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2-30崔瑜琴崔雅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榆林市榆林农户

崔瑜琴,崔雅芹

(1.榆林学院 管理学院;2.中国银行榆林建业大道支行,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商作为新型的消费方式其认可度越来越高,电商与各行业的黏合度也在不断增强。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电商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榆林市农产品产量较大,但在销售方面仍以地销为主。在多重竞争下,这种传统销售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发展农产品电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将农产品与电商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来有效解决榆林市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能够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发展。

1 榆林市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1.1 农产品发展概况

榆林市地处陕西最北部,拥有95.9万hm2耕地总资源。农作物以马铃薯、玉米、小杂粮和蔬菜为主。同时,榆林市粮食、肉类等农产品资源亦很丰富,除红枣、土豆及豆类外,特产资源也异常丰富。

1.2 本土电商企业发展

1.2.1 电商企业规模。 截至目前,榆林市共计951户企业从事电商,其中312户名称带有“电子商务”,有639户经营范围包含电商。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的榆林企业有近千家。在榆林市被商务部批复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七个县中,百分之三十的行政村建立了电商村级服务站点,榆阳区共有585户企业开展了电商业务,发展村级站点78个。

1.2.2 地方特色产品电商企业。榆林市现有“羊老大”“老闫家”“巨鹰”等一批榆林本土农产品电商企业在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设有自营店铺。在现有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中,榆林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比较突出,其与京东共同创建“京东榆林特色馆”,集中展示榆林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除此之外,靖边县黄土之恋有限公司的“靖边特色馆”,定边县国泰公司的“老农印象”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展馆也开始运营。

1.2.3 新型农产品电商企业。 随着微商的推广,榆林市许多农民及年轻人也开始通过微商来销售农副产品。例如,米脂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由26名大学生共同联合组建的以微信朋友圈销售特产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该公司通过旗下“淘米易购”平台,销售米脂小杂粮,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架起了走向全国市场的桥梁。其他区县借鉴该公司的模式也建立了类似的村镇农产品电商服务点,如米脂十里铺镇官家湾村农村淘宝店(村级服务站)、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农村电商服务站、定边县白泥井电子商务服务站等镇村电商服务站点,都是传统商业与电商的有效融合。

1.2.4 农产品供销社。由市政府牵头,供销社、商户和农户参与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性电商服务体系——“网上供销合作社”初见成效。目前榆林市已建立7家农产品供销电商公司,1个电商市级运营中心,5个县级运营中心,6个农副产品体验馆,25个智慧超市,还有36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正在立项筹建中。这一体系的建立将极大地改善榆林市农产品电商的落后现状,有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1.3 电商人才培养与引进

榆林市政府与阿里巴巴淘宝大学榆林人才服务中心基地共建榆林市汇智协同创业孵化服务中心,总面积达8 800多m2,成为陕北地区唯一一家淘宝大学电商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培训2 500多人,入驻企业32家。其余区县和榆林高新区也都成立了创业创新中心。为了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撑电商企业和农村电商合作点的长远发展,榆阳区与榆林大才电子商务公司和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共同合作,以电商营销管理和实践操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对全区相关业务人员,企业、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创业青年,扶贫干部以及贫困户开展针对性培训。

1.4 物流建设

1.4.1 快递业。 电商与快递一个是线上销售,一个是线下实物传送,缺一不可。目前,全市共有快递品牌25个,营业网点376个,其中独立法人企业47家,分支机构147个;乡镇快递128个营业网点,覆盖71个乡镇;快递从业人员达到1 524人。全市设有邮政普遍服务网点197个,覆盖全部乡镇;邮政从业人员达到1 300余人。

1.4.2 交通。 道路是物流运输的硬性条件,近年来榆林市道路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为榆林市物流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榆林市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自身发展不足

2.1.1 种植规模小。 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耕地流转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规模化种植业逐渐发展起来。但目前,榆林市农产品仍旧以家庭种植为主,种植规模小。

2.1.2 种植技术落后。 因地理环境、土地环境较差,种植地块零碎,榆林市现代农业难发展,机械化种植难以大规模应用,导致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劳力投入。土地紧紧锁住了大量劳动力,致使农民无暇专注学习新的农业生产知识,种植技术落后。

