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的逻辑维度探析

2021-12-29王倩倩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理性话语

王倩倩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坐标中衍生出不同的内容、形式与样态[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为各种思想观点、意识形态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开放的便利平台,爱国主义也获得了新型的传播、培育方式并且表现出新的样态——网络爱国主义。网络爱国主义以不同于传统爱国主义的独特叙事结构和作用机制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爱国主义理念的塑造,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它较之传统的爱国主义具有隐性、潜在的威胁性,对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理性传播在一些方面构成了不同层次的挑战。从本体、价值和实践三重维度探讨网络爱国主义问题,对于扭转网络爱国主义的逆向发展趋势、构建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爱国生态、营造网络爱国主义新空间、形成网络爱国主义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本体维度:网络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网络爱国主义是对传统爱国主义的承继和衍化,对网络爱国主义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需要对其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存在样态做出深刻的透视和细致的分析。

(一)网络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爱国主义在实质上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与国家或民族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3]。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4]

网络爱国主义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现实爱国主义向网络多维空间的拓宽和延展,其本质是以网络技术为载体衍生出来的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思想、行为表达的新形式。网络爱国主义通过发起网络联合签名抵制某国品牌产品、某国项目或某国公司,借助新媒体(微信、QQ、贴吧、微博、Facebook等)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借助小视频、漫画、表情图表达不满或抗议,辅助某些爱国主义运动而展开网络动员等方式表现爱国主义的情感、思想、行为。

(二)网络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网络爱国主义具有不同于传统爱国主义的新特征。

1.快捷性与交互性

网络爱国主义拓宽了大众爱国主义参与渠道,在降低参与成本、提升参与效能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事件一经网络传播,便呈现出几何级增长趋势,迅速蔓延。在网络公共空间中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大众可以交流分享思想、观念和看法,不仅使爱国主义情感在更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表露,还能引发国人对爱国主义事件的关注、激起大众的爱国热情。

2.虚拟性与现实性

网络公共空间是一个虚拟化的存在空间,无论是参与主体还是空间场合都更隐蔽化、模糊化、符号化,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也造就了网络爱国主义的虚拟化,但是网络爱国主义还具备现实性的特质,大众在网络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观念也会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力量,激励现实中的大众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现实性实际行动。

3.复杂性与主体性

网络空间中信息、思潮繁杂多样且多级传播,网民的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参差不齐,一些“营销号大V”为了从中获取商业利润,将爱国主义事件看作“跟节奏”的最佳营销噱头,利用网民的爱国主义情结制造博取眼球的轰动效应以增加点击率,往往对事件进行主次颠倒、偷换概念式的二次加工,使事件完全丧失了本来的面貌,充分体现了网络爱国主义的复杂性,加剧了大众主体爱国主义情感的非理性,使得有关爱国主义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在不同网络群体之间表现出“群体极化”的非理性情绪,做出情绪化、非理性的极端行为。

(三)网络爱国主义的基本样态

网络爱国主义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情况下又会以不同的样态呈现出来。

1.理性网络爱国主义

理性网络爱国主义是指网民群体在面对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等事件时能够以一种理性、包容、成熟、稳定的情绪和态度做出客观的审视和慎重的思考后表达看法和观点,是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全局高度出发进行情感的表达和问题的讨论,是一种积极向上,值得推崇的、有意义的爱国趋向。正确看待别国和我国的成就,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客观理智的分析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对于国际问题主张和平解决,在网络虚拟平台上理性发声,只有这样,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转化为维护我国大国身份、提高国家和民族国际评价的现实力量,才能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初心目标——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2.极端网络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情感本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情绪,但是通过不正当方式表现出来或者爱国情感的表达是以损害某人、某物、某事为代价,那就是有害的。极端爱国主义者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情绪,不进行理性、冷静地思考便通过主观臆想对事件妄加揣测并且发表极端性言论以宣泄自己的情绪,如盲目排外,悲观自卑抑或唯我独尊看待国际纠纷,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不负责任地恶意传播非理性化、煽动性的言论,主张大众以暴力等极端化的行为处理问题等。这些偏激言论的肆意宣泄不仅背离爱国主义的本质,而且还违背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长远发展,妨碍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基于事实真相进行理性分析和表达,对极端爱国主义倾向自觉加以抵制并进行有效引导,使其回到理性爱国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二、价值维度:网络爱国主义的双重影响

由于有理性网络爱国主义和极端网络爱国主义两种存在样态,必然对人们思想、行为产生影响。

(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与造成思想观念混乱并存

网络爱国主义与传统爱国主义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大众在网络公共平台中对爱国主义事件的关注、表达的思想以及做出的行为,其根本出发点是积极地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网络爱国主义在激发大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有着积极作用。首先,网络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公共空间为大众爱国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爱国主义事件和理性爱国主义者的言论、行为能及时、有效地扩散传播,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采取实际行动;其次,网络爱国主义事件的发生和扩散使大众深刻感受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和压力,增加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荣誉感。

网络爱国主义给大众爱国主义情感表达提供重要渠道和广阔平台的同时也使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意识形态传播、扩散,一些极端网络爱国主义者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号故意放大负面信息,散布虚假新闻和偏激言论,部分网民群体对信息的思考深度与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其蛊惑,出现思维混乱、观念偏差,若不能正确、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必定会造成思想观念的混乱,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二)满足情感表达与引发无序化政治参与并存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爱国主义形式的社会结构突破了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的局限性,互联网为大众公开表达情感提供了条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获取或者传播信息。在面对爱国主义事件时,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媒体软件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都能够参与到相关的讨论之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需求获得了极大满足。

