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探析

2022-01-01马志红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育人

马志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而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更是大国工匠孕育摇篮。因此,发挥心理育人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专业价值,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职院校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更高水平迈进,其心理育人工作应当着眼于为新时代发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大国工匠。

一、立德树人视角下心理育人的内涵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高质量发展,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全面落实,关乎新时代高校能否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和使命。

(一)立德树人与心理育人的内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说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由来已久,它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整体性概念出现的,而是经过社会不断发展逐渐成熟。厘清立德树人的内涵,首先需要明确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亦即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立足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树人的目标,“爱党爱国为核心的政治品德、遵纪守法为核心的社会公德、诚信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是立德的追求[1]。高职教育作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特别是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质量人才过程中,应更加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些元素,也更加强调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优势价值、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强化爱岗敬业的意识。把育人与教书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与技术技能提升统一起来,是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要义。

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的方式来实现育人。具体地说,心理育人是指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2]。因此,心理育人的最终归宿还是落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高职院校作为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在育人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从思想教育、技能教育、实践教育等方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求、自我的发展。

(二)立德树人与心理育人的区别与联系

立德树人与心理育人承载着新时代教育价值,在厘清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将有助于探析立德树人视角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

1.立德树人与心理育人的区别

第一,侧重点不同。立德树人中立德与树人辩证统一,侧重于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意义在于突出教育的本质功能,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心理育人旨在通过“心理”教育实现“育人”目标,通过“育人”实践促进“心理”发展,最终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调节作用,实现内心与外在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第二,政治地位不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其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心理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育人体系协同作用,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标准之一。

2.立德树人与心理育人的联系

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心理育人的价值归属,心理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二者统一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进程之中。一方面,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是前进方向和动力指引。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如何卓有成效开展,必须始终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在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道德品格、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落实立德树人助力。另一方面,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众所周知,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所在,将“育心”与“育德”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逻辑和需求,更是心理育人的价值体现。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心理育人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心理育人工作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探索更为有效的育人模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聚焦心理育人工作,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一门年轻的学科,为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内在逻辑。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西方心理学家在研究成果中,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征阐述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即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有的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4]。这一阐述,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积极的主观体验,比如满意、幸福、爱等;第二,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自律、遇事果断、人际关系良好等;第三,积极的社会环境,主要指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研究,它主张发现、挖掘人类本身蕴含的积极力量,发挥其积极向上作用,最终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长学生实践本领,培养德艺双馨的匠才。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启示

1.改变以往以心理问题学生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工作模式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常常表现出比较极端的两种状态,譬如自卑与自负并存、依赖与孤独并存、沉迷网络与逃避现实并存等。面对这种情况,以往的工作模式一般是通过心理测评或预约访谈对学生作出相对应的心理评估,或者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外显时,才意识到要利用心理学相关方法进行干预,开展相关咨询、治疗等工作。这种将重心放在如何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存在的最大弊端是滞后性,在学生的心理问题爆发和显现时再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这与心理育人的最终目标明显是不相符的。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完成其从消极向积极或者更积极的转变。这就要求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将育人工作前置,将注意力转向人性积极面的研究,培养和调动学生个体本身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情绪,一方面可以使得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个体的咨询、治疗等环节更加顺畅有效;另一方面可以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以往的心理育人工作主要依托大一时期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上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哪些属于心理不健康,哪些是常见的心理问题,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有哪些。显而易见,目前的心理育人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过程。首先,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将积极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善于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其次,应该从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积极结合当下学生兴趣点与时代热点,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独特优势,从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心理育人的路径探析

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充分挖掘心理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价值,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撑。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新的切入点,帮助学生获取积极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创造积极环境,从而增强心理育人工作实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注重心理活动,获取积极情感体验

近年来,随着心理育人工作日益重要,心理实践活动在高校心理育人中地位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比于被动接受心理知识,主观体验的影响力更为深远。《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心理育人的工作实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 号)则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开展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未来规划、职业目标,清楚认识到心理实践活动在高职院校心理育人中的潜力,致力于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心理漫画、心理演讲、心理情景剧等活动,从中获取积极体验,让压抑的负能量得到深层次的释放,同时挖掘潜在的正能量,提升学生获得幸福感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心理综合素养。

(二)注重朋辈力量,培养积极人格特质

随着心理育人工作的不断推进,朋辈力量逐渐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助力。朋辈是大学生身边相同年龄者或者年龄相当者,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学习经历、生活习惯或兴趣爱好等,是距离最近的群体。通过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朋辈网络,可以时刻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态,以便于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心理实践活动、传授学生真正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未来。与此同时,高年级的朋辈具有更积极的效应,他们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低年级的学生接受和模仿。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自我认知不清晰,对高职生活缺乏适应力,而培育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向。因此,挖掘培育优秀的朋辈成为榜样,充分肯定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言行举止,可以更好地促进朋辈力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三)注重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对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作用作了进一步强调,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发展更加规范。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心理育人的主体,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应当认识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成长的个体关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生生关系,塑造良好的班级、宿舍、社团组织等人际关系对于为学生成长创造积极校园环境至关重要。其次,与家庭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格局。家庭环境在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无可替代,积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性格,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挑战和挫折。最后,心理育人不能局限于校园,要为学生创造与社会接轨的机会。每个大学生最后都要走向社会,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尤其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5]。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需要不断激发心理育人工作新动能。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非常重要,将促使传统心理育人工作模式转向研究学生积极体验的获取、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和积极环境的营造,有助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培育现代工匠精神,助力高职院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最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