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〇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22-01-01曾宪强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遗存遗产工业

曾宪强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甘肃 嘉峪关 735100)

一、四〇四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将保护开发利用纳入矿区、公司全局工作中统筹安排

四〇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目前,虽然大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如何保护开发利用,保护开发利用到什么程度还处于探索阶段,也没有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纳入矿区,以及四〇四整体工作中全盘考虑,工业遗产呈相对孤立保护态势。

2.在资金投入上,只有公司专项投入,无法引入其他资金

四〇四的工业遗产大部分只具有公益属性,经济价值没有办法加以估量,其保护利用只能依靠矿区政府和四〇四自身资金投入,因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加上公众认识不足、开发能力有限等,影响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

3.受区域限制,保护开发利用有限,方式单一,无法形成规模化开发利用

由于企业保密性质的特殊属性和所在地域限制,矿区、四〇四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形式比较单一,利用程度不高,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4.缺乏专业人员,对工业遗产价值的发掘深度不够

四〇四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首先要充分发掘它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历史价值,并赋予其生命与活力,才能得到长久的保护。四〇四工业遗产不仅是我国核工业发展进程的践行者,也是中国工业精神中“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其保护和研究价值巨大。但由于缺乏工业遗产保护方面专业人员,导致对现存的工业遗存价值和历史意义认识不够,历史、文化、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大家也缺乏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再加上四〇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近几年才起步,保护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5.保护工作的开展欠缺相应的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

当前,四〇四工业遗产的保护处于起步、积累和学习阶段,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型案例比较少,目前虽然成立了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下设有工业遗产保护办公室,编制了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保护管理规定、保护方案等文件,但是对政策法规的制定还比较欠缺,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立体的制度体系,对具体保护工作的内容难以落实到可操作性的层面上。

二、四〇四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思考及探索

近年来,四〇四进入到第三次创新创业阶段,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对企业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也要从长远考虑,分步实施,要纳入四〇四的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同时,充分考虑四〇四保密性质,加大投入,制定有可操作性的短期、中长期规划,并分级别、分步骤,按照轻重缓急,留有空间的方式进行统筹保护开发利用。

1.按照价值进行分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开发措施

工业遗产保护要建立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分类,并形成梯队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体系才能取得实效。四〇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应立足于现场核查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其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等方面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其保护级别,不同的级别按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利用开发。

四〇四当前共有七十多项工业遗产,其中核心物项收入国家级工业遗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是四〇四工业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是最能体现四〇四工业精神的遗存,这些遗产大部分还在发挥其作用(如职工俱乐部),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少部分由于处于废弃状态(如五华山),相对国内外其他地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四〇四的保护开发利用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将这些核心物项进行分级分类,也没有形成梯队保护。其他五十余项工业遗产只是收进了矿区、公司工业遗产名录,没有估量其保护利用价值。

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可将工业遗产界定为优秀工业遗产、重要工业遗产和一般工业遗产三类。对于优秀工业遗产应比照文物标准进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采取严格保护模式。重要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保护特色构建,改造活化工程中不得破坏内部结构,不得破坏整体外观风貌。对一般工业遗产在保持外观风貌可识别的情况下,内部可扩容改建。对已消失的重要工业遗产可采取复原或非实物保护模式。

2.加强宣传,培养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专业队伍,推动保护工作持续有序进行

(1)加强宣传,加深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知

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四〇四职工群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普遍不够、保护意识普遍不强,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与广度不够,主要停留在报纸杂志、电视新闻等表面的宣传上,没有进行工业遗产的科普和深度宣传。大多数人对工业遗产保护缺乏敏感性,工业遗产保护在大家心中并未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就必须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和载体,要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多种方法让大家对工业遗产加深认识,让保护工作深入人心,让这些遗产成为四〇四人的精神寄托,形成人人都是工业遗产保护者的良好氛围。

(2)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工业遗产保护专业队伍,确保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需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保护队伍,其中包括一支能力强的管理队伍,一支业务精湛的保护队伍、一支参与广泛的群众队伍。四〇四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目前由企业文化处来负责,具体从事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变动频繁,再加上缺乏专业培训,与外界的交流学习较少,工业遗产保护的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对基层单位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业的指导性不强,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没达到预期效果。

四〇四工业遗产由所属各单位保护管理使用,这对具体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熟知遗产的情况,更要采取科学措施保护好遗产。这要求两级管理保护队伍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接受专业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保护利用经验,进一步提高管理和保护水平。同时要建立一批有志于保护公司工业遗产的志愿者及群众队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提升保护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3.加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挖掘深层次的意义

四〇四的工业遗产不仅包括承载了四〇四工业生产历史文化的建筑物、设备和场地等物质遗存,也包括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非物质遗存。在物质遗存保护方面,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企业保密性质,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物质遗存(比如承载过第一颗原子弹的火车车厢)没有被挖掘出来,在非物质遗存保护方面,还是空白,这就要进一步加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

为做好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保护开发工作,首先要深入学习、了解四〇四的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线索,探寻那些不为人知或湮灭在历史中的往事,从其中遴选出有意义的事件,进一步挖掘与之相关的各种工业精神和遗存,丰富公司工业遗产内容和内涵。

其次,要与曾经在四〇四工作过的离退休职工加强沟通交流,拓宽思维模式,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与工业遗产相关的生活、工作情怀等文化精粹,丰富其内容,落实其载体,深化四〇四的工业精神内涵。

第三,定期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讲座、交流会等研讨活动,举办群众性参与活动、设计含有四〇四元素的文创产品,通过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使工业遗产的文化、经济价值得到真正挖掘和体现。

4.大力开展数字化建设,完善工业遗产档案,科学保护与保存

建筑可消失,印记永留存。工业遗产的物质形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用数字、影像等方式将其留存下来显得尤其重要。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中,要大力发展数字化建设,完善工业遗产档案,加强保护和保存。

要开展建档工作,即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工业遗产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公司现存工业遗产有70多项,其中包含核心物项16项,对这些物项要进一步挖掘其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再利用价值,对相关图像、文档、音频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拍照、视频、四维建模等形式,从各角度、全方位对遗产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数字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数字档案,复原工业遗产各个阶段的历史面貌,为以后进一步开发保护利用做好准备工作,打好基础。对一些尚未进入名录的遗产也要做好挖掘整理工作并做好数字档案建设工作。对一些已消失的遗产要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同时通过与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其进行回忆,整理成材料,并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数字电子化建设,有条件的进行复原建设。

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对四〇四来说是保护一个城、保护一种文化、保护一种传承、保护一种精神,就是保护四〇四人自己的根,我们要坚持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在保护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进一步弘扬四〇四特有的工业精神、军工文化,保护好四〇四人的根和魂。

猜你喜欢

遗存遗产工业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遗产之谜
遗产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