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2-01-01陈淑君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销售农产品农业

陈淑君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人民政府,浙江 温州 325800)

一、“互联网+”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1.促进农业体系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应用过程中具备明显特点,比如创新性和公开性。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销售的数量,为农产品带来更多的附加值,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对于农业市场信息变化的感知更为迅速,提高了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相关生产决策提供帮助。

2.促进农业技术不断升级

将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由传统的农业资源型转变为农业技术型。目前,将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农业经济的运营模式下,使得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这也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3.降低农业经济浪费

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农业人员及时地获取市场变化情况,从而贴紧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帮助农业生产与实际的市场变化相匹配,有效地降低发生农业经济成本浪费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产品交易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传输,不仅降低了整体的销售速度,也不利于农产品销售效益的提高。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对整体的交易过程进行简化,明显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帮助农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差

与城镇相比,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相关农业设施与基础建设较差,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尤其一些较为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实际的互联网运行要求,给整体的农产品销售与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2.缺少专业化农业人才

我国大多数高素质人才选择在城镇进行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并且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无法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产品销售和推广,增加了农产品业务发展的难度,使得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3.相应的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尤其是偏远地区,使得物流无法覆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经济的良好融合。一些农产品保质期较短,对于储存环境具有较高的标准,对物流运输的整体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经过长时间的物流运输,会使得农产品发生变质问题,造成农产品浪费,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效果的措施分析

1.开展精准化农业全过程生产管理

(1)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干预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利用,将信息设备与智能监测系统运用到整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具体应用方法为:利用传感器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监督和观测,然后通过后台的控制中心对监控数据进行同步处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制定后续相关的农产品生长与种植计划。将计划上传至设备平台,通过简单指令开展后续操作。在应用过程中,要对农田的各个方位布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对土壤的温度、养分情况、光照时间、病虫害问题等进行信息收集。控制中心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配套,使得传感器技术得到充分发挥。(2)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精准管理。针对畜牧业的生产过程,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精准管理,对饲料合理投放,提高疾病诊断效果,并对废弃物进行二次回收。(3)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专业的农产品数据库。在数据库下,可以将发生的病虫害问题、气象变化情况、自然灾害问题等进行资料收集,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进行划分。这样能够帮助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数据库及时地对农作物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在第一时间内提高农作物生长数据的分析能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记录。随着人们对于农产品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充分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农作物生长追溯系统,满足人们的食品安全检测需要。农作物生长追溯系统就是对农作物从播种到生长、收获的全过程进行精准记录。比如,目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其与智能设备相结合,建立水稻生长档案,将水稻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以及后期施肥过程进行完整地记录。通过二维码技术手段将其与农产品销售过程有机结合,相关农产品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识别工具进行查询,在短时间内了解农产品的产业链全过程。

2.建立创新化的电子商务营销平台

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相应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订单式农业。在实际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与实际的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而相应的市场需求预测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受外部市场、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相应的订单式农业服务。“订单式农业”就是利用现代营销观念,将农户与企业、超市或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农产品签订订单,并对农产品的数量、价格、质量、运输等要求进行明确规定。为了提高订单的成交率,可以在销售过程中收取部分定金,然后农户根据实际订单情况开展农业生产。这种方法能够对市场需求进行良好的预测,降低发生盲目生产的问题。目前,随着人们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可以通过B2B、B2C、C2B等模式提高订单率,帮助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3.开展网络销售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能够直接进行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相比,缩短了中间流程,明显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为农业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在实际的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三种销售模式:(1)通过京东、淘宝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该类型的销售平台发展较为成熟,能够结合实际的农产品市场。提供针对性的销售服务,帮助农产品企业提高知名度。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2)针对一些中大型农业企业,可自行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比如,在公司官网上建立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销售活动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综合销售模式,邀请消费者直接到农产品的种植区参观,为农产品的销售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以销售、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样能够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3)一些个体农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在互联网内部发送相关销售信息,提高农产品的曝光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方式。目前还有较为流行的直播方法,个体农户可以通过直播软件记录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该方法明显适用于我国目前农业分散经营的现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创新化的方法。

4.加大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

农业人员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果,需要提高农业人员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动性,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农业人员,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对各个区域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相应的互联网农业培训机构,并制定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为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2)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实际的农产品销售、农作物种植、农业设施管理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匹配,增强培训效果,使得各项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3)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培训方法的多样化,邀请相关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专家,对农业人员进行指导,加深农业人员对于互联网知识的认识程度,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提供帮助。

5.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于相关通信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及时处理好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互联网技术的有效传播提供媒介。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加深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力度,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更加适应我国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6.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绿色有机农产品成为销售主流,因此,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为其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我国个体农户可以与地区的农业管理机构进行联合推广,提高农产品知名度,销售高品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认知水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提高农产品销售的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人员的科学知识水平,并不断加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销售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农产品争奇斗艳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