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2022-01-01翁婷婷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税务经营企业

翁婷婷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8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我国的企业在运营当中也逐渐找到属于自身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的税法在逐步进行完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的细化。随着税务系统的增值税发票新系统、电子底账、进销项比对系统、金三系统等大数据对纳税人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利用,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企业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税务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税务问题也成为企业风险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现存问题,企业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规避风险,提升企业价值。

一、企业经营中的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受宏观环境、税法更新、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影响,涉税行为未能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从而导致企业多缴或少缴税款,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包含:一是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的影响,企业财务工作者对会计新准则、税收新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不准确,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导致多缴税款,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二是受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影响,相同的涉税行为可能存在不同的裁定结果,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不确定性。

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包含:一是来自财务人员没有按照税收法律的规定,在征税期内未按时申报缴纳税款,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的风险,同时又额外增加企业资金支出和经营压力;二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变得复杂和新颖,涉及的税务问题也在逐渐增多,这也就要求企业应该培养更加全面的专业人才,不仅要规范会计核算,深入研究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税收政策,也要对法律、计算机等常用内容有基础了解,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忽视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者对财务工作未加以重视,导致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为后续的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三是当前企业管理者对于税务风险管控的意识较低,存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细节没有进行合法合规性调整,对财务信息方面存在掌握不及时或者错误等情况,从而诱发企业税务危机。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企业中的管理层人员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控意识,相应的知识储备较少,当企业真正面临税务风险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管控,最终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损,为后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潜在影响。企业也应该及时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例如绩效考核、人才管理制度等内容,这些制度可以相互影响,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方向。但是,当前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加强税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要面临的税务风险也在逐渐提高,近年来很多知名企业也因税收风险防控不够严谨,从而面临企业危机。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税务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当前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这有利于企业的后续管理,降低企业在税务方面的经济负担。良好的税务风险防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可以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比如,企业的审计部门可以及时根据企业内部情况,督促纳税进程,减少企业因为漏缴税金而被处罚的次数,也能进一步减免税务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2]。

企业通过税务风险防范可以提升企业的信用程度。信用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良好的风险防范可以避免企业遭受信用损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税务登记情况、账簿凭证管理情况、纳税申报情况、税款缴纳情况、违反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等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级,纳税信用等级被评为A级纳税人的企业,可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者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等激励措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税务机关与银行信息互通更加密切,税务总局在全国推广“银税互动”的守信激励措施,良好的纳税信用成为企业的金字招牌,可以享受银行的贷款优惠政策,进行免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及时上缴税金,会被税务监管部门纳入偷税漏税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支付额外的滞纳金,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程度,对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税务风险防范应该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从根本角度入手,有效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加强税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良好的税务风险防范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和后续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在企业真正面对税务问题时,要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用正确的态度进行对待,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加强风险防控措施。

我国当前的企业种类较多,每种企业类型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形式也会有所差别。因此,企业在防范税务风险时,应该基于自身的发展角度以及发展方向,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3]。首先,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活动。在制定税务风险防范策略时,企业也应该注重多方面的法律规定,避免与其他方面的法律内容产生冲突,为自身发展带来更多的问题。从成本角度上来讲,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大多采用成本效益原则,这种原则也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方式,可以合理地进行税务风险分析。企业采用该原则可以衡量当前的防范措施是否具有可实施的价值,如果企业发现当前的方法无法帮助企业进行税务风险防控,企业可以及时寻找更加合理的方案,从多角度出发,防止企业发生更大的经济危机。

企业防范税务风险行为并不是脱离于企业发展的一种行为,而是要基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税务风险防范并不仅是税务部门应该面对的责任,而是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参与的企业发展活动。企业管理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或健全内控机制不断强化对税务风险的管控,对纳税申报工作实行多重审核,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关于税务知识的培训和普及,保证各项经营业务的物流、票流、资金流一致,有效防范税务风险。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规模较大的大型集团型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税务管理制度,细化企业常规业务和非常规专项业务的税务风险。而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不设立专门的税务部门,也应设立税务专员,深入研究税收政策,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培养税务专业人才,务必要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要求税务专业人员深入了解企业经营业务、流程制度、销售和采购合同经济条款等,做到业财融合,培养复合型税务人才。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工作者关于对税务、会计、审计和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督促财务工作者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企业管理者基于培训内容,制定相关考核措施,促使员工在培训后立即进行自我检测,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防控能力。企业还可建立激励机制,针对财务工作者通过努力为企业获得A级纳税人荣誉、通过分析研究为企业税务筹划减免税款等贡献,企业可以从经济上、荣誉上、岗位职务上给予奖励,调动财务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红利,规避税务风险。

财务工作者应依托信息化手段精准防控税务风险。税务机关利用务网站、短信平台、微信群等平台,精细化推送各类优惠政策信息,财务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各类推送信息的学习和研究,还可利用电子税务局平台上的全国税收票证查验、优惠信息查询、违法违章信息查询、减税减费信息查询、纳税信用状态查询中月度预评信息查询等功能,对企业生产、销售、申报、纳税等环节全方位分析,筛查疑点、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完善,税务风险逐渐成为企业面对的主要问题。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税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一个经营环节中,因此,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以及获得更大的收益,就要从多角度切入,加强税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全面降低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保障企业形象以及信誉程度,消除税务风险可能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税务经营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企业
企业
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