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运行机制设计
——以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为例

2021-12-29平先秉孙安黎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产教校企

平先秉,孙安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017 年12 月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95 号)(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要遵循“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基本原则,整体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相关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目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效应凸显,培养定位、学徒制推进与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2]。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努力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人才培养定位、学徒制推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发展瓶颈,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人才培养定位滞后,供给与需求错位

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开设金融管理专业的院校有16 所,开设有金融管理类的专业院校共计40所,专业面向涵盖金融管理、投资理财、保险以及证券实务等等。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银行柜员、证券代理、保险实务与基金、期货等衍生产品销售等传统岗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岗位应运而生。目前金融行业长期以来依靠经营网点扩张的运作模式正在逐渐消退,传统金融岗位作业人员也出现大规模裁员趋势。

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秉承以“就业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办学指导思想[3],但是在践行这一指导思想的过程中,依然囿于高等教育“学科、知识”中心怪圈,并没有真正履行高职教育“为谁培养人”与“培养什么样人”本源问题,并没有紧跟湖南省金融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致使湖南省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错位发展,人才供给无法满足湖南省金融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日益困难,逐渐对金融行业的认同感降低,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归属感弱化。

(二)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学徒制推进困难

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既是高职教育顺应地方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实践抓手。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依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均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了产教融合合作协议。但由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活动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需求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产教融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内容。如有的高职院校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往往只是将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重要的优质客户,便于银行为高职院校理财与融资,获取相关收益,对于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岗位技能优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定岗实践积极性不高。

与此同时,作为产教融合的主流形式——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整体推进困难重重。一是金融类机构或行业单个营业部或网点人才需求量小,无法满足大批量学生定岗、协岗的需要,也没有足够工作人员去组织实施“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随着金融全球化延伸,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类经营机构业务经营所受影响越来越大,用人需求的波动性导致企业校企合作育人的积极性降低。三是涉及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认定与学徒制系列标准缺乏,导致金融行业与高职院校推进学徒制还是处于理想化阶段。

(三)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学生能力达成弱

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特性上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性专注于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这一特性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兼具娴熟的技术技能。

纵观湖南省开设金融管理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师资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欠缺,而且在质量上略显一般。其主要原因是师资队伍来源单一。据调查统计,湖南省开设金融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其师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本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转型而来;二是高等院校金融管理类专业应届毕业生;三是零星的金融行业基层作业人员所形成的兼职教师。这样所形成的师资队伍无法将金融业务技能、金融基本知识与前瞻性的金融视角聚为一体,致使所培养的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达成度偏低,无法培养与湖南金融行业一线高度吻合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所以出现培养目标定位偏差、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无法推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课题组认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以及相应运行协调机制不健全是其症结所在。

(一)人才培养模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性

调研显示,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种类繁多:按照培养主体界定,主要有校企双主体和集团化(多元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途径界定,主要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订单班)、校中厂与厂中校等等人才培养模式[4]。不管分类或形式如何,表层而言似乎称谓与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实质和内容基本一致,模式构建内容浅表化,过分注重形式而轻视模式内容,在培养模式特征方面明显缺乏针对性与特色创新。一是办学主体缺乏有效对接,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培养标准与金融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教师科研与企业公关项目未实现有效对接;三是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得以提升。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是如何在适应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变化,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5]。作为湖南省金融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一定要切合湖南省金融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实际,依据金融行业或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6],实时动态调整,不应该因循守旧或千篇一律。应该摒弃“本科压缩式”和“中职扩张型”的培养模式,要创新性地对接湖南省金融行业发展趋势与变革,对接金融行业职业标准,锁定金融行业相关岗位核心技能,为湖南省金融产业发展提供相应人力支撑[7]。

作为数学的教学,不得不把数学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的局部来实施教学,但如果学生把数学知识仅仅理解成一个个孤立的局部,一大堆定义、定理和公式堆砌,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将学生学习的知识纵横联系,互相沟通,善于转化条件,适度推广,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例如在讲解原型题:如图6在△ABC中,∠B=90°,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二)运行机制僵化,外部适应性较差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外部因素的联系过程与运行方式,核心是确保人才涉及主体有序运转。有效的运行机制设计能保证人才培养各主体目标一致,相互协调,取长补短,优化人才培养资源,突出实现各培养主体时间与空间的同步性。