2.1.3 产品附加值低。 榆林市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较少且规模小,无法形成产业化,大量农产品只能作为原材料出售,使得其价格大打折扣。农产品文化内涵低,消费者难以从中领悟到独特的陕北文化。

2.2 本土电商企业发展落后

市政府虽然大力支持并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但由于配套服务不完善,并未很好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本土电商企业存在着一些问题。

2.2.1 知名度低。 由于长期以来榆林本地企业对品牌宣传不重视及品牌保护力度不足,导致本土电商品牌建设发展缓慢,电商品牌不够成熟,尽管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域外的知名度比较低。

2.2.2 龙头企业少。 榆林市农产品电商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分布零散,没有建立起引领区域发展的线上线下特色产品馆,缺少能够发挥带队作用的龙头企业和效益明显的示范网店。

2.2.3 专业意识不强。 在榆林地区,农产品电商并没有大面积的应用推广。大部分农户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农户—收购商—批发商—消费者”模式,开展农产品电商的意识不强。虽然不乏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产品企业,但专职于农产品电商的企业较少,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农产品电商中来。

2.3 人才建设跟不上市场需求

2.3.1 缺乏专业人才。 虽然市政府及企业一直在进行农产品电商技能培训,但鉴于榆林市农产品电商企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建设网站、联系农户、开拓市场,而这方面的人才却比较缺乏,这就增加了电商企业快速发展的难度。

2.3.2 农户技能培训较少。 网购的兴起及传播,使得榆林市许多农户看到了商机,想走农产品电商道路。农户们愿意学习电商知识,但受限于各方开展的相关培训活动较少,大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参与到农产品电商活动中来。

2.4 物流配套设施不完整

榆林市目前部分行政村已经开通快递业务,但这仅限于靠近城区及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大部分离城镇较远的村落仍没有开通快递业务。例如,京东的末端营业网点仅限于镇一级,物流行业 “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存在于榆林很多农村地区,极大地限制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2.5 市场信息不畅

榆林市现有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较少,市场瞬息万变,每年对农产品的需求种类及数量不尽相同,致使许多农户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信息不畅导致的市场盲目性使很多农户惨遭重创,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榆林市,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存在。

3 榆林市农产品电商改进策略

3.1 走特色发展之路

榆林市很多品质佳的农产品却找不到销路,很大程度上源于未找准特色之处。当地农户或企业可以根据地域特征,提炼优质的农产品作为主打品牌,结合当地地理和文化资源打造核心品牌,积极开展产地展示活动,突出农产品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

3.2 加快本土电商企业发展

3.2.1 走“集中”发展之路。 企业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设几个强有力的农产品电商品牌,从而带动其他农户和商户加入进来。发挥群体优势,群策群力,共同创造榆林本土农产品电商品牌。

3.2.2 建设龙头企业。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与财力投入,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其他企业参与到农产品电商贸易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3 加强电商宣传力度。政府和企业要大力宣传农产品电商的优势,既要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中,又要吸引消费者从电商渠道进行农产品消费,双管齐下,促进当地农产品电商发展。

3.3 加强电商人员的培训与引进

3.3.1 加强电商人才培训。 基于榆林市农产品电商发展实情,应加快形成由政府、企业以及高校院所等为主体的专业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榆林电商人才库。

3.3.2 鼓励青年在电商领域创业。 加强创业引导,鼓励青年创业人员投入电商队伍中来,通过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快递费用补贴、创业扶持资金、贴息贷款等措施,壮大本地电商规模,既能助农民脱贫致富,也能促进“快递下乡”遍地开花。

3.4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快递下乡”工程实施的主要因素,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畅通通讯环境,改善物流配送条件。加快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对居住人口有一定规模的行政村要尽快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对少数居住人口较少的地方可以选择一个中心点建立电商服务站。把商务、农业、供销、邮政等相关部门的现有平台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全市农村电商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农村居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带动农村消费,助推电商发展。

3.5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

政府联合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发布体系,通过多渠道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提供可参考的指导意见,避免农民盲目生产,减少农民损失。

4 结束语

从农产品电商入手,解决榆林市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从农产品发展概况、本土电商企业发展、电商人才培养与引进及物流建设等方面出发,分析榆林市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探索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快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加强电商人员的培训与引进、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及建立信息发布平台等改进措施,以改善榆林市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一定程度上解决榆林市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榆林市榆林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走榆林
叶锐仙作品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How did I become a marathoner
榆林抿尖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