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再造

2022-01-01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艺术类双一流一流

张 玲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方案中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阅读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环境的设计和营造越来越多地受到了重视,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和信息传递的高速变化与发展需要,营造科学方便、舒适宜人的图书馆阅读空间环境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建筑外观、室内空间设计理念、功能划分和装饰等设计因素越来越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相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阅读空间功能却比较单一,仅仅就是一个借阅的环境,基础设施比较有限,还不健全,不同专业之间的使用空间不明确,其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所以,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模式要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满足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并注重空间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人性化的研究。

2 “双一流”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再造思路

2.1 人文性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具有教育和宣传的职能,具体体现在知识的传播、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承担学术的交流,所以在“双一流”建设中,将主题丰富、类型多样的文化活动融入大学生活,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审美意识等情感需求。在阅览空间的设计中,需要从人的主观概念和精神需求出发,了解师生对阅读空间的使用需求和体验感受,突出艺术类学院学生的行为模式以及校园氛围,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阅读空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在阅读空间设计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们的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使阅读空间氛围充满人文气息。

2.2 艺术性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在设计上,要体现艺术类高校本身蕴含的艺术氛围,以艺术类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出发。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装饰材料、色彩、家具造型和公共陈设等方面。材料以简单、大方、美观为主,与整体风格一致;色彩上可大胆尝试,在稳定中融入生机,使空间在安静沉稳的风格上富有活力;家具的选择上,造型以简单为主,尺度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和主题,安排不同的家具,在视觉上有一定的跳跃感。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摆放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来增添空间的艺术氛围。

2.3 科学性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快速推进,阅读空间设计也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将设计的科技性纳入设计的范畴。在阅读空间中,要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掌握阅读者在空间中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将尺度规律科学地运用到空间的通道、家具的设计和建筑结构上,使空间尺度更加舒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双一流”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设计

3.1 空间布局的人性化

在阅读空间设计中,要融入“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完善空间布局去建设阅读空间。在空间的布局上,首要考虑艺术类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注入阅读、沙龙、展览和咖啡等新的空间。每一个空间布局设计都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阅读空间设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人在一定的范围中活动。例如,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临摹绘图室,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服装T台走秀区,为新媒体专业学生提供图像投影区,为各专业提供优秀作品展示区。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为各专业提供跨学科的知识交流和理念传播,实现不同专业的交叉和融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此外,在阅读空间需要设置读者休闲和交流的场所,提供自动贩卖机、咖啡厅等方便读者的服务设施。交流的场所尽可能私密些、安静些,材料可选择环保性材料,如木材、吸音棉和织物等。在空间的分割上,可利用植物、透明隔断或家具进行围合界定,改善空间的封闭性,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从而为学生营造出愉悦和放松的环境。

3.2 家具设施的人性化

在空间的尺度上,家具设施之间要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比如阅读座椅,作为阅读空间中最常用的家具之一,其设计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因此阅读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座椅的高度和宽度,应使读者坐下后可适当活动,小腿能够自由移动,尺度要适当宽松些,尽可能舒适些,使师生在阅读空间中具有舒适感,并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和体验感。阅读区的书架之间的尺度要合理,宽窄适度,书的摆放高度要方便读者拿放,不能过低过高,有时为了给读者营造一个相对安静或私密的空间,还可以在书架周边设置隔断。

3.3 标识系统的人性化

由于图书馆空间结构比较复杂,为了让人比较便捷地到达使用空间,标识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到标志的醒目、可识别和规范,标志越规范,就越能起到良好的视觉引导作用。例如,图书馆的安全指导标志、消防和设备标志、紧急疏散图等,这些是图书馆内能够确保师生安全的重要标志;其次是标志的系统化,可以在阅读空间内安装导视牌,将导视牌结合艺术类高校的不同专业的特色作系统规划,在比例、尺度、材质、色彩和形式上达成一致,使标识设计更加科学,具有一定的美感,既能彰显艺术类高校的特色,又能达到导向目的,让师生产生亲切感。

3.4 照明设计的人性化

照明在空间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空间对光源的要求更加科学,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可增加生机情趣和文化内涵,创造舒适的光环境是营造阅读空间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照明设计中,除了大量地引进自然光提高采光效率,使用人工光源对整体环境和局部环境进行照明外,还可以利用光源对学习区、交流区、咖啡区和检索区进行区域划分,营造出不同主题的空间。在满足空间基本照明规范的基础上,在灯具的造型上,也可以发挥艺术院校的特长,进行艺术表现和设计,合理设计布光形式,提升阅读空间的艺术效果和阅读环境的舒适度。

3.5 色彩的人性化

科学合理地运用色彩在空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色彩的分析,探讨色彩对人的视觉影响和心理变化。在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中,除了功能布局合理、尺度舒适和界面美观外,要考虑对空间色彩的整体规划,考虑色彩要与空间类型、界面、桌椅、书架和灯具等相配合,最终确定阅读空间的主题色调。利用合理的色彩的面积、明度、纯度、色相等搭配进行装饰,可以提升不同的使用空间的氛围,增强空间的趣味性,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图书馆阅读空间进行色彩设计时,要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可选用明快、纯度适宜、冷暖色彩交替设置,缓解视觉上的疲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视觉刺激和疲惫感的产生。

3.6 材料的人性化

在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中,选用绿色环保生态的装饰材料,有利于读者的健康。在设计时,可根据空间的主题和功能不同,选用不同的质地、形状特点和装饰手法来凸显空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特点。在材料的选用上,可以选用美观的轻质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外,还可以使用玻璃、陶瓷、竹子、涂料以及各种编织物等,让空间具有美观、环保和新意,富有创新意识。

3.7 绿色生态系统的人性化

在图书馆阅读空间的绿色生态系统设计中,需要从实际出发,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可将绿色植物和艺术专业学生自己创造的雕塑艺术品等设施引入室内,装饰和美化环境,达到减缓视觉疲劳和舒缓压力等目的。比如,阅读空间是集阅读、休闲、交流于一体的场所,需要安静的氛围,可摆放一些清秀优美的绿色植物,让学生在休息时,环顾四周可以缓解疲劳,达到心旷神怡的效果。

4 结语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创新学科服务模式为发展道路,根据自身情况,重新审视自我,对图书馆阅读空间进行创新和人性化的设计,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积极为建设一流学科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艺术类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