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台PET重力仪与CTS地震仪记录地震波信号特征分析*

2022-01-03陈冬柏

科技与创新 2021年24期
关键词:潮汐波形重力

陈冬柏

(陕西省地震局,陕西 西安 710068)

1 观测及仪器情况简介

西安台位于秦岭北麓,海拔高度630 m,台基岩性为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是陕西省内唯一一个同时具有重力仪和多种地震仪观测的台站。

西安台目前运行的重力仪为PET型便携式相对固体潮重力仪,仪器位于台站的重力观测山洞,洞内年温差变化小于1.0℃,日温差小于0.1℃,洞顶无高大树木覆盖,记录曲线稳定性好,基本不受周围环境和气象因素影响,全年曲线趋势基本良好,潮汐变化明显,不仅能够清晰记录每日的潮汐变化,而且对每月的两个大小潮也能够清晰记录。

2 地震选取与重力非潮汐量的提取

2.1 地震选取

为了分析PET重力仪记录地震特征,选取2018-01-23阿拉斯加湾8.0级地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地震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选取地震信息表

2.2 重力非潮汐量的提取

重力非潮汐量公式如下:

即从原始观测数据中减去潮汐分量、大气负荷效应、漂移项和重力残差得到重力非潮汐量或同震信号。

3 计算与分析

3.1 事件波形及频率特征

西安台重力仪和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形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本次的远震记录,两种仪器的记录特征基本相似,重力仪的P波、面波均略先到达台站,地震仪记录的S波比重力仪记录的要清晰;振幅方面,重力仪P波的振幅较小,而到面波时,重力仪记录的振幅要比地震仪记录的大。

在图1中,重力仪记录的频带范围要小于地震仪,这与两种仪器特性相吻合。从图1中也可看出,重力仪记录的信息主要集中在0.15 Hz以内,并且应该对应的面波或自由振动的信息,而地震仪的记录则在0.25 Hz以内均有记录,并且在0.2 Hz时频率幅值出现第二次小峰值,应该是P波对应震相。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对于远震,地震仪对高频信息的记录要比重力仪敏感,重力仪记录的波形特征虽然不如地震仪那样多数震相清晰可辨,但对一些高频震相仍然可以较好识别。

图1 2018-01-23阿拉斯加湾8.0级地震事件波形

两种仪器记录波形的频谱特征如图2所示。

图2 两种仪器记录波形的频谱特征

3.2 EMD分解与重构

根据HHT方法对本次地震两种仪器记录的波形进行EMD分解,结果发现,对于重力数据,IMF1-IMF3与原波形特征对应较好,但从IMF4起,波形的长周期成份开始变多,而类似分析对地震仪是从IMF5开始出现长周期分量。

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信号,需要对信号进行重构,即选取EMD分解中的前4项分量进行重组,得到一个新信号,如图3所示。

可以发现,重构信号基本能够复原原信号的特征,并且将原信号中的一些长周期信号进行了剔除,这些长周期信号多与人类活动相关。在以下的计算中,均采用重构信号进行相关计算。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选取5个距离西安台震中距相差较大的地震,在对重力仪和地震仪垂直向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在时域和频域对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通过对比地震仪和重力记录的信号,发现重力仪基本能够准确记录地震信号,特别是对信号的P波段、面波段能够较真实的记录;②通过频谱分析,对于两种仪器记录的近震信号,在低频处有一定相似性,但在高频部分,地震仪明显优于重力仪。

因此,对于目前秒采样的重力仪,对一些地震的信息可以较好的记录,特别是对远震记录较好,此时的P波清晰,能够真实反映震源的信息。但对于震中距较小的地震,由于这类地震高频信息较多,而重力仪的采样率和频带宽度限制了其记录能力,无法完整记录震源信息。

猜你喜欢

潮汐波形重力
潮汐与战争(上)
重力消失计划
正面碰撞车身加速度对乘员腿部损伤的影响
基于时域波形掩护的间歇采样干扰对抗研究
极化正交编码波形雷达试验系统.
“雷达波形设计与运用专刊”编者按.
重力之谜
绝美海滩
闪电潮汐转化仪
神奇的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