减轻猪的饥饿感,同时有一定的缓解临床症状效果。对于细菌性腹泻的仔猪,饲喂葡萄糖生理盐水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葡萄糖盐水并无法彻底治疗病毒性腹泻。

饲养者也可以给严重腹泻的仔猪注入干扰素。因为干扰素能够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仔猪舍内服药后,应隔离防止感染其他仔猪。仔猪的自身机能很脆弱,若不进行隔离,其他仔猪很可能被传染。不同的病原用于治疗的药物可不同。养殖户应根据仔猪的临床症状和病因进行药物治疗,防止仔猪病情恶化,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9 结语

目前,养猪业已经作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人们饲养管理观念的日益增强,养猪业也在很多领域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尽管仔猪腹泻病的防控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对腹泻疾病方面仍存在诊断和治疗难题。综上所述,猪腹泻是养猪业中最为普遍的病症,因此预防猪腹泻病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养猪业细菌性仔猪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