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终身发展的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探究

2021-12-28夏力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终身发展五育并举师范生

夏力

摘 要:培育师范生核心素养是面向新时代、面向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模式,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因此,应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确定出师范生核心素养体系,切实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实现人人成长和终身发展培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师范生;核心素养;终身发展;“五育并举”;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9-0004-06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評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线,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这些改革内容都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任务要求,有利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师范生几年以后就会是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培育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评价观,是促进未来教育发展、实现人人成长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特指适应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学生都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需的共同素养,而非一般性的素养。[1]核心素养延续了原来我们一直强调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个结合,但其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旨在勾勒新时代下现代人才的综合要求,指引着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它是从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视角出发来思考今天的教育所必须让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是为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所打下的基础。[2]

国际上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期,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针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率先开展了核心素养的理论和概念基础研究,2002年,美国研究制定了《21世纪素养框架》,明确了要培育的核心素养。该核心素养由学习与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信息、媒体与技术能力(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能力),生活与职业能力(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跨文化能力、责任心和领导能力)三个部分构成。2005年,欧盟正式发布《核心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 Key Competences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确定了8 项核心素养作为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改革的参照体系。它包括使用母语沟通的能力、使用外语沟通的能力、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交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其中每一素养又从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维度进行了具体说明。2010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21世纪素养》,它由核心价值观(尊重、诚信、关爱、抗逆、和谐、负责)、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和21世纪技能(交流合作与信息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构成。2013年,日本发布《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报告,明确“21世纪型能力”框架由基础力(即语言技能、数量关系技能、信息技术技能),思考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 、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元认知、学习适应力),实践力(自主行动能力、建立人际关系能力、社会参与能力、责任担当能力)三大部分构成。

国内对于“核心素养”一词的应用始于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组织研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明晰不同学段学生需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第一次将核心素养培育、深化课程改革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2016年9月,教育部会同北京师范大学颁布了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研究组组长林崇德(2016)进一步指出,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价值,关乎到新时代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3]

核心素养概念从提出到今天,不过20年的时间,但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充分体现了各个国家在培育和提升未来国家公民的路径上所达成的共识。首先,它是应对社会巨变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大的变革和调整,人类文明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日益增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在明显增多。各种价值观、宗教信仰、个人情感、人际关系碰撞与冲突越来越频繁,这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它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全面的综合发展能力。实际上,核心素养培育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抓手,必然以人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发展为基本理念,它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转型需要,突出终身学习,促进终身发展的强力保证。其次,它遵从教育本质内涵的客观规律,通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个人“增能赋权”,保证学生在跨出校门走进社会后仍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促进个人的价值实现。[4]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当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也要有坚实的专业专长和全面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多样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都能受到个性化的教育,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释放和发展潜能,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二、 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

(一)培育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高校要站在党和国家对优秀人才强烈渴求的高度,切实肩负起为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切实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定要将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5]

“为谁培养人”。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6]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刚刚过去的第36个教师节,总书记也殷切希望高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确,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这深刻揭示了教育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反映了“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本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要务。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一定要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大略保持一致,要持续引导广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

“培养什么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方向。2020年9月,他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明晰并强化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培育,就是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目标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也就是具体回答高校到底培育什么人的问题。

“怎样培养人”。针对教育中存在的‘唯分数’简单评价学生,忽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能力素质等成长问题,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19年,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原有的体育和美育教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认真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二)提升核心素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多重挑战,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出有益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找准切入点。高校在推进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能够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门职责划分过于独立,教务部门只负责教学运行,学工部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两者形成的是没有多少交集的平行线,难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一起发力。教师全方位参与不够。由于一些高校存在着较为明确的科研导向,部分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做到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也不足,没有做到育人自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学生对全面发展的重视度不够。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知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并没有意识到专业学习只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近些年,国(境)内外各类高校纷纷通过对学生核心能力各要素进行凝练和总结并组织实施来提升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确立了APLIC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包括扎实的学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博大的教育之爱、开阔的国际视野、不竭的创新动力,也为每一个核心素养培育明确了实施路径。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结合毕业生预期学习成果,确立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能力,包括所选学科的专业能力、广泛的知识基础、多学科视角分析能力;二是通用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解难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沟通和语言能力、国际视野、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家精神、文化欣赏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终身学习能力。加拿大劳瑞尔大学确立的学生关键能力框架体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与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适应性和灵活性、领导力、创新能力、跨文化理解、专业专长、自我认知能力等等。

三、核心素养的框架建构

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旨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为了打造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也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突出的是新时代条件下人的终身发展。

(一)建構理念

核心素养培育是面向新时代、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也是基于人人成才、实现个人增值的教育。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如总书记所强调,“新时代”有其固定语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从本质看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时代,在新时代,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新时代条件下,如何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即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更加注重面向人人,保障每个人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将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向社会开放、向产业开放,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构建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参与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发展新格局。这是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新矛盾、新理念提出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

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培养其未来发展的动力,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教育是服务于人未来发展的长期行为,不是为了昙花一现,而是为了培养一颗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生命力旺盛的种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新时代条件下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持续学习与实践、敢于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摈弃应试教育的原有模式,树立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终身学习和发展理念,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对其未来发展受用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提升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将核心素养提升放在对学生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中,遵循核心素养的发展规律,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反映出原有的简单用分数进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方式有失偏颇,并没有完全考慮到不同条件下的学生在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养成、多维知识探究等方面产生的增量。过分强调分数,往往会使学生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学习上的增值,一是应该体现出让学生产生正向的改变,让他们都朝着正向的路径前进,回头看,人人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二是不仅仅是学科专业上有了提升,更是在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上得到了明显提升。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不只是停留在课堂内,还必须通过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到课外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

(二)建构框架

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高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为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时代人才,根据“四有好老师”“大国工匠”标准,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面向未来好老师和工匠人才需求,确定了学校学生“G-MCSHIP”核心素养体系:“G”即1个源素养:目标与自主(Goal and Initiative), 它是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基础和动力源;“MCSHIP”即6个核心素养:道德与责任(Morality and Responsibility)、沟通与合作(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科学与理性(Science and Reason)、健康与审美(Health and Aesthetics)、信息与技术(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实践与创新(Practice and Innovation)。

(三)组织实施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以分管教学、学生工作副校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分管教学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成员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推进、管理和考核。

崇尚实践,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在理论联系实际中传承“知行合一”的文化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技能,敢于尝试、勇于拓新,不惧失败。

二是组织实施运行。各教学学院、各专业根据所属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将核心素养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师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环节支撑核心素养的达成。此外,加强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的融合,切实将核心素养教育通过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工作中。

三是激活基层教学组织效能。二级学院应充分发挥专业团队、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义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课程性质,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研教改等多种活动方式,明晰各类课程的主要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作为学校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建立各相关部门常态化的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以及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延伸到第二课堂,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多方协同,形成合力。

五是落实条件保障。增加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保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沟通交流等活动的必要场所。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经费保障。

六是强化责任,完善评价体系。明确各二级学院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实现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制订各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标准,完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构建以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的成果导向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指导、改进的闭环系统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1):12-15.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38.

[4]蔡清田.核心素养的学理基础与教育培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46-47.

[5]《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8.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终身发展五育并举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