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运行协调机制设计与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运行机制相对僵化,外部适应性差等明显不足。一是囿于多主体办学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尤其是涉及各办学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界定模糊,导致金融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从属地位,难以激活金融企业或行业参与积极性。二是企业相应组织机构不健全,缺少与高职院校对接的平台,导致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金融企业岗位标准脱节,人才供给规格与需求规格不匹配。三是合作载体缺乏创新,合作载体依然沿袭传统的就业、学生定岗实践等载体,缺少共同攻关科研项目、缺失校企联合多元化教材开发项目等创新型载体。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运行协调机制设计

当前,湖南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折射出了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升的现实困境[2]。鉴于此,构建与实施“两对接四融合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基于“产权保护、风险共担,项目引领、点面合作,问题导向、全程评价”的运行协调机制,有助于推进湖南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2]。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产教深度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与重要抓手,学生职业技能能否提升,职业素质形成与否取决于产教融合的层次与深度。纵观湖南省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困境,课题组认为,构建与实施“两对接四融合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应然选择。

1.“两对接”

即高职院校与金融企业(行业) 有效对接。“两对接”的实施要求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中心设置于专业层面,在专业和金融企业或行业均设置校企合作工作站。对于专业而言能够简化程序,在学校的指导下更加便捷地与企业进行及时沟通;对企业而言,将校企合作工作站既可以当作职工培训基地,也可以当作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前沿。“两对接”的实施能加速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可持续深化。

2.“四融合”

3.“三提升”

“三提升”即真正做到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企融合质量提升。“三提升”是“两对接”与“四融合”的必然结果,真正实现金融行业或企业积极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与完善的全过程,涵盖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金融行业入职标准、岗位(岗位群) 技能需求以及对应课程设置等等,实现“产教融合”双赢。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协调机制设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有效运行,取得预期成果,运行协调机制设计是关键[8]。课题组认为,实施“两对接四融合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预期效益,基于“产权保护、风险共担,项目引领、点面合作,问题导向、全程评价”的运行协调机制是关键。

1.产权保护,风险共担

产教融合指导下高职院校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越来越多,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推进相对困难,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校热企冷”。毋容置疑,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寄予厚望,对校企合作提高专业实力、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报以极大热情。企业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轻易地招聘到相应员工,对培养周期长、经费投入大的校企合作缺乏兴趣。

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利益融合博弈关系形成主要原因是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产权保护、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有效运行,首先要解决的是校企双方产权归属问题,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是对参与主体的产权进行界定和保护,维护参与企业核心利益。与此同时,对于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各方主体,必须要共同协商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事先确定对方面临风险时能够用来化解或分散损失的机制、手段与方法,确保参与主体融合关系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育人目标。

2.项目引领,点面合作

这里所指的“项目”区别于传统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项目,而是指涉及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联络的纽带,项目来源必须真实,能有效平衡双方利益。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教学标准与企业岗位对接的难题、企业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解决的技术难题与校企员工双向交流等等[9]。

以项目为引领的产教融合,不仅能使校企双方的合作由点到面地扩散,而且能将企业文化及时引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零距离”对接职业岗位的能力,尽可能地破解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错位发展怪圈。与此同时,也能快速提升高职教师实践技能与企业员工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双师型”队伍形成,丰富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问题导向,全程评价

问题导向指的是在校企人才培养过程中,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急需破解的困境问题化,并逐步解决。纵观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历程,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症结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兼职师资队伍问题;二是校企合作教材建设问题;三是专业教学方法革新问题。对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可以结合合作企业的实际降低企业兼职教师学历门槛;对于教材建设问题可以结合企业新技术、新流程、新规范来重组教材内容;对于专业教学方法革新问题可以结合企业真实场景,大胆创新,突出职业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等等。上述可行有效做法的核心就是要将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难题具体化为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校企合作。

与此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是否得以解决,可构建常态化监测与反馈体系,则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10],采取全程评价的方式予以监督与反馈,对涉及校企合作拟解决或突破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形成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推动校企合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产教校企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