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员工职业化现状及培养策略探讨

2022-01-0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业化职业企业

吴 意

(广东百勤律师事务所,广东 东莞 52300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展壮大。在与企业管理者关于人才问题进行沟通后,发现一个极其普遍现象,即企业对人才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高水平人才能安心留在企业的却很少;企业不缺乏员工,但缺乏职业化长期发展的员工;企业员工职业化程度,直接决定企业竞争能力以及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认识不到,员工如果缺乏长期职业规划和开发培养,就会让员工工作激情和绩效水平下降。作为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单位,有义务引导员工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员工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员工工作能力,提升工作绩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并与企业共同发展。本文对员工职业化管理培养谈一些个人看法,以期为员工职业化管理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我国企业职业化发展的现状

1.员工职业化概念和内涵特征

职业化研究视角关注对象主要是人与活动,对人的活动进行细分研究,侧重人的行为活动,分析形成人的活动的专门性、专业性。郭晨炜认为:“职业化是指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将员工塑造成具有专业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并能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职业化能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客户信任,提高企业运作效益,降低运行成本。职业化员工具有的根本特征,一是,所从事工作岗位有相应或类似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二是,具有与职业相关专业和钻研精神,刻苦努力,自我管理;三是,严格遵守职业行为规范,以所从事的职业为荣,身体力行。职业化管理的重要落脚点,最终会集中到每个员工身上,主要侧重在员工思维模式和工作过程中。所以,职业化培养需要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

2.我国企业员工职业化现状

我国对员工职业化管理水平较低,认识不到员工职业化成长之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各企业招聘人才往往都通过猎头、“挖墙脚”到处寻找合适的人才,自己企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又留不住,不重视人才培养,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企业快速发展。很多员工,对职业发展没有长期规划,有的不停改行,从事不同职业,认为哪个吃香就学、就干哪行,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不能把某一职业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但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执业资格严格要求,对准入职业资格证的门槛抬高,如医生、注册会计师、律师、建筑师等职业化、专业化初步显现,但深度、精度仍需要继续深入。

现阶段国家职业荣誉感体系完全没有建立,员工在所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体现不出因职业所带来的荣誉感和职业所具有的道德情感。社会对职业的评价缺乏正确认识,没有专业部门或机构进行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职业荣誉和职业长期发展体现不出来,造成员工对职业认识浅薄,不深入研究、钻研,职业道德素质低下。职业荣誉感是敬业爱岗的具体表现,是从事该职业的道德情感,一旦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道德情感的崇高性就会渐渐被世俗追求所取代,而渐渐失去职业荣誉感,失去对职业的兴趣。

二、企业职业化员工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具备保持积极心态的持久力,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同事,任何一个上司,都喜欢拥有积极心态的员工、同事、下属,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整天抱怨,事事计较。员工应保持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勇于挑战,敢于担当,这样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应培养员工积极的心态,认识到持有积极心态是员工职业化一种基本素质,能否自觉坚持积极心态,也是一种工作能力,任何本领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只有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努力,用积极心态,用心做事,这样练就出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企业长期需要和发展的源泉。俗话说:“心态决定成败”,所以积极心态作为一种基本素质,企业应奖励专业化人才,支持专业化人才发展。

2.具备职业化学习能力,永久学习,不断进步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一名职业化员工,必须时刻不忘记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现在科技时代日益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一名职业化员工,要想在从事工作的职业方面保持前列,必须保持和发展,不被别人取代和超过,就必须坚持锻炼和保持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自发的自我学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人们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有间接的接受其他优秀人才的经验,模仿榜样的力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操作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在线学习等方式,企业应对学习结果及其应用要加以追踪,进行定期评价,使其学习知识转化为能力。

3.具备职业化团队力和职业化自制力,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规则

员工要想在职业上有所发展和建树,必须具备职业化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化保持力,团队的运作必定大于个人才华的施展,只有融入团队中并担当核心或骨干成员,人生职业理想才能实现。俗话说“人无完人”,一名员工在企业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大部分是在他人的配合和指导下,才能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只有保持谦虚、谨慎、好学的态度,才能在集体中发挥更大作用。自制力是自我管理能力,通常表现为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约束性,在企业中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职业化的员工必须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和服从组织管理观念。企业如无统一行动,无向心力,松松垮垮只能分散精力,并不能担当重要工作,更谈不上更好地创新和发展。

三、企业对员工职业化培养的作用和必要性

职业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员工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规范员工如何学习技能,规范员工如何开展工作,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创造价值的全过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加强员工职业化的培养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加强员工职业化管理不仅明确了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与达到技能所需的知识要求,而且明确了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要求,完善了人才配置和招聘的要求,为人才的引进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企业加强职业化管理不仅提供了明确的培训训练标准和训练目的,而且明确了不同层次员工使用不同培训大纲,增强了对员工培训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三是,企业加强职业化管理将相同职类进行集中整合,建立了不同职业岗位的上升空间,解决了仅靠单一的行政层级晋升的弊端;四是,企业加强职业化管理通过树立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的优秀经验,加速了员工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员工职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组织绩效水平。

四、企业培养职业化员工的步骤和措施

企业对每位员工的“职业”或“职业生涯”概念比较淡漠,企业应该很早地就研究企业每一名员工的职业生涯,让员工在漫长职业生涯中一直为企业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岗位、职位的特点,总结各类别岗位人员的职业素质、所应具备知识技能,以及所从事职业应具备的行为规范,以此来对各类人员的职业化标准提供参考。职业化标准一经制定,将应用到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人员培训、人员招聘选拔、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及在今后的企业文化中全面应用,提高人员知识、技能、素质,从而提升员工个人工作业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最终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工作,一是,企业领导层应开展组织架构设置和人员准备,成立领导小组、项目推进小组、标准开发小组及标准评审小组,各组由核心领导担任负责人,适当聘请外部专家参与;二是,企业进行职类职种的划分,以现有企业组织架构,列出所有部门的职责、权限、责任、上下级关系、任职资格要求等,对相应的职位同类合并到某一类型中,形成若干个职位集合;三是,开发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制定标准的任职资格制度,建立企业职类和关键岗位任职资格标准,确保将员工职业化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四是,开展职业任职资格的评定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评价现有员工职业化水平,进行有序开展评价协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我实现。

五、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人力资源支撑,如果企业不注重对自身人力资源的培养,加强员工职业化发展,会逐渐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认为职业化是未来员工发展的主流方向,强调员工职业化发展,主要在于每一名员工成才。只有具备相应的才能,才能在企业中留下、生存、发展、受重视并贡献于企业,为企业增加正能量,和组织达成目标一致的默契,保证个人在组织和团队中顺利实现生存和发展。员工职业化也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之一,只有从企业全局出发,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的分析和规划人力,才能确保企业人才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猜你喜欢

职业化职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加速职业化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