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五项管理”落地的“美中”方案

2021-12-29保定市美术中学贺宇良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共育课外阅读作业

■保定市美术中学 贺宇良

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着严重依赖手机、睡眠不足、课外阅读量小、作业负担大、体质偏弱等问题。基于此,教育部专门出台了“五项管理”的文件,对中小学生在手机、睡眠、课外读物、作业以及体质健康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河北省教育厅也发布了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明白卡,对这五项内容作出了明确要求。对标教育部文件对“五项管理”的要求,保定市美术中学(以下简称“美术中学”)从目标导向、文化引领、活动载体、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推动“五项管理”落地。

以目标为导向,自定“五项管理”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能够帮助人把需要变为动机,从而促进目标的实现。因此,设定目标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促进“五项管理”在学校落地的过程中,设定恰当的目标必不可少。美术中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与同伴、家长及教师充分研讨后,自主制订手机使用规划、睡眠规划、作业规划、课外阅读规划以及体质健康规划等,明确“五项管理”的各项标准。

关于目标的设定,每个学生可以从时间和效果两个层面明确适合的个性化目标。时间上,设定每项任务需要的时间。例如,每日睡眠时间不低于7小时,尽量在2小时之内完成每日作业,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每日体育锻炼1小时,每周使用手机不超过3小时。效果上,即每项任务要达成的结果。例如,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保证充沛的精力;每日的作业都能及时消化吸收,全部掌握;每天阅读一篇课外读物,并写下心得体会;不带手机进教室,在家时利用手机学习和适当的休闲娱乐,不沉迷游戏;每天利用上午大课间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学生通过目标的自我设定,激发自身行为的内驱力,依据目标与标准,自觉、自发、自主完成每项任务。任务的顺利完成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推动更高目标的设定和实现,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以文化为引领,营造“五项管理”氛围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学校历史元素的积淀、传承与发展,对师生起着陶冶、引导和塑造的重要作用。在促进“五项管理”在学校落地的过程中,学校可通过文化的影响来引发学生的自教育行为。一方面,通过无形的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治自律的品质,激发他们内在发展的动力,自然而然,以文化人;另一方面,以有形的物质文化,体现“五项管理”的相关内容,起到宣传、引导、教育的积极作用。例如,以运动者的雕塑形象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定期更换班级图书角、楼道公共阅览区的图书,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不同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需求;由学生自主设计“五项管理”相关内容的海报,张贴在校园中,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深入理解、主动落实。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五项管理”落地

校园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活动育人的重要目的。

美术中学为了促进“五项管理”有效落地,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正确理解“五项管理”的要求和意义,开展了系列专题活动。例如,“带不带手机进校园”主题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对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讨论出多种戒掉“手机瘾”的举措;“世界睡眠日”班级墙报展,充分发挥美术生的优势,由学生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合作完成,在展示的过程中也由学生进行解说,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健康睡眠的理解,另一方面给予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力、创作力、表达力;经典文学名著情景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外阅读的名著改写成小剧本,自主设计服装和道具,自导自演,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情感,理解故事脉络,进一步增强阅读兴趣,提升文学素养;优秀作业展评活动,让各学科教师“晒”出每日作业、假期作业,先由参评教师解读自己设计作业的意图,然后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教学处主任、德育处主任、科研处主任、级部主任组成评审团进行评价,最终选出高质量的作业范本,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拓展训练、趣味运动会,通过个人项目、团队项目的比拼,让学生爱上运动,提升理想铸就、意志锻炼、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素养。此外,学校和家长还共同研讨、设计家长课程,如家长给学生们开设的瑜伽课程、形体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健康睡眠课程、新闻稿撰写课程等,通过家校共育促进“五项管理”落实。

以机制为保障,保证“五项管理”实效

在一个系统中,机制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有了良好的机制,即便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的变化时,系统也能迅速作出反应,自发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要保证“五项管理”取得实效,必须依靠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和联合共治,将家校共育制度落到实处。为此,我校建立了家校合作新平台,成立了家校共育委员会,为“五项管理”提供了机制上的有力保障。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作为共同的责任主体,集体研讨“五项管理”的行动方案,明确实施路径,确定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明确检查和评价的主体,经过多方研讨后最终达成共识。在手机、睡眠、课外读物、作业以及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的实施中,先由学生对照共同制订的各项标准和承诺进行自查、自评,然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对学生的相关行为进行他评,最后根据共同制订的评价和奖惩标准每月进行兑现。在家校共育委员会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各方通过研讨重新调整方案,确保管理实效。

“五项管理”针对的是当下基础教育中的重点问题,也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五项内容的管理并不是界限分明、毫无关联的五部分,而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推动“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家校社需要多方联动、共育共治,特别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我愿做”,这样才能使“五项管理”真正发挥减负提质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共育课外阅读作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作业
浅谈课外阅读的策略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