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3·23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网课的设计与实现

2022-01-03陈德康朱怡颖

科技与创新 2021年24期
关键词:网课气象科普

陈德康,朱怡颖

(1.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广东 广州 510080;2.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广东 广州 510080)

网络课件是利用因特网技术,将课件放在服务器上,人们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教学辅助工具。因网络课件的设计需满足教学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它其实是缩微的教学系统。每年03-23是世界气象日,在2020年,广东省气象局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举办名为《“听”首席让你涨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并首次制作气象科普网络课件用于该活动。下面以制作该网络课件为例,介绍网络课件的特点、网课录制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和课件实现的关键技术等。

1 广东2020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网课功能特点

广东2020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网课是基于微课的思维方式,采用视频类课件的制作方式,以专业气象科普知识为基础,运用课件制作技术为核心,凭借移动学习氛围兴起为契机,依托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务求把气象科普知识潜移默化地扎根在人们心中。该网课的功能特点如下。

随心所欲自由学习。该网课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观众只需联网即可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掌握学习自主权。该网课学习进度灵活。观众可自行安排课程的学习进度,不必担心知识点“错过”等问题。该网课表现方式创新。观众可通过视觉、听觉全方位立体地感受课程内容,加强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点丰富且通俗易懂。该网课内容涵盖各种专业知识,坚持“接地气”“听得懂”“有反思”的原则,用生活中的例子讲科普,用浅白的语言谈气象知识,用简单的问题促观众反思。

传播方式丰富且效益明显。该网课制作了MP4等常见视频格式,适用于手机、互联网传播使用。通过在线观看、转发、下载等方式使课件得到快速传播,真正实现“气象科普进万家”的目标。仅在活动当天,该网课线上观看量达1.2万,社会科普宣传效益明显。

2 网络课件录制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该网课制作组诚邀广东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为授课教师参与网课制作。根据网课制作流程及要求,其内容上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2.1 网课内容结构设计

网课内容作为本次网课的“主心骨”,制作组根据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气候与水”,把课件题目定为《神奇的水与水循环》,主要讲述水循环知识与过量雨水带来的灾害等内容。网课具体内容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广东2020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网课课程内容结构图

此外,制作组在课件内容和画面设计方面还要求坚持以下几点原则:①课件内容要正确无误。课件的所有内容必须政治思想正确和科学道理准确,不容许任何错误。②授课内容要言简易懂。因受众对象主要是普通民众,因此授课内容需做到“用浅白的语言去科普”“用易懂的方法去传授”,杜绝单向灌输式教学。③课件内容要多图(动画)少字。结合气象培训工作经验得出:人们对图片动画数量多、文字内容少的课程更感兴趣,培训效果也更好。因此,在课件制作时,多用模型、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来展示知识点,配合风趣幽默的语言陈述,这不仅能让观众学到科普知识,还能降低观众的疲劳感与无趣感。

2.2 正式拍摄前的准备

2.2.1 课件的拍摄形式与机位设置

为提升培训效果,制作组决定采用触摸屏播放PPT+教师讲解的单屏录制方式[1-2]。为满足拍摄需求,既要保证触摸屏与教师站位接近,还要充分利用摄像头广角区间摄取教师和屏幕内容,并留出适当的画面空间确保画面完整性。

2.2.2 教师的着装要求

制作组结合工作经验,要求教师的着装做到以下“九个避免”:①避免重复的图案。如人字形、细条纹,它在镜头里会有“振动”的视觉。②避免深黑色、亮白色和肉色。它会导致对比度问题,降低拍摄效果。③避免穿亮绿色的衬衫。它会给皮肤带来不健康的“苍白”。④避免大面积的鲜红色。它会使人的身体有“流血”的视觉。⑤避免松散或皱褶的衣服。它会使人看起来很不庄重。⑥避免穿亮白色汗衫。它会透过衬衫被摄像机拍到。⑦避免围巾和高领毛衣。它会摩擦麦克风,降低收音效果。⑧避免戴过多的珠宝。它容易造成反光等问题。⑨避免使用浅色T恤式衬衫。它会使得隐藏麦克风非常困难。

因多数授课教师并不是专业影视人员,对着装的选择会有偏差。制作组结合以上“九个避免”原则,提前与授课教师进行拍摄效果预览,务求达到最佳效果。

2.3 网课的正式录制

当准备工作就绪后,制作组使用高清摄像头拍摄视频、无线麦克风采集声音、录制软件进行合成,得出广东2020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网课初片。

2.4 网课后期专业制作与剪辑

在完成正式录制后,制作组需用专业视频制作软件对网课初片进行后期的专业制作与剪辑。因为网课初片可能会存在课件信息不全、赘余视频片段待删、动画效果缺失、音频片段音量不足、版权等问题,需要后期制作来解决。

3 解决网课制作问题的核心技术方法

针对上述2.4所述网课初片的问题,制作组使用专业剪辑软件(以下称为PR软件)来解决,也借此介绍网络视频课件的制作与剪辑过程和注意事项。

3.1 片头制作

制作组先基于2020年世界气象纪念日海报制作基础片头底图,利用PR软件把背景音乐与片头底图合成为片头视频。

3.2 网课初片的审核与剪辑

制作组先对视频画面进行专业制作,如添加官方Logo、课程信息、动画效果、视频图片等,再把视频中的赘余画面等不当内容删除。具体操作如下:①把初片视频置于视频轨道V1,调整其“位置”属性,使视频上方留出足够空间用于标题与Logo的展示。②把设计好的课程信息置于视频轨道V2,设置时长,调整“位置”“缩放”属性,使其位于视频上方。③把“广东气象”官方Logo置于视频轨道V3,设置时长,按上述方法调整至合适位置即可。④利用“剪切”工具对不当内容片段进行删除,并添加上适当的动画效果。

3.3 网课画面的针对性优化——“马赛克”打码遮盖

在日常网络课件制作过程中,基于严谨性,需对网课中所有出现的广告、Logo水印等内容进行“马赛克”打码遮盖,以免造成版权侵权等问题。操作步骤及效果前后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马赛克”效果遮盖视频画面前后对比图

3.4 音频轨道的增益与声道的调整

在上述各步骤完成后,需适当对课件的音频进行调整。为处理那些网课中的某些音频段落声量明显过小或因“破音”而过大的情况,制片组要对“不正常”的音频片段进行调整:使用PR软件截取“有问题”声音段,利用“声音增益”改变该声音段音量的分贝数便可。音量调整前后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对音量过低的音频进行增益效果前后对比图

3.5 片尾谢幕制作

完整的网络课件需制作片尾谢幕。利用软件把参与制作的全体人员与主办单位信息,通过滚动字幕的动画方式进行播放,并配上结尾音乐即可。此外,还可展示广东气象“两微一端”二维码等气象科普宣传内容[3]。

4 结束语

气象科普教育网络课件,主要是面向不熟悉气象专业知识的群众,因此,课件既要“不离题”,又要“接地气”,更要“吸引人”。为此,制作组既要对课件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要运用先进影视编辑技术,才能制作出完整、精美、受众面广的科普网络课件,从而有效传播科学知识,达到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目的。

猜你喜欢

网课气象科普
气象树
《中国农业气象》征订启事
中国气象“风云”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科普达人养成记
规范网课平台是对教育的捍卫
营造良好的网课环境须齐抓共管
大国气象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