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推进路径探究

2021-12-30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馆员智慧图书馆

马 赛

(山东大学 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0)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重任。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图书馆以硬件资源作为根基,以智能技术作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作为保障,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潮流。目前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服务向智慧服务的转变过程中,在建设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服务转型,正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还需要从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夯实高校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同行间区域间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综合能力,为实现跨时间和空间文献传递、数字资源的共享提供重要支撑。

1 智慧图书馆的概述

1.1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

IBM在2009年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之后,以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为载体的“智慧+”概念已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智慧+”向图书馆界延伸,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在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智慧图书馆的热潮,由此“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国内的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定义:王世伟认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人与物的互通相连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笔者认为,高校智慧图书馆是基于现代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图书馆员的智慧创新,对数据资源、空间建设、图书馆管理、图书馆馆员和读者进行整合、挖掘、统计、分析,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进而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

1.2 智慧服务的特征

1.2.1 服务的虚拟化。“互联网+”背景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服务实现了人性化、个性化。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本固化的书籍资料转变为数字化信息模式,有利于图书馆的馆藏数据储存、资源共享利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以获取更多有使用价值的资源。

1.2.2 服务的个性化。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智慧+”模式为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思路。智慧化服务让图书馆更具人性化,实现由被动服务向真正的主动服务转变。高校阅读群体庞大,阅读需求层次多样。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制服务、精准服务、个性服务等高层次的智慧服务。

1.2.3 服务的多元化。根据用户需求,在给其提供便捷的同时,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多元化变革。不但要催生多种服务理念,还要创新阅读推广形式,让高校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如创新书目导读模式、设置互动分享空间、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和创意空间等方式,进而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 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推进路径

2.1 更新服务理念,探索个性化、多元化服务

所谓的个性化服务是根据读者的个人的需求和阅读偏好提供精准服务、定制服务,随后进行推送服务、特色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采用的主要的服务模式。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该在以馆藏资源建设为根基做好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更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切实满足不同读者在阅读和科研方面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多种服务平台。比如建立馆员和读者交流互动平台,读者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图书馆提交个人的学习与阅读需求、馆员在线答疑等,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有特色的学者智库,全面准确地追踪和管理学者的学术成果,具体包括:学术成果的展示与留存、学术影响力的分析及知识产权的维护等功能模块。主要面向学者和科研团体等提供智慧化服务,助力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单位合作,形成智库建设的合力,使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在汲取经验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进而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同时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进程。

2.2 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实现嵌入式知识服务

在做好传统读者服务的基础上,图书馆服务应向各个学科嵌入和融合,面向用户提供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用户培训、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学术信息查证、科技查新、情报分析、参考咨询等更高层次高价值的知识服务。所谓的知识服务,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知识信息进行科学的搜集、分析、重组、创新,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拓宽了图书馆与院系间沟通与服务的通道,通过组建专业的学科馆员团队,深入院系调研收集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需求,综合不同学科专家的意见建议,以此进行专业的数据分析,挖掘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潜在的知识需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智慧服务方案”,为用户提供全程化的高级咨询服务,体现出智慧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精细化。

2.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智慧服务效率

伴随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作为基础驱动力,对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应用,凸显了智慧服务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增强了用户的全新体验。具体体现在:①自助借还系统。目前有些高校图书馆已经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设备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实现图书自助查询、阅览、借还等功能,还可以提供24h的自助服务。这种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率。②智能图书盘点系统。其主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对在架图书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图书盘点系统能对在架图书进行实时监控、盘点、定位及高效识别错架乱架图书,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馆藏管理工作、提高了流通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需求,积极导入先进技术与设备,如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导航机器人、AR眼镜等智能设备增强用户的亲身智能体验,加快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进程,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2.4 重新规划布局,推进空间资源的智慧化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是智慧图书馆的重要内涵,因此,在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图书馆除了提供传统文献信息基础服务外,空间资源的升级再造也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根据读者对空间环境的需求,进行整合和再造升级,为读者打造一个智能、舒适、和谐、宁静的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建设不单要从硬件设施方面实现智能化,还要从馆内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的图书馆应该是高校师生的学习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研究与创意中心、文化与艺术的展示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的集合体。构建励志、悦读、互动、共享、创意艺术的空间文化环境是大势所趋。

2.5 培养智慧型图书馆员,提高履职能力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正处在业务系统重组架构、服务项目拓展深化的攻坚阶段。图书馆员作为智慧服务的主体,其服务能力将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应采取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模式,制定智慧馆员专项培训方案等有力措施提升馆员智慧服务水平,在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还应重点强化提升学历层次、外语水平、科研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高校图书馆应注重用户的评价与反馈,以便对馆员的服务水平进行客观的评判,并督促馆员纠正自身服务细节上的欠缺与不足,同时建立长效的图书馆人才培养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以实现馆员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促进服务的优化完善。

3 结束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型向智慧型转化的过程中,智慧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智慧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真正发挥培养人才、服务科研的作用,实现资源、技术、服务的深度融合。高校图书馆应致力于利用大数据、智能技术和智慧馆员的创新实践,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优化,以推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稳健、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智慧图书馆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