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专美术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路径
——以苏北面塑为例

2021-12-29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面塑遗传传统

魏 峰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江苏 徐州 221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冲击,许多文化遗产逐渐销声匿迹,濒临失传。现在的大学生或儿童熟识芭比娃娃、小猪佩奇等国外玩偶,却不知道自己家乡最原生态的面人、泥模、虎头鞋、春鸡……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曾经承载着多少代人童年的记忆,现在却逐渐消逝,后继乏人,实在令人惋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有责任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幼专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应当发挥幼专自身的专业、学科、科研、校园文化活动等优势,让大学生深入接触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些文化资源,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非遗面塑与幼专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最早运用在做面花食品上。面塑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民众对日常审美经验、情感与智慧的立体化反映[1]。面塑源于汉代,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唐代面俑,有男女俑和面猪等造型。面塑到了宋代逐渐发展成熟,每逢民间时令庙会活动,都会有不少艺人摆摊设点捏面人。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的记载,当时的面人制作技艺已经非常精美,制作内容包含了人物、鸟兽等。明清时期的面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出现了王清源、郭湘云等一批知名民间面塑艺人,他们将面塑艺术推向高峰。经过岁月雕琢和历史沉淀,面塑艺术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很多地区已经将面塑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面塑艺术在江苏北部各市均有传承,苏北面塑造型敦厚饱满、形体夸张,题材以四大名著、传统神话故事、祥瑞动物及花草为主。在用色上,与其他苏北地区传统民间美术样式一脉相承,讲究红艳绿翠,色彩艳丽。代表性传承人有徐州地区的朱月香、连云港的孙连东、宿迁的高恩奎、淮安的韩玉梅等。面塑艺术的传承一般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身教、口口相传,这种单一的传承形式让传承人逐渐边缘化,以至出现断代的情况,再加上时变迁,社会工业化进程加速,琳琅满目的新型玩具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玩具,苏北面塑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濒临失传。

幼专与职业院校和师范专科学校不同,是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群体,是培养应用型幼儿教师的高职院校,以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为主打专业。幼儿园教师的岗位及专业的需求决定了幼专在人才培养上更加重视艺术素养的培育。艺术教育是幼专的办学特色,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非遗可以借助这种稳定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自身的发展。将非遗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艺术教育进行美感教育[2]。由于面塑材料可塑性强,制作简单,容易操作,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使用方便,幼专常把面塑列为重要美术教学内容。因此,把面塑技艺融入幼专美术教学,从而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是切实可行的。幼专开展面塑系列活动,可以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涵,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传承意识,培养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让非遗文化走得更远更久。幼专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在教学中开展以面塑为载体的美术活动,可以在幼儿心目中播下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3],起到“共育两代人”的作用。

二、幼专美术教育中非遗面塑传承的新路径

徐州幼专是全国知名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校,学校附属幼儿园和幼教集团拥有90余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3000余名。学校立足师范教育特色,紧扣“幼”字,依托雄厚的艺术资源,围绕“面塑进校园,共育两代人”艺术教育主线,以苏北面塑为载体,多年来持续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探索出了“六措并举”的非遗传承创新路径。

(一)保障措施具体化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非遗传承推广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一把手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非遗推广办公室,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学校还组建由相关领导、高校教授、科研专家、非遗传人、幼儿园园长构成的非遗文化产学研合作机构。学校对本地区非遗传承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选定与儿童美术教育关联度高的面塑、剪纸、香包、泥模等非遗产品作为苏北非遗重点推广项目。审议与非遗传承相关的专业和公共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审议相关经费预算与教学投资项目,协同解决文化传承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监控、评价工作质量。

2.完善相关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出台了《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以确保各项非遗推广举措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学校在兼职教师聘任、课程开发、实训室建设、教学设备配置、图书资源利用、艺术中心成立等方面予以制度保障,同时还完善了与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以保障教学设备的安全存放、有效使用、及时更新。

3.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督导评估

学校设立专门的督导工作办公室,组建美术专业师资教学队伍,保障非遗传承教学活动有序运行。学校加大对非遗传承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的宣传力度,对在非遗传承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用优秀成果、优秀人才引领非遗传承工作,营造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学校根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制定非遗传承推广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督导,及时向各部门、院系、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工作室反馈督导结果。

4.保障工作经费,协调资源配置

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逐年增加文化传承工作经费预算,设立补充专项资金,用于非遗传承设施设备的完善以及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还加大非遗传承实践经费的支持力度,鼓励院系多元筹措相关经费,加强校内外非遗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在现有的艺术楼、实训中心、手工实训室的基础上,高标准扩建文化传承工作所需的办公、实训、培训、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的场地设施,为传统文化推广基地提供充足的资源。

(二)课程建设综合化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组织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科学的非遗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增开以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将面塑课程列为选修课程。在面塑课程教学中,教研室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选择地吸收美术学科领域最新的艺术手法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如儿童装饰画、幼儿手工制作等,让课程更加符合幼专学生的学习需要。面塑课程不仅面向本校学生,也重点兼顾各实践基地幼儿园的幼儿和家长。学校十分重视面塑精品课程建设,将面塑艺术课程打造成网络化、数字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示范精品课程。

(三)传统项目创新化

传统的面塑造型厚重而稚拙,具有较强的象征寓意,主要体现民间艺人的传统审美趣味及文化心理[1]。如今,在城乡一体化、全球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当代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群体追求时尚,“老旧落伍”的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无法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传统不代表老旧,传统的民俗元素和现代的文化元素并不是水火不容。相反,在面塑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的艺术符号相结合,保留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更新题材和形式,灵活多变,与时俱进[4]。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趣味,我们赋予传统面塑技艺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从制作原料的材质上进行探索,在形式制作、内容呈现、色彩表现上进行更新,突出时尚元素,让大学生更乐于学习。

