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图书馆职业伦理建设

2021-12-30张伟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伦理图书图书馆

王 茜,张伟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1 图书馆职业伦理表现案例

1.1 案例一:“文化老人”

笔者曾前往宝鸡市各个基层图书馆调研,在宝鸡市固原乡有礼村文化站发现了一例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宝鸡市固原乡有礼村文化站在1987年自发建成,也就是在农家书屋提出之前已经自发建成,管理人员也是村里自愿服务公众的老年人,现任李站长是第五任站长,前四任站长已经去世,李站长2020年79岁,2000年开始从事这项工作,并且被授予市劳模的称号。文化站所在的房子并不是独立建造的,而是所在村的房子,是以前的居委会。 该村有3 000多位居民,馆藏数量是7 000本左右,主要有报纸、杂志和图书,比较特别的是报刊被装订成合订本,图书包括的类别有文化类、实用技术类、经济类、政法类等,每天的读者量大概是20人~30人,图书借阅时需要交付押金,押金有30元、20元、10元不等。

文化站没有其他收入,只有村里给每个人每月补助80元,文化站的水电费都由村里承担。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两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图书借出去之后很少有不还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化站也是有社会价值的。经过两位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和热情服务,该农家书屋被授予2010年度陕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百佳农家书屋。

1.2 案例二:社会力量参与办馆

卡内基,美国钢铁大王,他热衷于公共图书馆的捐建,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美国民众的观念中,卡内基是公共图书馆的代名词。卡内基青少年时期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他很想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然而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并不多。当时,有一位退役的詹姆士·安德森上校愿意将家中所藏图书借给好学的青少年们,使他们能获得帮助。随着借阅人数的增加,上校决定扩大图书馆,除了自己购买图书外,还向政府借了一间房,成立了一家真正的图书馆,但是,由于官方介入此事,规定“本馆仅供初学者免费借阅,其余须缴年费两美元”,此规定一出,卡内基也必须交两美元才能借阅图书,最终他向报社投诉,获得了胜利。他曾经说过“如果我拥有了财富,我将建立大量免费的图书馆”,多年后,卡内基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对图书馆事业的热情,捐建了多所图书馆,在他所捐献兴建的图书馆里都刻有他的格言——“愿光芒永在”[1]。

同时,美国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对公共图书馆事业贡献了很多,1977年盖茨和夫人一起设立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用于为低收入地区公共图书馆添置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2 图书馆职业伦理基本内涵

伦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次在年会征文中明确提出“职业伦理”[3],付立宏先生认为:图书馆伦理是指图书馆人(即图书馆全体员工)在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中完善自身素质和协调图书馆内外部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在行为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4]。

图书馆职业伦理是指图书馆人在图书馆事业中所形成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特殊的职业责任”。“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每个行业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比如对职业的热情、对服务对象的耐心、对本行业的认同等;“特殊的职业责任”包括的具体内容随着职业的不同而有变化,比如说对图书馆来说,主要指的是对读者负责,凡是进入图书馆的人都可称之为读者,只是现实读者和潜在读者之分,主要需要具备的是平等性、中立性、服务性、尊重并保护读者隐私等。图书馆人既要具备其他职业者的一般伦理,又要具备作为图书馆角色的职业伦理。

回到第一部分的案例中,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公共图书馆职业伦理的内涵,案例一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图书馆职业伦理的精神层面,即图书馆事业需要传承,需要有热心的工作人员将图书馆文化传承给每一代读者,代代相传,才能从本质上发展图书馆事业;案例二从文化扩散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图书馆职业伦理的物质层面,即图书馆事业是全民参与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馆,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职业伦理在图书馆实践中的不同表象

3.1 职业认同感

《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工作者的伦理准则》中表达了如下信念: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是为公众提供有利于社会、文化和经济健康发展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员具有很大的社会责任。国际图联在《图书馆与发展声明》中提出“图书馆工作人员是经过培训的、值得信赖的媒介,致力于引导人们寻找所需信息。 图书馆员为那些需要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但缺乏媒介和信息知识的人们提供培训与支持。”《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中对图书馆的人员要求是“受过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应平等对待所有公众,尊重和维护读者隐私。工作人员须挂牌上岗,仪表端庄,使用文明用语,热忱并努力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员对于图书馆的重要程度,只有放之百分之百的热情才能做好工作,对于图书馆员,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组织的一部分,入职后最先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面对繁杂细致的图书馆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把工作做完,而是要想到怎样做好,做好工作的前提必然是投入,而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需要对图书馆员这份职业具有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核心理念,只有具备了职业认同感,才能对本职工作投入热情,更好地服务读者。

