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党政干部“德”与“才”的选拔任用文章

2021-12-29尚秋丽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政干部选人标准

尚秋丽

(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性质和纲领决定了各级党政干部必须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如此才能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但同时,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因素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在不断冲击侵蚀着一些党政干部的“德行”,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鼓吹,造成一些党政干部思想滑坡、理想信念动摇,最终走向违法违纪的道路。因此,对党政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评价标准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党政干部综合素质、完善党的选人用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历史渊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是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而来的。《管子·枢言》写道:“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不仅智慧而且仁德,这应该就是中国古人对“德才兼备”最早的论述。唐太宗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1]这也是古人对于“德才观”的诠释。关于“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古人也曾有相关论述,并且着重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以道德的原则去治理国家、感召百姓,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所有的星辰都围绕着它。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这样论述“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是我们党历来选拔任用干部所坚持的根本原则,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干部的标准是“又红又专”,既要求干部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又要有服务人民、干事创业的专业技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所以当时干部的标准是“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2]。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天然的“经济人”属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干部标准是“高素质”,并且着重强调“以德为先”。新时代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承担新的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3]。由此可见,在我们党发展的不同时期,评价标准有相应的时代内涵,但究其内核都强调了“德行”和“学识”的重要性,并把“德行”放在首要位置。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标准的现代价值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都要由各级党政干部去贯彻落实,人民群众能不能够得到实惠、能不能够切实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主要看各级党政干部有没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党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党政干部必须是有能力、能干事、干成事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直接决定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决定了人心向背、决定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5]。因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成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标准是新时代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人才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6]。当前,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对新使命、新挑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党政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学习真本领,练就真功夫,成长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七种能力兼具了“德”与“才”,而且在这七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放在第一位的,是硬杠杠,政治标准不过关,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强调了在“德”与“才”之间“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党选人用人树立了时代标杆。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标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是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如何把国家制度上的优越性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同样的,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等任何一个领域的现代化改革和探索,都需要有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来支撑,需要不断提高党和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和领导水平。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是治理的具体执行者和贯彻者,“德”决定着党政干部治理是“为公”或是“谋私”,“才”决定了党员干部治理是“无能”还是“有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涉及领域之广、触及层次之深、各项任务之重,亟须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作为,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治理能力的人才队伍[7]。

三、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标准的基本要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北宋司马光关于“德”“才”关系的观点,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选拔任用干部既要重“才”,担当起改革发展重任;更要重“德”,如此才能保证干事创业所得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应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

正确把握“德”与“才”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理解和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标准的前提。“德”与“才”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渗透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德”可以转化为“才”,干部道德修养加强了,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能力也会随着不断锻炼而增强;“才”里有“德”的因素,干部“才”的提高和积累能提高干部“德”的层次和境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8]。另一方面,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德”与“才”都不可或缺。领导干部“才”的大小,尤其是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但“德”与“才”相比较,德是第一位的,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有德无才,难以担当重任,有才无德,终究要败坏党的事业[9]。所谓“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道德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带来的破坏反而越大。因此,我们党选人用人,既要看干部的“才”,把“才”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更要重干部的“德”,以“德”为先决条件,突出“德”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

(二)应正确灵活把握“德”的内容界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得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政治品德以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思想作风为内在支撑,以政治忠诚、政治担当为外在表现,具体表现为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信和贯彻执行,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也是共产党人道德品行修养的核心[10]。领导干部职业道德所反映的是领导干部在处理公与私、得与失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思想道德风貌,党政干部能做到在其位谋其职,踏实忠诚地对待工作,树立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一种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和道德要求。公德,是党员领导干部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引领社会风气之本。党员干部要做到坚守公平正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思想道德的自觉遵守者、示范引领者和坚定维护者。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到重家庭,涵养家国情怀;重家教,突出道德品行;重家风,做到勤廉齐家。

(三)应正确把握干部“德”的考核评价

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对于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对党政干部“德”的考核应坚持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分级分类等原则。民主公开是指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舆论评价和社会反映,要从群众口碑和知情人意见中分析了解干部的“德”。注重实绩是指要从党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从日常的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是否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是否立场坚定等方面全面了解干部的“德”。分级分类是指处于不同层级和岗位的干部,对其“德”的考核标准和重点各有不同。比如对于中高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对其“德”的考核侧重于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做到“两个维护”、是否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11]。而基层干部作为发展一线、深入群众一线,对其“德”的考核更加突出工作作风、公道正派等,考核其能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群众面前是否摆花架子等。对不同层级的干部,分级分类指出“德”的考核评价重点,才能保证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项显著优势中,其中一项就是“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研究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担当大任,必须坚持严把德才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党政干部选人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忠诚的标准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美还是丑?
党政干部精神文明建设路径分析
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加强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奏好选人用人“三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