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021-12-28田甜刘京京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课程实施劳动教育

田甜 刘京京

摘 要:基于学习产出的OBE教育理念,始终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及学习成果,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还存在着培养目标缺乏精准定位、劳动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劳动教育缺乏实践性、专业教师力量比较薄弱、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相对笼统等突出问题。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学校需要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以成果产出为导向,设计和优化教学内容,转变劳动教育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建设,保障劳动教育效果,依据核心素养的多维评价,改革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9-0028-05

劳动教育是衡量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生终身发展层面,都应始终占据重要地位。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新把劳动教育放到了重要地位。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的试行通知,落实了同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然而,由于学校教学理念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今的校园中劳动教育普遍存在着形式化、边缘化的现象,劳动教育效果欠佳。学校的劳动教育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始终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这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运用OBE教育理念,对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设计实施路径,以期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OBE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实施特点

(一)OBE理念的内涵

OBE教育理念在我国被翻译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或是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它的提出者斯派迪于1994年出版的《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重要的争议和答案》一书中提到了OBE教育的金字塔结构,其中的1个执行范例、2个关键目标、3个关键前提、4个执行原则以及5个实施要点构成了OBE金字塔结构的主要框架。OBE教育理念坚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学生的学习会直接受到学校工作的影响,成功的学习能够促进更成功的学习。[1]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从成果出发,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行为成果进行测量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聚焦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学生能够做什么。[2]基于此理念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该强调教育结果、教育产出、强调培养学生外在表现的劳动能力,这就与“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3]的基础价值目标不谋而合。

(二)OBE教育理念的实施特点

OBE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强调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和“ 怎么评”,即“想让学生获得的预期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获得这些学习成果”“怎么做才能使学生获得这些学习成果”以及“怎么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预期学习结果”。OBE教育理念的实施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学校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对口。OBE的教育理念以学习结果为指引,把学习成果作为确定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OBE教育理念强调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的一致性,主张根据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清晰明确地定义学生毕业时应当达到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水平,并根据要达到的培养效果设置课程,为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4]

第二,重视构建综合性的课程体系。OBE教育理念关注能力培养,强调课程教学按知识的理解、内化、应用的顺序依次进行,课程体系与学生的能力一一对应,一门课程培养相应的一种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构建这门课的认知结构。构建课程体系时,围绕预期理想的教学成果反向设计课程方案,在正向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培养方案为引导,向着预期的学习成果逐步前进。

第三,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OBE教育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育的实用性功能,明确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行以及个性。OBE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教学要增加多元化实践项目,保障实践教学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教学。[5]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弹性教学方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切实提高。

第四,聚焦学习成果,注重评价的发展性。OBE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评价要聚焦人才培养的成果,注重标准参照评价及自我参照评价[6],注重个人学习的前后对比,通过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除此之外,OBE教育理念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通过师评、互评等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学习成果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不断从多方面获得反馈信息,切实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由此可发现,国家层面重申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突出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精准定位

在培养目标设置上,一方面,当今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更多的演变为一般劳动技能的学习。据调查,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多是劳动知识内容,内容死板,忽视了劳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且,劳动教育多是单独进行,学科渗透较少,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脱节。此外,还有少数一些学校老师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手段,学生因为犯了错误进行劳动惩罚,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劳动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目标设定的参照标准模糊。[7]当前的课程标准对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模糊,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要达成的效果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目标,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也更容易陷入困境。

(二)教育课程流于形式

通过调查发现,有学生表示,劳动课就是老师“念课本”,老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也不全面,对劳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学效果较差,劳动课被占用现象严重。除此之外,学校劳动教育课时安排不合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调查显示,天津市有20.7%的学校有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但只是偶尔上课或者从未上过[8]。据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对各省中小学教研机构的调查,25.80%的省份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或不明确,真正上过劳动教育课的学生比例较低,小学生占42.63%,初中学生只有12.82%。[9]劳动教育的边缘化使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育缺乏实践性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劳动教育知识死板,技能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北京市2018年开展的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发现,“班级值日、家务劳动是当前中小学生参与较多的劳动活动,社会实践、学工学农相对较少,社区劳动、研学旅行则更少”。[10]学生在简单机械的劳动中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仍旧留在浅层,起到的教育作用微乎其微。当前,中小学校的实践活动多样性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许多地区在学校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上比较有限,没有相应的设施及场地;其次,领导及老师对劳动教育实践的怠慢,实践活动组织起来要考虑很多因素,由于中小学生天性活泼,社会认知尚浅,实践活动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学校领导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把实践活动拒之门外;最后,学校教师的教育资源开发意识不足,对身边可利用的实践资源利用率较低。

(四)专业教师力量比较薄弱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劳动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对劳动教育开展具有很大影响。据调查,在中小学校中,配备专职劳动教师的学校很少,学生的劳动教育通常由班主任负责或代课教师兼任,老师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劳动课,且因未受过专业的劳动教育训练,缺乏相关劳动教育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五)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相对笼统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以及学生劳动素养考评制度的缺乏,导致学校劳動教育出现目标不够明确、内容比较单一、途径相对分散。[11]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的评价多是教师口头语言评价,比较笼统,评价语词单一宽泛,评价内容浅层化,评价仅仅依赖于外部物质结果的呈现,很少关注学生内在变化。据了解,多数学校在考核学生综合素养时,学生的劳动表现并未作为评价指标,有的即使作为其中的一项也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教师凭借印象对学生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老师进行评价时最深刻的印象是对结果的印象,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劳动表现性评价的忽略。教师关注结果,忽视过程,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行为得不到及时强化,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降低,或者只是为了成绩而急于表现,并没有真正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实施劳动教育,可以提高中小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以此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保证劳动教育时间,完善课程设置