网络信息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异化,加剧了科技与人之为人的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催生了诸多非理性的网络言行[5]。由于网络公共空间具有多变性、迷惑性、渗透性的特征,繁多的信息难以掌控,有些极端爱国者为了故意煽动情绪、挑起事端、破坏社会稳定而传播一些非理性信息。网民若不能具备理性判断力、坚定的信仰,极易被非理性爱国主义情绪裹挟而引发非理性政治参与。

(三)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诱发虚无主义心态并存

民族认同感也称民族认同意识,它是指“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6]。更多理性爱国主义者在面对网络爱国主义事件时能站在国家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进行细致分析和透视并理性发声,营造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良好氛围,影响了网民群体的思想、行为,同时大众感受到中国几千年历史和传统文化积淀的魅力,看到中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磅礴力量,无形之中增加了大众的民族认同感。

在发挥网络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同时,也要警惕网络爱国主义虚无化诱发的大众虚无主义心态。当前网络上爱国舆情事件很多都涉及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裁剪拼接历史增加伪装的真实性,并以调侃娱乐的方式加强与网民大众的互动联系[7]。历史虚无主义以“爱国”自诩并在网络中大肆传播、散布,部分网民缺乏理性的判断,很容易受影响而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分子,对网络爱国主义的良性发展产生严重负面效应。

三、实践维度:网络爱国主义的引导策略

为进一步增强网络爱国主义的科学引导作用,有必要从实践维度探索规律,探讨扩大网络爱国主义对大众思想行为正面影响的基本路径,为推动网络爱国主义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引导。

(一)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爱国主义与传统爱国主义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即它依靠网络空间为载体而兴起的新型爱国主义形式。由于网络自由开放的特性,也给极端爱国主义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大众思想观念的混乱和行为的无序化。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因此,在对网络爱国主义的逆向发展进行纠正与科学引导时,必须做好网上引导工作,优化网络空间生态环境。

首先,政府要跟进、完善网络爱国主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大力提高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对恶意操控网络舆论、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大众暴力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硬约束”;其次,要不断完善、优化网络监管技术,加强对网络爱国主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对海量信息进行严格、精确地过滤、筛查,防止负面信息、境外敌对势力思想的传播、扩散和渗透,从信息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最后,要扶持理性讨论问题的公共空间、组织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讨论并做好引导,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推动网络爱国主义朝着健康、理想的目标发展。

(二)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爱国主义在激发大众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也引发网民情绪化、非理智爱国行为。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进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以引导网民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

由于网络空间主体的多元性、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以及意识形态的争夺性对网络爱国主义的内容构成产生的影响更复杂。鉴于此,首先,必须对网络空间的舆情走向随时监测并及时引导,对事实进行辩证分析,帮助公众厘清意识形态的混乱以避免跌入虚无主义的陷阱;其次,要积极宣扬爱国主义的正面事例和相关理论,对网民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最后,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助力,培养网民的媒介素养,提高分辨能力和理性分析信息的能力,不断强化责任感和理性爱国意识。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民非理性、情绪化的行为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坚定的认同感,易受非主流思想的侵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9]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确保理性网络爱国主义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巩固主流思想意识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首先,要弘扬真善美,增加对社会正面内容的报道,促进网民对主流思想的认同感,把握主流思想舆论走向,做好网络宣传教育工作以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建设空间,以强大的思想、价值共识使大众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强化理性网络爱国主义意识;其次,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价值追求融入至网络爱国主义,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媒体,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大众思想行为的发展方向;最后,在对大众进行意识形态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对一些错误的意识形态进行剖析,提高公众对危害性意识形态的辨别和抵御能力,从而自觉抵制极端网络爱国主义思潮。

(四)提升网络空间爱国话语影响力

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形式也要与时俱进,在爱国主义教育由现实转向网络空间时,由于话语形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导致话语解释力不强、传播力和感染力弱、话语效果不佳。因此,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在研究大众认知与审美心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语态与语体,实现话语方式的转变成为当务之急”[10]。

首先,要转换话语风格,善于借鉴、吸纳网络流行话语以提升话语表达的新鲜性。网络话语具有丰富、活泼的特征,恰当地运用不仅能满足网络群体的需求、更容易引发大众的共鸣,但要避免网络爱国主义话语形式创新出现“泛娱乐化”倾向;其次,在话语表达中要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尽量减少抽象化、概念化的表达,推进网络话语向通俗化、日常化、大众化转化,强化大众的现实参与感;最后,还要积极运用社交、视频类软件和网站,增加网络爱国主义的表达途径,使它们成为网络爱国主义的有效表达方式,增强网络爱国主义的实效性。

网络爱国主义具有激发大众爱国情感、满足情感表达、增加民族认同感等优越性,但是由于网络的属性易诱发大众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思想观念的混乱以及虚无主义心态。鉴于此,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净化网络环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性爱国主义内容建设、创新话语形式相结合,引导大众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实现其理性回归。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理性话语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爱国主义教育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理性的回归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