1.更新制作材料,传承面塑技法

传统苏北面塑的原材料以面粉、蜂蜜为主,艺人精心制作的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面塑作品,容易出现褪色、开裂、虫蛀、霉变等问题,不适合长时间保存,降低了作品的收藏价值,制约着面塑艺术的发展。我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以超轻黏土为制作材料,使用面塑制作技法,切实可行。超轻黏土是一种新型手工材料,与传统的面塑、陶泥、橡皮泥等材料有相似之处,容易干、不变形、不褪色,在使用的便利性与可操作性上远远高于传统的原材料,是校园传播面塑非遗文化的最佳选择。

2.更新表现题材,吸纳时代元素

传统的面塑艺术题材多表现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十二生肖等主题内容,学生觉得不够时尚。让面塑艺术维系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具有现代功能,既符合现代审美心理,又从面塑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面塑衍生品的开发[4]。我们在表现题材上融入卡通文化的时代元素,用面塑技法制作流行的影视动漫造型、二次元国风文化造型、网红人物造型等,这样的作品既具苏北面塑的夸张特征,又有时代娱乐性、诙谐感;在面塑呈现形式上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制作以面塑材料为主的浮雕作品、环创作品、综合材料艺术作品等,多元化的现代面塑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3.改变色彩基调,营造时尚风格

传统民间面塑艺术创作中大红大绿的色彩表现略显单调,我们采用多样化风格对面塑色彩进行改进,将“莫兰迪风”“青橙流行色风”“简洁黑白灰色风”等当今流行的色彩搭配风格融入面塑色彩表现中,增添面塑作品的自然生活气息,反映新时期面塑艺术创作最新审美,也表现出当代大学生融入生活、更新观念的勇气。

(四)社团建设规范化

高校社团的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的延伸与补充,能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培养兴趣、增长知识、提升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舞台,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5]。面塑艺术工作坊是我校较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工作坊制定了工作章程,每年吸收新社员,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艺术考察活动。为了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面塑工作坊每年举办两次教学成果作品展,与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联合开展“童真·童趣”面塑作品巡回展,展览现场还设置互动环节,鼓励观众积极参与现场动手体验。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面塑艺术工作坊让幼专学生有固定的学习场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面塑艺术工作坊连续两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场展示,并在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佳绩。

(五)科学研究成果化

为使非遗传承走向深入,学校积极开展非遗文化研究,成立了淮海地区民间玩具研究中心,收集整理苏北面塑艺术作品、艺术研究性论文、画册、专著等,对苏北面塑传承人进行采访、录音、录像,建立面塑研究信息资源库。五项非遗研究相关课题获得立项,如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职教重点资助课题《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师范教育教学研究》、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社会哲学研究课题《高师传统手工艺课程传承“非遗路径研究”》、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当地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等。

(六)辐射带动扩大化

学校强化服务社会意识,以面塑为载体,为区域文化建设做出新贡献,扩大受益面。近五年来,学校师生为社区群众免费提供面塑技艺培训达3000人次以上。学校重点开展面塑艺术在幼儿园的推广与传播,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很好地诠释非遗文化的内涵,更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感受美”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6]。学校每学期均组织大学生到幼儿园开展面塑游戏活动课或亲子课,带领幼儿和家长一起欣赏面塑、制作面塑,落实“非遗从娃娃抓起”的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涵。

三、非遗面塑进幼专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非遗传承机制培养链

学校创建了“非遗活态传承”的长效协调育人机制。学校组建艺术社团,开设非遗课程,聘请面塑艺术家进校园,发挥文化名人的辐射带动作用,邀请连云港面塑非遗传承人王晓明、徐州面塑艺人朱月香等进校园授课,形成一条成熟的“学生主体、专家指导、教师引领、学校推进、幼儿园推广”的非遗传承培养机制链,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土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

(二)构建非遗传承信息化平台

非遗文化传播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7],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面塑非遗传统文化交流,拓宽非遗文化传播的途径。线下,学校通过大学生创业中心指导并协助大学生创业,设计制作面塑艺术衍生产品,成立面塑艺术创意专营店,为大学生面塑作品提供展示和销售平台;线上,帮助学生建设面塑艺术销售模拟店与在线网店,通过开发特色面塑线上课程、发布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的面塑短视频、开设在线直播讲解等形式,打破区域、空间限制,从而扩大了非遗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三)搭建非遗国内外交流平台

学校加强校际、国际合作,搭建更大的交流平台。在社会合作方面,学校与徐州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中心、徐州市文化馆面塑艺术研究中心建立联系,邀请苏北面塑传人和研究专家来校讲学,通过现场展示、专家讲座、实物陈列、多媒体介绍、观众体验等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亮相。学校还与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建立非遗传承交流联动机制,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校与多所海外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把非遗项目落实到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的课程中,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华非遗,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

(四)完善学校非遗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搭建非遗面塑艺术文化研究的教研平台,创新幼专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美术课程与非遗文化交汇融合,发挥了美术教育对非遗传承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面塑课堂教学传承有道,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艺术展示异彩纷呈,创意创新特色彰显,从“教”识美、“训”赏美,到“展”现美、“创”出美,形成了“教、训、展、创”一体化的非遗课程教学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展、去创新。传承的力量来自教育者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辛勤耕耘,启智慧于潜移默化,塑心灵于润物无声。只要高校搭建好发展平台,优秀的非遗文化终将会得到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发展,从而会滋养更多审美灵魂。

猜你喜欢

面塑遗传传统
非遗传承
天津面塑:匠心妙手塑乾坤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捏个萌猪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