3.2 中立性

1996年,ALA《图书馆权利宣言》指出“图书馆馆藏之图书及其他文献资源应被用以满足其所服务小区所有读者的兴趣、资讯和教育的需求,所有图书资讯不可因作者的种族、背景及其作品之观点而被排斥。”“图书馆应提供能够呈现当今或历史上各种问题所有观点之资料文献与信息。任何图书资讯均不应因党派争执或学术上的不承认而被禁止或移除。”

3.3 平等性服务

《格拉斯宣言》指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要一视同仁地为用户提供资料、设施和服务。不允许出现因种族、国家或地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宗教或政治信仰等任何因素而引发的歧视。”1996年,ALA《图书馆权利宣言》“读者个人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因其种族、年龄、背景或观点的不同而遭受剥夺或限制。”

图书馆的平等性服务,包括对各种弱势群体的关注,比如对外来工、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的关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提出“图书馆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图书馆提供人性化、便利化服务,致力于消除公众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保障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办同富裕工业城内,是全国第一家以“外来工”命名的图书馆,2007年5月开馆,馆舍面积580m2,按照“藏借阅一体”的布局,设有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主要是深圳南山图书馆和深圳西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共同管理的,该馆根据外来工的兴趣和阅读需求采购和订阅相关主题的图书、报刊等资料,并且开放时间取决于外来工的工作时间,主要开馆时间设在劳务工的下班时间,使他们有一个阅读、休闲的空间。

新疆、陕西、重庆等地公共图书馆免费为农民工订火车票,比如陕西省图书馆2012年1月8日起开展“春运协助网购火车票服务”,上海青浦区图书馆在电子阅览室设立“春运网购火车票专座”等。嘉兴图书馆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来响应这次活动——“帮农民兄弟回家”,农民工大多数不会操作电脑,更何况在网上购票,春运时候更是一票难求,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机构,有义务急群众之所急,为弱势群体提供贴近生活的服务。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也增多了,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2012年2月,高陵县图书馆与高陵县文化馆联合在高陵县姬家管委会朝李村成立了高陵县第一家留守儿童文化活动基地,为留守儿童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上关爱留守儿童。2013年5月5日,高陵县图书馆与朝李村村委会联合举办了“阅读梦想,美丽人生”留守儿童讲故事比赛,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3.4 社会参与

《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图书馆人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真诚合作。图书馆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投资、捐赠、媒体宣传、志愿者活动等,促进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梁启超,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一生涉猎领域很多,其中一项是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他对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形成和图书馆学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贡献。

梁启超最早进行的图书馆实践是与友人创办的“万木草堂书藏”,不仅收藏有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有大量的西学、新学书籍,开放对象也从官吏士子到普通民众,抱着“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的开放心态,推广藏书的利用。1903年开始,梁启超开始了历时9个月的美国之行,在美国,他参观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国会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私人捐助图书馆,对美国图书馆规模之大及先进的管理方式大为赞赏。

回国后,梁启超除了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巡回讲学外,主要从事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不但亲自创办图书馆,潜心研究图书文献学,发展了书目分类学理论,并编纂了我国第一部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首创科学分类体系,还力主创建中国的图书馆学和培养图书馆学人才,1925年,中国图书馆届第一个学术团体——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梁启超担任第一任理事长。1929年1月梁启超病逝,他一生对近代图书馆事业的最后一份贡献就是将其饮冰室藏书的四万余册全部捐献给国立北平图书馆[1]。

正如国际图联在《图书馆与发展声明》中所说“图书馆是多方利益社会的一部分”,图书馆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单独运行的,而是在社会大环境下与众多利益团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图书馆来说,政府财政的拨款有限,而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组织,依靠图书馆自身创收更是不可行,要想提供更好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办馆,与社会其他企业合作,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既可以通过个人参与,比如说前面所讲到的卡内基、梁启超、比尔·盖茨等,也可以通过与社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合作,比如可以和本地的企业、学校、机构等进行合作。

猜你喜欢

伦理图书图书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图书推荐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