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1-12-31李春晓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水资源

李春晓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与能力。而初中是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初中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前进与发展的重要储备军,在这个阶段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消化地理知识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发展祖国、爱护国家疆土的积极价值观念,并逐步探寻到建设祖国的有效方法,升华学生的精神内涵与精神实质,实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让学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此帮助学生今后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更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且将家国情怀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还可以丰富地理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地理现象与地理规律,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地理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学会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进而推动地理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的综合性成长、初中地理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以及国家今后的长远发展来说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意义。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对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地理教学引导,让学生在消化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爱国爱家的情怀。

并学会逐步地将这种情怀升华为为家、为国更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仰,促使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初中地理课堂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忧患意识

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国家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会给孩子们提供非常优越的教育环境,优越的教育环境虽然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但是也会让学生逐步的失去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度,导致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薄弱,从而导致学生家国情怀的缺失。

(二)教师没有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

在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仍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发展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培育,教师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就会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偏离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向,造成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情感与信念的缺失,从而严重地阻碍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家国情怀教育的层次过浅

在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家国教育的落实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口头教育上。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却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祖国。这种口头上的家国情怀教育对于学生而言过于表面化,只能让学生在精神层次上认识到热爱祖国,服务祖国的重要意义,却并不能将这些思想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无法实现学生社会担当的有效培养,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质量,阻碍到初中地理素质教育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三、在初中地理课堂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有效地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对目前国家的生存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我们身边环境与事件中进行国家发展的思考,以此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一课时,近些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人类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剧增,不少国家与地区都出现了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状。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水资源的短缺极可能成为国民发展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对断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节水、护水的模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说一说水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都发现了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水资源的保护,让学生对水资源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国家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信息以及一些我国被严重污染的水资源的图片与视频,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进行淡水资源知识的深入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地体会到保护水资源势在必行的迫切局势,还能让学生在强烈的危机意识的推动下学会将节约用水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承担自己作为社会成员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而逐步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教师一定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全面客观的去了解国家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消化地理课堂教学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会综合性的去思考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地了解国家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逐步寻找到建设祖国的前进方向,为学生今后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一课时,这节内容主要是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以及相关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完成地理知识的传授以后,为了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得到更多地学习收获,就可以带领学生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深入探究面对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形景观千姿百态的特点,国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探究过程中为了开阔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地形的自然环境,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自然环境与不同地形的特点,从多方面分析这些地形特征对于国家的发展与生活所存在的影响。如起伏的山岭,从地形劣势的方面看,它的地面崎岖,交通非常不方便,而且还非常容易发生自然灾害,造成山区生态环境被破坏。但是从正面看它环境优美,具有较多的自然产物,将二者结合到一起要想发展山区经济,就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从改善山区劣势放大山区优势进行发展规划。通过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探究不同地形对我国发展与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国家创造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树立学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同时还能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以此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初中地理教学价值。

(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设计,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度

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地理教育应该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面向社会,地理课程的教学归宿就在于树立学生和谐的人地关系,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需要对传统口头化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优化与改善。引导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去分析国家的发展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有效的改进策略,让学生在策略的分析过程中做到充分思考、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透彻的消化地理教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重要价值意义,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深化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度。例如,在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时,我国的地域非常辽阔,自然环境也是复杂多样的,人文现象更是千姿百态。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地形特征以及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感,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设计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需要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和自己在课堂上新学习的地理知识试着分析阻碍北方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阻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如,像北方地区最显著的发展优势就是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但是北方地区很多地方的降水量都较少,降水量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量,面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节水农业和旱作物的种植为出发点,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农作物种植规划的优化。农业的发展与城市人文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非常密切地联系,如果一个城市的知名度较高,那么城市农作物的销量必定是供不应求。在北方有一些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由于没有非常著名的景观和特别出名的特产,所以它们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这样的现象在影响城市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城市整体经济的上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城市的文化底蕴为出发点,去寻找古人给我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设计一些弘扬城市文化遗产的方案,通过文化遗产的弘扬来带动城市的农业及其他经济发展。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设计,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还能让学生从主人翁的角度对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投身于城市发展的建设中去,帮助学生逐步寻找出推动祖国发展的有效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育人为本和立德树人早已成为素质教育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人生价值的发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学生的综合性成长,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引导,探索出更多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优质的锻炼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地理课堂的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以此从真正意义上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王佩:为半干旱地区集聚水资源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