基于OBE教育理念创设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切实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劳动课程不仅是室内的劳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室外劳动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全面化,劳动教育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设置劳动课程,是当今教育的迫切所需。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了学校课程。德国的劳动教育着眼于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主张学生要掌握必须的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12]日本的劳动教育以清扫和美化环境的劳动、志愿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加强劳动教育的职业教育。[13]美国的劳动技术课程中设置了从幼儿园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相关做法,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让学生学到专门的劳动理论知识,参与相应的劳动实践,深化劳动教育。此外,不同学科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劳动教育资源,还需要充分挖掘、利用每一个学科所包含的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合理促进劳动教育开展。

(二)以成果产出为导向,设计和优化教学内容

OBE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产出为主,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理念与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契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规定劳动教育基本内容,要求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时分学段提出教育内容要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有侧重。[14]开展校内劳动,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劳动教育资源,比如校园花坛的修整,学校日常的维修工作等,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责任感。校外劳动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中小学可以通过组织校外劳动与社会接轨,增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让各种社区教育活动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供真实的劳动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具有教化作用,是孩子在家庭中去接触生活、感知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通过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增加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劳动教育需要多方联合承担主体职责,不仅科任教师、班主任是教育主体,家长也是教育主体,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敬老院等机构都可以承担教育责任,都可以为劳动教育作贡献。[15]建立家、校、社联动的协同机制,发挥各自教育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转变劳动教育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

OBE教育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重视教育的实用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单纯的理论讲授会大大降低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运用劳动知识、感受劳动过程,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在建立新的劳动形式、教育人热爱劳动和培养劳动技能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16]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挖掘身边劳动教育资源,利用现有条件建设劳动教育场所,联系社会资源,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进入课堂,把实践知识带入课堂,结合实践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更真切的感受,促进知识的运用,[17]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体验中学会劳动、学会勤俭。[18]各科教师、家长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劳动,让劳动教育的思想贯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教育素养,更好地发挥出劳动教育的功效。[19]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劳动教育效果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质量决定教学的质量。首先,教育部门要提高教师选拔标准、优化教师自身素养。学校严格按照专业教师选拔标准,聘用一些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建立专业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考核机制,保证劳动课教师同其他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福利,保障劳动教师的合法权益。其次,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教师自身修养要与时俱进,加强劳动理论学习,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水平,只有教师对劳动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保障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最后,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借助外力来进行学校劳动教育。通过开门办学,多方合作,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域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20]切实改善学校劳动教育中“学习枯燥的劳动知识”现状,这样才能使劳动教育的实施更加接地气,更加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

(五)依据核心素养多维评价,改革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OBE教育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评价要聚焦于人才培养的预期学习成果,主张个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因此,针对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关注劳动素养,教师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评价时,应以更广泛的劳动素养为指标,重点聚焦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兼具价值体认同、责任担当、问题解决。[21]对学生劳动表现的评价要及时、诚恳、确切,记录学生平时的劳动表现,利用班会等班级活动强化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二,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平时表现,在发展中评价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倡导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加入家长评价,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劳动表现。其三,加强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监督管理。相应的教育管理部门要严格依照国家的规定,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以确保各地小学的劳动课程课时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课程的管理,建立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證劳动课程的课时,注重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劳动教育对于个人、社会以及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学校要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特点,立足OBE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发挥劳动教育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教育要聚焦学习成果,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培育机制,推进劳动教育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4]陈昊.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课程诊改的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9.

[2]张男星,张炼,王新凤,孙继红.理解OBE:起源、核心与实践边界——兼议专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3):109-115.

[3]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09):45-48.

[5]孔凡飞.OBE教育理念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4):27-29.

[6]O·Pohl, MC·Homery, F·Lemaux, A·Patat, A·Chollet.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 of OBE001 and betamethasone in healthy female volunteers[J].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2015,40(3):328-332.

[7]王芳芳.保定市X小学少先队员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8]高维,程亚楠,庞茗萱.天津市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5):58-61.

[9]顾建军.切实解决劳动教育“虚化”“弱化”问题[EB/OL].(2020-04-23)http://edu.cssn.cn/jyx/jyx_jydj/202004/t20200421_5116524.shtml

[10]北京市委党校、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劳动教育,事关全面发展的大计[N].光明日报,2019-01-18(007).

[11][21]马小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 2019.

[12]张欣鑫.中德中小学劳动教育比较及经验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18-21.

[13]桑廷洲,倪维素.日本的劳动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05):47-48.

[14]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EB/OL].(2020-03-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3/t20200326_434970.html.

[15]周世祥,杨飒.劳动教育如何才能有趣有用[N].光明日报,2020-11-08(004).

[16][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M].萧勇,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1.

[17]郭青松.中小学校如何补足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劳动教育[J].教书育人,2019(26):12.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19]赵莹.核心素养培育下的西安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20]许建军.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接地气[J].甘肃教育,2015(17):19.

猜你喜欢

OBE教育理念课程实施劳动教育
OBE理念下计算机学科前沿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过程控制系统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探索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