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勘单位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22-01-01刘文秀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勘查供给企业

刘文秀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湖北 武汉 430035)

对于传统地质勘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企业将面临产业模式重新整改的局面,需要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提高核心竞争优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需要做好地矿产业面临的各种困境的准备,紧跟国家改革形势,攻克各种风险和难关,深化企业改革,创新联动产业实现加速升级,下文将具体针对供需问题和产能问题,谈谈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方案。

一、地勘单位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供给和需求的结构错位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地勘市场资金投放力度缩小,行业发展趋势逐渐走低,地勘单位在职职工和技术人员人数规模已经达到60多万人,但却面临着地勘市场萎缩的境况,相对地,面对矿产品总需求的缩减,价格不具有绝对优势,地勘企业不得不面临裁员,节约经营成本的问题。因此,行业产能过剩,加剧内部和外部环境竞争压力是必然趋势。而且自2017年9月以来,国务院取消了地质勘查资质行政审批,倒逼地勘单位进行转型和升级,这也意味着地质勘查工作将走进全面市场竞争的时代。地质勘查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优化产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产能主要和人员、技术、设备相关联,以基础服务为核心发展的地质勘查行业缺少竞争优势,差异化不明显,在企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技术效能、人员构成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当今市场日新月异的需求下,传统产业模式显然行不通,需要简化人员冗杂问题,处理设备过剩的资源浪费问题,并且技术达不到支撑产业发展。对提高产业创新发展水平,距离多样化的地质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有更多的支撑点。同时,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面对饱和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在产业结构的错位发展,产能过剩也是必然结果。

2.创新意识不强,无法形成产业核心优势

我国经过了黄金发展时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在经济条件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生活没有了物质层面的烦恼,消费水平也是逐年升高。因此,在思想上容易滋生惰性,习惯了传统发展模式,习惯了安逸的发展氛围,对于“改变”成为思维的恐惧点。缺乏对企业管理、长远发展、产业创新方面的主动探索作为,创新意识欠缺,技术创新能力匮乏。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想要谋求新发展势必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观念,实现思想、技能、管理等层面的创新,故步自封只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

二、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1.产业结构优化布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对于地质勘查行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在含义:首先,是地勘单位的自我内部改革;其次,是为地质勘查行业所支持的政府进行法律和政策制度的外部改革。可以看出,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政府支持的大环境下,能够为地质勘查行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革,促进企业良好转型,优化产业升级。地勘单位目前服务主要集中在矿产勘查方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有56.9%的地勘单位开展矿产勘查和地质钻探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地质工作实际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需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培育“新供给”,不仅仅局限于主要矿产勘查和地质钻探领域,还要适当拓宽其他服务领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服务的供给侧,向各项地质、矿产等不同服务领域的协调发展。例如: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文物保护等。在未来地勘工作领域中,加快开发项目,挖掘潜力,制定专业化的项目启动计划,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保障建设质量和效率。同时,促使企业有序转型和升级,增加项目研究范围,拓宽企业经营方向。除了加强主要核心产业的投放力度,在资金、人力等各项因素可行的条件下,按照优质供给需求,及时关注市场发展动向,扩宽资源项目勘查种类,升级勘查市场。在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政策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找到项目开发的空白区,利用开采技术,扩大市场勘查范围,补足项目勘查工作盲点,融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提升勘查工作水平[1]。

2.实现精细化管理

实现企业发展精细化管理,提高统筹规划能力和水平。地勘单位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对地质勘查工作和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充分调研,便于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断,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实现各项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针对项目不同模块做好设计流程。同时,在生产经营、资源管理、财务制度、安全防范、风险监管等方面做好细化管理,在其过程中,优化业绩考核标准,匹配相对应的激励政策,促进企业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营收益。企业收入、利润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在关注营收的同时,也要减少成本支出,成本的合理控制才能保障企业收益最大化。可以借鉴行业内标杆企业,根据其管理法则,找到自身各项环节的差距,努力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案,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发展,降低成本、谋求新的发展出路。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形成有效、有序、高质量的产能供给。优化产业价值链不同区段的比例关系,转变成本竞争观念,向技术服务型理念靠拢,打造品牌效应,实现产品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要素管理过程的创新驱动,坚持质量和效益并行发展[2]。

3.构建非矿地质新产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新时代下,非矿质产业包含,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在新机遇下,非矿质产业逐渐受到地勘单位的重视,很多地勘单位积极在这些领域拓展市场,加快研发技术升级,加大投资力度,其他没有投入到该领域的地勘单位也寻着这个经济风口,开始着手研究此类项目。例如,河南省有色地质局局属地勘单位在工程勘察、环境污染治理和评估、矿上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涉足层面颇多,但是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微弱。

地勘企业如果涉及的领域也没有形成核心要素,没有技术骨干的支持,没有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自然不足以支撑产业在非矿地质产业更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加大资金力度支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树立该产业的品牌优势,找准市场实际需求,抓住机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经营战略。同时,迎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规划和确立好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客观评估企业产业发展优势,以及在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力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企业推进非矿质产业发展的实际效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战略,需要管理者步步为营、实事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开拓市场,使非矿质产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4.促进产业充足和模块化经营

地质勘查在现阶段仍处于资源产业链的初级阶段,通过“成果汇交”“矿业权出让”等方式推动工作进展。解决供需扭曲、失衡的问题,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弥补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供给侧改革要满足市场多样的需求,实现供给侧一端全面转型和升级,突出企业主业项目优势。例如,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以地质勘察、矿业开发为发展核心,以新能源产业和多种经营产业相结合作为增长点,经过产业重新配置和组合,使产业多元化发展,协同各个产业板块优势,相互补足其短板,确立产业经营模块发展新布局以及多种经营产业板块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核心推动力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互联网的冲击,传统行业需要与时俱进,寻找新时代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经营策略,找到突破口,变被动为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以优势带动其他各项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地矿集团就是充分地认清时代趋势,该集团多数经营都是传统行业,但其发展力量来源于多种经营产业模式的竞争优势,现如今已经在电子市场、机械制造加工、酒店管理、物业开发为主的产业板块上成功转型[3]。

三、结论

综合上述,针对传统地质勘查行业的问题分析,指出企业生产中产能过剩问题和供给、需求在结构错位问题,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发展方向,提供有效供给,促使过程产能突出市场发展,能自我消化的产能进入产业结构重组。同时,立足于微观,加强产业和服务质量。企业需要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布局,集中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需求,在全行业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猜你喜欢

勘查供给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