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路径探索

2021-12-30许运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服务

许运南

(南安市图书馆,福建 南安 362300)

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升级的环境背景下,图书馆的规模开始逐渐增加,对服务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有所提升,如何增强自身服务创新能力、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时代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带来很多机遇,合理采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发展水平,有着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应该借助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寻找更多服务创新发展路径,创建更多丰富、灵活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

1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机遇

新时期的大数据时代环境中,图书馆服务创新面临很多的新机遇,对于大数据技术而言,除了能够加快行业发展速度之外,还能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加具体的服务工作类型,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增加服务流量、服务容量与服务价值,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深入挖掘更多的服务创新资源,按照读者的真实需求创建更为良好的服务工作载体,使得服务工作可以向着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进步。图书馆在日常的工作中采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可通过大数据系统整合、收集到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创新资源、措施,伴随着图书馆规模的增加,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升级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自身的各项管理工作效能,一方面,图书馆的相关服务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需求、特点等深入挖掘分析,掌握市场的情况,按照具体状况开展服务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图书馆能够拓宽服务领域,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到图书馆中,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竞争实力。

2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2.1 服务方式的创新

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自身的服务工作,应淘汰之前无用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读者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例如:之前的服务中主要利用图书馆内服务的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下,就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读者的需求,借助网络技术开展书籍的采集工作与馆藏管理工作,在网络中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图书信息,读者在网络中就能够查找、搜索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信息。图书馆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兴趣特点、读书爱好特点等,按照其阅读特点推送有关类型的书籍,和读者之间互相沟通,研究如何才能提供人性化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读者的需求信息,然后设置不同类型的网络书展服务模式、网络讲座服务模式等,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拓宽服务渠道和空间,凸显出新型服务方式的优势。

2.2 服务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创新服务,应注重服务理念的改革,不再受限于之前的服务观念,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先进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改善、完善自我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可采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探究读者的需求,整合各种信息、服务资源,针对读者的具体需求更新服务形式;另一方面,还需注重对理念的实时更新,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自身的服务领域,切实以读者为主体开展服务创新工作,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创建新型的服务工作系统。

2.3 服务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技术快速进步,图书馆在自身服务中也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此类技术,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此阶段需要为服务人员提供教育培训,组织服务人员认真学习大数据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知识、操作技能,在服务工作中为读者提供引导服务、沟通服务等,尽可能地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增强图书馆中资源和信息的利用率。服务人员使用大数据技术,应结合读者的无纸化阅读需求、信息化阅读需求等,创建更多新型的服务模式,拓展性学习无纸化阅读服务技巧、信息化阅读服务技巧等,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助力于服务模式的创新改革,增强读者满意度,打造自身的品牌、改善市场形象,提升图书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1]。

3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措施

3.1 重点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

大数据技术在服务创新中的应用,需要图书馆重点突出其数据挖掘、分析的功能,在深入分析有关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掌握、整合诸多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建设性数据信息,将其融入创新计划、规划工作中,通过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与研究,探索出有助于服务创新的举措。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领域、服务领域中已经开始研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利用数据挖掘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等为各个领域的服务创新提供决策信息,便于编制相应的决策计划、规划方案等。我国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中,应借鉴国内外现有的优秀、先进、成功的经验,借助大数据技术挖掘读者需求数据信息、服务创新发展趋势数据信息等,深入开展其中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然后制定服务创新的决策计划,致力于满足市场中各类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总结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掌握读者的潜在需求、个性特点、爱好特点等,在一定的服务环境中最大程度上挖掘更多的服务创新资源,提炼有关信息为决策工作提供准确依据[2]。

3.2 创建智能化的服务系统

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目的在于为读者供应专业化的服务,因此在使用大数据技术期间,应强化自身服务工作和读者需求之间的联系,结合读者的需求特点、阅读特点等创建智能化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使得读者在智能化环境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①在大数据技术深度、系统挖掘读者需求信息之后,可以按照数据结果完善相关的服务系统,将系统功能、读者需求之间相互联系,采用网络平台、手机终端软件等整合读者的阅读浏览记录数据信息、搜索数据信息等,提炼有价值的部分,然后为读者定制推送的信息,这样除了能够起到精准性服务的作用,还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规范化服务[3]。在此期间为了高效开展服务工作,可以使用发送邮件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帮助,增强自身的服务群众的能力。②创建智能化的服务系统,应着重于开发软件部分,完善图书馆之内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尽可能应用较为先进并且具有专业性优势的网站软件,为读者共享丰富的图书资源,整合其中的内容,彰显服务的特色,此阶段读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中登录账号,图书馆为其设置阅读权限,之后采用积分制的服务形式吸引读者,与此同时,还应着重建设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完善其中的服务功能,使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信息之后开展服务创新定位工作,明确未来的服务工作发展方向,在阅读平台中为读者设置个性化的网页,鼓励读者在系统中按照自身需求获取想要的阅读信息,相互之间共享,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向客户服务中心发送,然后服务人员做出解答,为读者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在读者参与相关阅读活动、获取图书馆服务的同时,阅读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4]。

3.3 打造具有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队伍

由于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期间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时间很短,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应用模式,人员在工作中没有积极掌握技术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不利于服务创新。此时就要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组织人员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服务系统建设技能、维护技能、服务技能等,形成正确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观念意识、服务创新理念。在教育期间还需创建日常服务的平台,为人员提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空间,在人员强化专业素质、提升综合素养的同时,建设基础素质、专业技能符合大数据技术服务创新要求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在打造人才队伍期间,还应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系统,评价人员的服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效果、贡献度等,对于创新能力较高的人员,适当设置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以此帮助人员提升使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服务创新效果的积极性,为做好创新工作提供更多动力支持和基础保障[5]。

3.4 强化读者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

虽然图书馆在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服务工作中,能够借助数据挖掘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服务研究功能、读者分析功能等,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自身阅读方面的需求,创设创新性的服务机制,但是,在注册用户人数增加、需求量不断提升的环境中,容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出现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不能保证读者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此情况下,就必须着重开展读者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使用大数据技术在海量读者数据信息中智能化挖掘和提取有价值信息期间,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维护读者信息的安全性。尤其在图书馆服务智能化进程中,应在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中应用更多的安全管理软件、读者数据信息的安全检测技术等,在维护读者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除此之外,在读者数据信息安全管控期间还应该着重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历史、当前数据的分析工作,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预测读者信息的安全隐患、安全风险问题,使用软件技术、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增强读者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形成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良好作用。为彰显出技术在服务创新中的价值,图书馆应该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服务模式、服务理念、服务手段等创新,着重使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与分析读者的信息,按照读者的阅读需求、服务需求等,创设智能化的服务系统和平台,在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多元化服务的过程中提升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服务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